APP下载

赏识教育与批评惩戒

2009-10-29付丽芳王春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2期
关键词:惩戒优点错误

付丽芳 王春红

什么是赏识教育?周弘认为“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是肯定的教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性,不允许学生失败犯错误,结果使学生害怕失败,害怕犯错误,反而扩大差异,造成更多的失败,教师不得不接受。痛定思痛,充分运用赏识教育来激励学生,就成为教育的必由之路。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最大变化、最不稳定的时期,此时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非常在乎他人的看法。因此,赏识教育能够由外到内地正向激励满足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这种肯定自我的多次沉淀,就会积累学生的成功感,就会种下自信的基础,这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这种外在的“你能行的环境”就能内化为“我能行”的积极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让学生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你真棒”“你很出色”“这办法真妙”“我真为你骄傲”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它符合学生那种希望得到他人肯定和欣赏的心理。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

这样看来,给人表扬或赞扬,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做起事来心情愉快,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就是实际操作中的赏识教育了。事实远非如此!赏识学生固然要对学生良好的言行给予赞美、鼓励、表扬,但赏识并不意味着不要批评惩戒。针对学生言行的不当或错误,教师不能为了赏识而赏识。比如,一个学生卫生干得不好,教师倘若不指出学生的错误并责令其重新返工,反而表扬他“你错得很有价值,你给了我们反面的例子,谢谢你”,这种“只要表扬,不要批评惩戒”的赏识教育,不管出于何种理由,其结果恐怕只能与表扬者的初衷相反。因为错误就是错误,任何掩饰遮盖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并且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纠正自己错误的能力,养成逃脱承担过错责任的坏习惯。

有的教师也许认为,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和敏感性强,动不动就“逆反”,因此要尽量少批评惩戒,或是不批评惩戒。的确,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宠儿”,在社会上是“骄子”,他们生活在过多的呵护中,耐批评惩戒、耐挫折力低。但话说回来,假如学生如此发展下去,对其今后发展未必是好事。试想,如果一个仅为客观的批评惩戒就有可能伤其自尊心、挫败自信心的学生,长大后怎能经受风雨、迎接挑战呢?

所以,赏识教育与批评惩戒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并不矛盾,关键是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那么怎样在赏识教育中进行批评惩戒呢?

首先,面对错误学生要分析优缺点,正确把握批评惩戒的适度性。比如,上课铃响了,一位学生刚跑到教室门口:“报告。”“怎么迟到了?”教师问。“睡过去了”。这时就要稍加分析再下结论,分别进行“赏识”或“批评惩戒”:这个学生喊了“报告”后站在教室外等老师问话(而不是直接跑进教室),很懂礼貌,这是优点;这个学生没说假话,很诚实,这是优点;因为不想迟到,跑得大汗淋漓,这是优点;无论如何,结果终究是迟到,这是错误。

其次,批评惩戒要讲究间隔性、及时性,不宜滥用。只有在它能构成一种威慑而存在时,才会保持它的全部力量。因此,批评惩戒要越少用越好。现实中,一些经常受批评惩戒的学生对此变得近乎麻木,过多的批评惩戒引起的高度焦虑,击跨一个人的自尊,导致自轻自贱、自暴自弃。因此要间隔批评惩戒,但每一次都要及时。

再次,批评惩戒最好用合理的代偿,选好“代偿媒介”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位教师在对待学生抄作文事件中作了这样的处理:“先肯定你的3个优点:有上进心,想得个好成绩;有眼力,抄了一篇好文章;字迹工整,抄写认真。但这篇文章好,好在哪里,请你把感受写出来。”实质上,这是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同样的惩戒目的,不同的方法,学生愉快地接受了。

最后,要注意批评惩戒后的抚慰,做好和学生的沟通,争取既达到目的,又能为学生理解。

总之,赏识教育离不开批评惩戒。在实施前者时,要辅以后者;在批评惩戒时,要讲究赏识性,若二者失其一,必然使教育从一个极端迈向另一个极端。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中学)

猜你喜欢

惩戒优点错误
忘却歌
在错误中成长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如此优点》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
也谈“教育惩戒权”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