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德育的“点”“线”“面”
2009-10-27伏军汤珍云
伏 军 汤珍云
无论对学生人生观、思想价值观的形成,还是其个性品质养成,中学德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德治国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值得一线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的感
悟,笔者对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总结出“点—线—面”式教学方法。
一、点
此点指的是教学中每课中每个特定人物占据的点,即每一章节凸显一个人物,升华其思想内涵,提示其时代背景,以其在特定时代的所为,衬托其为民族、为国家、为集体奉献的意志品德。从而让学生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震撼心灵,碰撞火花,引发感知,激发炽热的爱国情怀,并在生活中付诸行动,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讲到“鸦片战争”这一章节时,可以把林则徐作为一个点。笔者的课堂教学从林则徐一句“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驱之”展开,通过林则徐的一言一行,让一个销烟英雄的大丈夫本色跃然而起。然后让学生畅谈林则徐的言行及其精神,由此走进历史,亲自体会特定的历史情感。当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时,笔者猛然抛出一个设问:和平年代我们该怎样发扬这种精神?具体该怎么做?时空的距离迅速拉近,学生就会在这一特定人物身上发现许多闪光的智慧,潜移默化地将爱国、爱民族理念植入心中,教学效果明显。
“点”式教育固然可以省去许多人物交叉出错的不便,起到各个击破、逐一化解的作用。但一味地“点”式教育未免孤立了历史,容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为了避免“点”式教育的这种弊端,可采用“线”式教育,使德育的脉络更加清晰。
二、线
学过立体几何的人都知道,线条在空间既交叉又分离。落实到历史教学,就是我们常讲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元素并非孤立地存在一个或几个朝代,而是贯穿于每一历史时期,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条动脉。自古到今,那些为民族振兴付出努力甚至生命的人,会在人们心中永存。此谓一线。另一线,在每一朝代中,许多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使命感的人物,同样构成另一种动人的风景。前者称为横向德育比较,后者称为纵向德育比较。
1. 横向比较
当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完成了一个大跨度的历史时期时,如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从中就能拉出一条德育的主线。每个特定历史人物成了主线上的点,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则是历史朝代的更迭留下的轨迹。当一条德育主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那么点点直观,浮现眼前,虽静犹动,动静结合,省去了许多空洞说教,节约了时间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讲完中国近代史时,就对学生进行一次历史人物的专题讲座,为弘扬民族精神,特意设下了如下一条德育主线:
林则徐 洪秀全 左宗棠 邓世昌 谭嗣同 孙中山 李大钊
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图
虽然这条反映近代中国人探索的主线不十分完美,但将其中的人物直观地联在一起,就能让“近代”两字充满探索的精神:心系祖国的命运,不顾个人的安危,手虽不能相牵但心却相连,可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有的人成为开眼望世界的第一人;有的人愿做变法流血第一人;有的人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方法途径虽不同,但探索志向却相似。这样的直观图是一幅时代的缩影,每一个人的背后都写着“爱我中华”四个大字。从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努力为自己生活的时代也留下闪光“点”,为国家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2. 纵向比较
纵向德育可以选某个朝代或某个国家,或某个历史时期中某个人物的前后表现。人非完人,学习的过程同样也是批判继承、反思借鉴的过程。
如讲法国历史时,笔者选取了法国大革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拿破仑这一人物进行纵向比较。当时雅各宾派已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人民却还未能真正享受到大革命成果,人们期待着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实现民意,拿破仑应运而生。随之出现的《民法典》《商法典》,尽可能地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也顾及了法国人民的情感,可谓广得人心。但后期,企图征服世界的野心让拿破仑迷失了自我,不顾人民死活去征战,又顿失人心。于是,滑铁卢一战为拿破仑自己敲响了丧钟。如此鲜明的人物形象正是德育的好素材:早期为民可圈可点,后期损害人民利益自酿苦果。从而让学生辩证思考中明确历史的规律。然后顺水推舟,启发学生:这样的人物你还知道哪些?教学气氛会马上活跃起来……
“点”“线”式教育一经拉开,接下来“面”式教育就水到渠成。
三、面
在“面”这一层面上进行德育,得有大刀阔斧的气魄,而不能畏手畏脚,拘泥于某一阶段时期、某一朝代;小则一国,大则全球,构成一面,化零为整,走向统一。有效地整合历史资源,恰似电影穿越时光隧道的蒙太奇手法,又如当今无所不在的互联网,令古今人共坐一堂,展示了一个供德育的大舞台,挥手间,一个精彩世界随之而来。
以上就是以中国和世界为“面”的两幅图,学生初看有点眼花缭乱,但有了前面“点”“线”的铺垫,很快就能感到它错落有致编排的妙处: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了强化。俗话说,山高人为峰。历史再怎么演绎,人民始终是创造着历史的真正主人,但不可否认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这是一。二是,这些“面”告诉我们,撇开特有的风土人情和叶落归根的本土情结,世界其实是一家,是不同肤色的人们共同建设着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经济全球化更要求我们携手共建“和谐社会”。在这些“面”的感染下,学生的世界意识自然就会提高,完善的人格可初步形成,为将来走向社会、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奠定基础。
“点”“线”“面”式德育循序渐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个整体。只要我们有“事事洞明皆学问”的细心, “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的耐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爱心,德育之花定会昂首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