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9-10-27邢贵财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邢贵财

摘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面对《新课标》的要求,笔者就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求知欲望 正确评价学生 激励学生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在学习中产生较高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去主动寻求知识和参与学习活动。孔子说:“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巧妙导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许多学生都认为数学是一门既抽象又枯燥的学科,一上数学课就有一种抵触情绪,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巧妙的导课,可以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问题式导课。如在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一上课,老师就打出一首诗:而立之年督东吴,早逝英年两位数;十比个位正小三,个是十位正两倍;哪位同学算得快,多少年寿数周瑜?学生们都兴奋的交头接耳在猜,有的同学在动笔算,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情景式导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景,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数学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也就不觉得数学有多么难和可恶了。

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是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课堂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可以丰富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提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的立体图形的图片和实物,自制立方体、圆柱、圆锥等几何体;上课时先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图片和实物,通过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基本特征,让学生们辨一辨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类似?我还让学生自带案板、土豆、萝卜及刀具,通过自己切割,感受图形的变化,丰富感知,激发兴趣。

适时进行竞赛、游戏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适当开展竞赛、游戏等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讲概念较多的内容时,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置一些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并起一些有趣的名称,如:火眼金睛、辩一辩、挑战100%、看谁算得快又准、我是小博士等等。在讲有理数、二次根式等内容时,我就出了些易出现错误的概念题和计算题,让小组积分,积分高的为获胜组,计入量化考核,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正确评价学生,成功是最好的激励

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动力,教师不要过多的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对他们既要晓之以理,更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予以鼓励。

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设计好探索数学知识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操作的步骤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都能拾级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获得经过自己艰苦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特别是后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如画出线段图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让他们换句话说理解题意、举个例试试等,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走向成功。

总之,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引起高度重视,合理地运用这一教学手段,以使学生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学生的潜力是无尽的,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最大可能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愉快地学习。这样,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工作才可顺利开展,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