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玩、问、用”中学数学
2009-10-27管锦善
管锦善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让学生亲身经历,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做”数学——动态数学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如教学《多位数的读法》时,可以让学生当一回“会计”算一算本学期全校收费总金额数,由学生自己调查出各年级收费情况,然后几个人一组合作交流,得出一个多位数,这时学生兴致很高,可以再让学生通过自学读出这个多位数,老师适当的引导。这样,学生在活动中获取了新知,避免了单纯学习时的枯燥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
二、“玩”数学——趣味数学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加上丰富多样的学习情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此,教师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创造故事情景“串联”数学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如教学实践活动课《有趣的拼塔》,课首创设“森林运动会”场景,动物们用乒乓板托正方形、长方形、圆柱、球奔跑进行比赛,让学生猜测谁跑得不快,引发学生求知欲,然后教师组织了“滚一滚”、“摸一摸”、“猜一猜”、“堆一堆”、“数一数”、“搭一搭”等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贯穿全程。寓知于趣,学生没有了重复练习的单调感。
三、“问”数学——思考的数学
学生的思维是遇到了要解决的问题而引起的。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愿望,才会引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多思、善思,要引导学生多问、善问。
(一)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把看不懂的地方划出来,看懂的也问个“为什么”。上课时,我先请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根据教学要求,结合他们的问题讲课,启发他们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学生多思善问,又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学生问:“为什么加减混合运算要依照法则演算?不要算的为什么要抄下来?为什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我表扬学生提得好,说明这些问题也正是老师要向大家提问的。我告诉学生:第一个问题是运算顺序问题是一种规定;第二个问题,运算时不要算的,不抄下来的话等式前后就不等了。这样,把老师的要求变为学生的需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思路也开阔了。
(二)允许学生插问、议论。多设问题情景,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不断产生新问题。他们随时都想问,有时也会插话议论。我讲课时允许学生提问,也允许学生插话议论。这样的问题对教师的备课起补充作用。如我讲“8个小方格可组合成三种不同的长方体。”学生在下面插话:“只有两种,另外一种是正方体。”有的说:“不止三种,有4种、5种……,最多的有10种。”学生还拿出学具摆给老师看。我结合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定义给他们作了详细的讲解。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了思维能力。
四、“用”数学——应用的数学
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时,教材是以“求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这种单纯的文字形式呈现,缺乏趣味性和现实性。教学时,可以通过学生秋游活动要组织安全小组来创设教学情境,把书本数学变成了生活数学,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五年级(1)班有40人,五年级(2)班有45人参加秋游活动,怎样分组才能使全年级每个小组的人数相等,而所有的同学又都参加了安全小组呢?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在解决了分组问题的同时,也就学会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育将是一种现代化、开放化、素质化、活动化、实践化、个性化和社会化交融的教育,将是一种生动的、活泼的、自主的、合作的、创造的、充满生命力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赣马镇中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