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吻有风险 操作需谨慎

2009-10-27薄三郎

晚报文萃·开心版 2009年15期
关键词:艾滋病毒甲流飞沫

薄三郎

甲流还在继续,接吻这事却变得异样起来。据报道,前段时间,为避免流感疫情继续发展,墨西哥当局劝导民众见面时不要接吻。另一些国家也发布了类似的建议。更有趣的是,墨西哥某电视频道决定将在正拍摄的连续剧中,剔除拥抱、接吻等激情戏,改用姿势、眼神传情达意。

接吻真有那么恐怖吗?答案是Yes。同其他流感一样,甲流也是通过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的。数字表明,一次咳嗽平均释放3000个飞沫,而一次喷嚏可使飞沫以167千米的时速传播,1秒钟内就可以到达6米之外。接吻这种亲密接触,不但将直接身陷“灾区”,还会近距离吸入对方呼吸道排出的病毒飞沫。从这点看来,少一些接吻是有道理的。恰如一则流感预防诀窍所言:不接吻,不拥抱,男女见面光傻笑。

口腔是微生物繁衍的天然良田,单是细菌就有700余种。13毫升唾液里的细菌约是中国人口总和。那接吻会不会引起感染呢?你无需过分担心,大部分微生物都是无害的,能与人体和平相处。只有在身体免疫力变差、口腔环境改变或口腔黏膜破损及牙齿疾病等等情况下,这些微生物才可能“犯上作甜”。

口腔内病菌作怪,最常见的如口臭。恼人的气味,甚至会让接吻成为难事一桩。原来,潜伏在舌下或牙齿的细菌,能分解蛋白质产生含硫气体,形成臭味。还有一种病,叫做“接吻病”。去年,球员孙悦甫一登陆NBA,便中了“接吻病”的招。这个病看起来很华丽,其实说白了就是E-B病毒引起的单核细胞增多症。这种病毒在唾液腺中自我复制,存在于口腔分泌物中,能通过口水、飞沫传播。因此,一个持续时间10秒以上的“啵”,足以让病毒传播给对方,这也就是“接吻病”一名的由来。研究显示,90%以上的人会在生命某一时期罹患此病。值得欣慰的是,此病并不严重,身体的免疫系统完全可以对抗它,在你感觉到倦怠不适、发烧喉痛前早已被消灭。

吻能传病,盖因这是一种口水交换式的亲密接触。换言之,口水、唇舌、口腔内的病菌是致病关键。春夏之交,好发于儿童的手足口病,流出的口水就含有病毒。

乙肝与艾滋病,能通过接吻传播吗?这是个值得细说的问题。一般的,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尽管唾液里也会有艾滋病毒,却没有接吻传播艾滋病的病例报道。原因可能是,唾液中艾滋病毒含量低微,不足以造成感染。乙肝的传播方式则广泛一些,包括母婴、输血、密切接触及性传播等。法式深吻或在接吻时被咬伤,还是有可能感染乙肝的。

总之,接吻虽好,谨慎为上:别在错误的时间、地点亲吻错误的对象。

猜你喜欢

艾滋病毒甲流飞沫
基于STM32的飞沫智能检测仪
飞沫传播与口罩
艾滋病:你需要了解的数据
骆驼怕甲流?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
甲流蔓延令印度恐慌
甲流警告被提至最高级
口腔乳酸杆菌抑制艾滋病毒
信息一览
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