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联想教学中的“无琴”练习
2009-10-28姚大庆
姚大庆
摘要:钢琴联想教学法是以别林斯基的著名论断“艺术是形象思维”为理论基础,指导学生在学习钢琴演奏的过程中,通过想象与联想在头脑中再现作曲家创造的音乐艺术形象和表达的艺术情感,并运用已经掌握的一定演奏技术将其创造性地表达出来。它以一定演奏技术为基础,充分发挥形象思维能力对钢琴学习的促进作用。而在钢琴学习中,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时可以在琴外获得,因此,“无琴”练习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技术训练、读 谱、文献研究等三个方面论述钢琴学习中的“无琴”练习。
关键词: 联想教学法 无琴练习技术训练读谱文献研究
人们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式方法,弹琴也不例外,掌握了好的方法就意味着迈向了成功的大门。在国内外的钢琴教育领域,都有成套系统的完善的教学理论,从练手型、触键再到弹奏,每一点我们都可以找到相关的方法。然而我们应当认识到,在钢琴学习中,许多内容可以在琴外获得,因此,钢琴联想教学中的 “无琴”练习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技术训练、读 谱、文献研究等三个方面论述钢琴学习中的 “无琴” 练习。
一. 技术的训练
弹奏技术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既放松与手指的灵巧。在弹奏中,全面的放松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没有好的放松状态将会使我们的肌肉变得非常僵硬,甚至会出现手臂酸涨、腰酸背痛等现象,直接影响练习效果。手指的灵巧是弹琴的关键,不经过严格扎实的训练,是不会获得灵巧的手指。这两种重要的练习都可以在"无琴"的条件下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用"掉臂"的练习来体会放松的感觉:把手臂抬平,让手臂自由的下落。在练琴的过程中因为久坐,而且注意力始终集中在音乐或是乐谱中,身体就会感到疲惫,这时学生的第一反映就是感到肌肉紧张,长时间的持续下去,手臂、背部、肩部以及颈部都会产生不适。在这个时候就应当停止练琴,离开琴凳,做一些缓和的伸展动作来放松,使体内的血液能够畅通无阻把氧气带到各个部位,随之疲劳也就会消失。
放松协调是手指灵活的基础。手指的训练是演奏技术中的关键部分,它的运动是松与紧的统一。要想提高手指的灵活度,首先需要一个好的手型,也就是让手有一个既松弛又稳定的状态。关于手型的训练有很多,常用的例如"肖邦位置"[i]、"五指触键"[ii]。教师要指导学生练习手型时可以从琴键转移到桌面上,五指并拢成"弧型",注意指尖立住,尤其是小指要立住,拇指自然伸出,使五个手指受力均匀,这样有利于手指的支撑。这样一来,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手型的练习。
在练琴之余,学习者也可以通过一些手指游戏来练习手指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例如,可以手心向上,握住拳头,从左到右两个手的手指顺序分别是一、二、三、四、五指;五、四、三、二、一指。也可以按从左到右或是从右到左的顺序,同时打开一、五指,二、四指,以次类推,然后从反方向合上手指并逐渐加快速度。
二.读 谱
读谱的第一个步骤是弄清作品的作者及作品号,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生可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可以直接领略到作品的风格,为以后的弹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学生要仔细查看作品的谱号、调号、拍号等,这将避免因为粗心而导致读错谱。接下来要进一步分析作品的节奏、速度、强弱等问题。节奏是构成音乐框架的支点,作曲家通过节奏的自然规律来阐述音乐的律动,通过节奏的律动给人的大脑传输音乐最基本的感觉,这样学生才能在音乐的进行中感受到速度与强弱。
对作品乐句和段落的划分是读谱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这和学生理解一篇文章是一样的,单一的语句,是作者讲述作品的根本需求,通过乐句的积累,组成了作品的发展。在文章中我们学习者通过标点来获知语句,而在音乐作品中,则是通过连线、调性、和声来看出一个乐句的基本构造。许多个乐句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乐段,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学生可以找到整个作品的"起承转和",有了这样的一份精密图纸,他们就在弹奏时对作品的结构有了正确的把握。
乐谱上的每一个标记都是极为有用的,在弹奏的时候尽量要百分百的尊重原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尽最大的努力将作曲家的原始意图展现出来。我国著名的钢琴教育家赵晓生曾指出,钢琴的练习可归结为"有谱无琴、有谱有琴、无谱有琴、无谱无琴"[iii]四个过程,可以看出只有在读好乐谱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后面几项。前苏联的钢琴家霍罗维茨也曾表示,自己在读新作品时,总是尽可能的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钻研乐谱。一位作曲家,通过乐谱将自己的思想渗透给我们,通过我们的听觉系统去理解,去联想,大量准确地阅读乐谱,对于学生再现作品大有裨益。
三、总结
综上所述,“无琴” 练习在钢琴联想教学中至关重要。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无琴” 练习必须与“有琴”练习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无琴”练习可以帮助学习者解决许多问题,使他们在练琴的过程变得更加理智,从而提高学习质量。钢琴演奏的最高境界是它自身的艺术性,学习者拥有艺术性极高的作品,却很难拥有艺术性极高的思想,而 “无琴”练习恰恰在帮助解决弹奏问题的同时,恰如其分的为学习者提供了技术以外的艺术滋养,这是"无琴"练习的关键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伍湘涛 编著. 音乐欣赏理论基础.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4.
2.邵义强 译. 最新钢琴讲座8:钢琴名曲的演奏诠释II.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1985,1.
3.钱仁康 编. 肖邦的叙事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3.
4.(波)雷吉娜•斯门江卡 著. 梁全炳 姚曼华 译. 于润洋 审校. 如何演奏肖邦:回答问题的尝试.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1.
5.(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著. 马晗 治梅 编译. 音乐的故事. 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9.
6.齐易 张文川 著. 音乐艺术教育.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
7. 赵晓生 著.《钢琴演奏之道》. 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