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2009-10-27周晓江
周晓江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认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是语文重要的教学目标组成部分。学生的情感是语文人文性的一种延伸,也是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情感,寓情于教,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1.走进文本内容,探寻作者的思想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
任何文学首先是人的文学,情感则是贯穿文学发展的一条主线。读者要想获得“原汁原味”的作品思想内涵,就应用心进入作品,使自己与作者及其作品进行对话,以建立相互交融、相互和谐的心灵感应关系。新课程语文教学要求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对文学作品研读时,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之感。
学生在阅读鉴赏作品的同时,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为言之先声”,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操东临碣石观沧海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2.突出教学互动,寻找师生心灵契合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1借助文本中的“情感因子”,为情感体验作铺垫。
文本中的文章是情感承载的重要信息载体,也是情感的外化表现形式。对此,教师应深入地揣摩文章的思想内涵,细心地体味感情,走进文本的情境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将自己的理解感悟作为激活学生情感的导语,鼓励学生在课堂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依文而思、由思生情、情思交融”,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感情之弦,为课堂教学情境进入最佳状态奠定基础。
2.2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悟。
课堂气氛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因而要把教学过程组织成学生动脑学习、增长智慧和才干、陶冶情操的过程。作为教师来说,不能心存偏见,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用渊博的知识、用博爱之心,仁爱之情去陶冶学生,理解、尊重、亲近和关心学生,以热烈的情绪、真挚的感情、和蔼的态度、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学生,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的感染、美的陶冶、理的启迪。
2.3重视课堂的朗读方式,鼓励学生在朗读中体味情感意义。
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情感,给读者赏心悦目的美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范读课文,尤其是成功的表情朗读,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它会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课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教师的朗读中进入角色,不仅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妍的春天之中,而且将从这篇散文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熏陶。正确、动情的朗读是连接教师、教材、学生三者感情的桥梁。朗读会让语文课变得朗朗有声,情趣盎然。
3.关注学习主体,激活学生的思想情感,内化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新课程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以期资源共享,促进情感体验的进一步升华。
教师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应该不断地创新教学思维模式,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新鲜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预先设计一些与教材有关,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环节,创设能激发学生表现欲望的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依据文本内容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射阳县长荡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