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歌声在语文课上飞扬
2009-10-28莫杰英
莫杰英
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十分强调美育的作用,他认为:“注意道德教育……更以美感完成其道德。”音乐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它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风姿,几乎涉及美的各个领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音乐渗透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语文课堂教学使用音乐美原理之我见
法国教育家楞斯多思说:“我们认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能激励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鼓舞人呢?”
受形式美原理的启发,我认为最能激励和鼓舞人心的,首推音乐。而课堂上要激励和鼓舞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唱歌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为唱歌最容易使学生直接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可以使学生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还能使学生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得到合理的发展。雄浑激越的歌曲,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反应,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上进要求;清新柔美的歌曲,可以使学生消除疲劳、焕发精神、陶冶性情,而且唱歌还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1.歌词美
歌词是可唱的诗歌,具有文学性质,它以最简练的语言,表现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内容。歌词不仅内容美,而且一般具有诗词的韵脚,形成了独特的韵律美。它的作用在于以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并且适于歌唱的语言,把歌曲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意境和思想具体地揭示出来。
2.语言美
主要指歌唱旋律美,传达歌曲的情感与精神的内涵,表达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内心感受。
3.演唱美
演唱是歌曲的二度创作,是将歌谱转化为能聆听、欣赏的歌声。通过演唱,学生能生动、真挚地抒发出作品特定的情感,从而做到“声情并茂”。
二、合理安排唱歌时间
1.唱在开堂前
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美感。”上课之前,让学生陶醉在一支歌里,有利于增强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热爱美、追求美的能力,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受自己意志的支配。全身心地唱好一支歌之后,排除了不利于课堂学习的情绪,使干扰课堂内容的信息得到了抑制,课堂效率当然会提高。因此,在上新课之前,我常常让学生先唱一首歌,如上《风桥夜泊》时,我就让学生唱《涛声依旧》;上《卧看牵牛织女星》、《天上的街市》时,我就让学生唱《月朦胧,鸟朦胧》;上魏巍的《我的老师》时,我就让学生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唱在结尾时
罗曼·罗兰说:“没有什么能使我们感到还有比源源不绝的音乐更美的东西。”在分析完课文之后,让学生唱一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歌曲,能美化课文的意境,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课文内容,在内心产生各种各样的共鸣,或豪情满怀,或心旷神怡,或宠辱皆忘,或喜气洋洋……学生的情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陶冶,灵魂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因此,在分析完《羚羊木雕》时,为了深化“重义轻财”的主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唱《情义无价》;上完《纪念白求恩》时,可唱《友谊地久天长》;学完朱自清的《背影》时,可播放《父亲》,让那充满怜爱、忏悔和悲怆的歌词和旋律在课堂上空久久回荡;欣赏完电影剧本《一个也不能少》时,为讴歌那些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小主人公复学的善良人们,一曲《爱的奉献》能把你的课推向高潮……
3.唱在疲劳时
上连堂课、下午课时,学生容易疲劳,甚至昏昏欲睡。这时可以让学生齐唱一些轻快的、激昂的歌曲,同时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学会将文字符号变成色彩绚丽的图案。“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脑海中便映出红日蓝天白云下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的画面;“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脑海中便显现出巍巍青山、宽阔平原、咆哮的黄河、波浪翻滚的长江等画面;“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显身手……”唱着唱着,就像自己同便衣警察一起执行任务、一起无私无畏地和恶势力搏斗、一起品尝打击、误会的痛苦,一起经受风霜、雨雪的侵袭。重重困难更能激发学生压倒困难的豪情,待回到现实中时,就会感觉自己学习生活的幸福和宝贵,从而精神焕发地投入学习中。
三、运用音乐美应注意的事项
1.内容要健康。低级趣味的靡靡之音和鬼哭狼嚎般的歌曲却是不足取的。
2.如果仅仅是为调节心情提高听课效率,只要选那些节奏轻快、内容健康,能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美、音乐美的歌曲就行了;若要使歌曲对学生学习课文有所帮助,如领会意境,升华主题等,则应选择那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歌曲。
总之,音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能发挥广泛而积极的作用。随着美育研究的逐步深入,美育层面的逐步扩大,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定会愈来愈大。今后,只要我们彻底改变学校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音乐必将对我国的素质教育产生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