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参与动机 燎燃地理课堂火花

2009-10-27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黄陂教学效果情绪

李 毕

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意境,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产生参与探究的动机。如何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摘到知识的果实的同时并让地理课堂燎燃“知识”的火花,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尤其重要。

那么,如何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摆脱胆怯的心理,积极参与到教师教学中来呢?我采取了以下尝试:

第一,注重教学情绪对学生的影响

由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认知上的距离感,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情绪状态尤为重要,稍有懈怠,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气氛低沉状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调整自己的教学情绪——尤其是上午最后一节课和下午第一节课前,让自己尽可能在精神饱满、情绪振奋的状态下进行教学活动。只有当教师自己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再适时地抛给学生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学生才会处在一种兴奋的情绪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并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激起他们参与的动机。所以,愉悦、兴奋的情绪不仅对学生的活动有促进作用,对老师的教学活动,也有相应的促进效能。

第二,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

由于高中人文地理知识本身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往往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距离感。教师可以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新闻时事、社会现实结合到教学中来,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让讲课的内容不至于空洞抽象,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做一些专题研究,收集相关的资料,以丰富课堂内容。特别是联系乡土文化地理内容时,学生倍感亲切,兴趣很浓。如对黄陂民俗文化的研究、黄陂木兰八景区旅游资源的调查、黄陂城市布局结构的评价等等,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共同完成一些专题调查论文。这样做既丰富教师讲课的素材,又增进了同学对家乡的了解,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可把自己及学生研究、调查的案例引入课堂,将大大增强课堂的活力。

第三,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地理课不应该只用讲述法、谈话法、讲解法,而应依照学生能力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多的方法。如“讲读议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改变“课课一个样,常常一个腔”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地理。

研究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把课堂上“活”,但这样一来就会给课堂教学带来难度,有时一些教师不知如何应付课堂上“收不回来”的局面,造成课堂“失控”,影响教学效果。而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又“收”得过了头,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情绪低沉,同样也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以学定法”,灵活恰当地根据学生反应与参与的状况调节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争取做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

第四,注重作业的创新

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许多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课前设计、双边活动、启发提问、导语结语等环节创新,而忽视了作业这一重要环节。

我的实践证明,在同一个年级的不同班级或同一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作业布置方法。比如,对于成绩较好的班级或学生我布置的作业多为主观性、开放性习题,而成绩较差的大多以客观性习题为主,这样做收到的教学效果很好,它使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而且能做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抄袭现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不断深化。教育正走向终身化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和实践。在新课程的不断创造革新过程中,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的参与下,地理课堂会被知识的火花燎燃!

作者单位:黄陂七中

猜你喜欢

黄陂教学效果情绪
城市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探索——以武汉市黄陂河道治理工程为例
Aspiration, Determination and Diligence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传说的语言结构分析——以黄陂木兰传说为例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