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科研工作调查情况的思考

2009-10-27欧何生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教师教学

[摘要]调查表明,大部分高校教师对待科研工作心态复杂、焦虑感强,应通过多种方式改变高校教师对科研工作的矛盾认知。同时,应尊重他们对科研工作的多元化选择,有效引导科研工作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并从主客观两方面创造条件激励女教师做好科研工作。

[关键词]教师科研工作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5—0080—04

[作者简介]欧何生,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院长(广东湛江524300)

一、调查缘起

科研应当是高校存在的基本价值之一,不同类型高校的科研应当呈现不同的特点。作为直接为基础教育培养人才的教学型普通高校,湛江师范学院的科研工作如何开展,历来是困扰我们的大问题。问题的关键就是很难完全真实地了解教师们究竟是如何看待科研工作的。作为科研工作的真正主体,教师们的认识、动机、态度及努力程度才是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决定性因素。鉴于此,近日我院组织科研部门根据学院科研实际情况自拟问题,对我院相关教师169人做了一次内容广泛的不记名书面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形式多样的重点访谈。我们的目标是既力求比较全面、真实地了解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动机和态度,又比较准确地了解形成这种认识、动机和态度的深层次原因,以便在这个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

二、调查结果的基本特点

经统计分析,我院教师科研工作态度呈现以下基本特点:

1.大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应有的作用评价积极。所有参与调查的教师中,认为科研工作应该有力地促进教学工作或者促进作用大于不利影响的人数比例超过56%。其中,男性组(62%)高于女性组(48%),专科以下组(63%)高于本科组(55%),也高于研究生组(61%),高年龄组(如50岁以上组为50%)高于低年龄组(如29岁以下组为45%)。

2.大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的实际状况评价不高。有超过63%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全国范围内的高校科研工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原旨,部分是为了评职称和争取科研经费,与实际教学严重脱节。持此观点者,女性组(69%)高于男性组(57%),青年组(如29岁以下组为63%)高于中老年组(如50岁以上组为26%),研究生组(67%)高于本科组(63%)和专科组(58%)。而在各类职称组中,讲师组以72%的比例高居第一,副教授以上组以33%的比例排在最后。

3.大部分教师对自身科研工作心态复杂、焦虑感强。有9l%的教师认为科研工作对自己很重要,且有75%的教师愿意为发表论文支付一定数量的版面费或者垫资从事课题研究。但教师们对自身的科研状况满意者不多,有超过69%的教师对此不满意或者很不满意。同时,在这个问题上,类别差异也很明显。如职称组中,副教授以上组不满意的比例最高,达83%,而讲师组仅有53%;在年龄组中,29岁以下组不满意的比例达到70%,而50岁以上组仅为51%;在学历组中,研究生组不满意的比例最高,达69%,远远高于本科组的56%和专科组的47%的比例。女性组也以72%的比例高于男性组的62%。

4.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最现实的目的在呈现多元化趋势的同时,也体现了较强的个体本位特色。在六大科研目的选择项中,选择的人数比例依次是:拓展自身专业发展空间(38%),提高从教能力(21%),有利于学术地位的提高(20%),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12%),促进学生进步(9%),而选择“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人数为零。令人关注的现象是随着学历的提高,教师更重视“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这一选项而忽略“促进学生进步”。如,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选择“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的人数比例为19%,本科只有9%,专科只有5%。在“促进学生进步”这一选项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只有3%选择此项,本科却有13%,专科也有11%。在性别组中,也存在类似现象,即女性比男性更重视“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这一选项(15%:11%),而忽略“促进学生进步”这一选项(7%:12%)。

5.缺乏科研指导和时间精力不够是目前移响教师科研工作的主要因素,而物质条件和政策激励影响甚微。其中有41%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科研指导,40%的教师认为自己主要是时间精力不够,只有11%的教师选择缺乏物质条件,选择缺乏政策激励者仅有9%。在这个问题上,也同样存在着类别差异。如55%的女性认为缺乏科研指导,而男性仅占31%;本科生组54%的教师选择缺乏科研指导,而研究生组只有28%的教师选择此项;在职称组中,讲师组有49%的教师把缺乏科研指导排在第一位,副教授以上组则100%地认为自己目前搞科研最缺乏的是时间和精力。

6.在自由选择条件下,教师优先选择获得高一级学位的意愿强于选择科研工作或教学工作。其中优先选择获取高一级学位者占44%,优先选择负责一个课题者占26%,优先选择全身心投入教学者占30%。在这个问题上,低职称组(如助教组50%)进修意愿强于高职称组(如副高以上职称组36%),人文学科组的进修意愿(59%)强于理工学科组(29%),29岁以下组(56%)进修意愿强于其他年龄组(如50岁以上组为为13%),本科组进修意愿(46%)强于其他学历组(如研究生组为36%)。

7.在科研工作中,大部分教师选择与他人合作,选择合作的比例达到82%。其中,选择与同事合作(38%)又成为合作对象的首选,其次是选择与导师合作(37%),而选择与领导合作者仅为7%。有意思的是,研究生组(89%)最喜欢选择与人合作,而在选择独自承担科研课题的教师中,专科组比例最高,达26%。

8.在所采用的科研形式中,大部分教师优先倾向选择撰写学术论文而不是申报课题或其他。其中优先选择撰写学术论文者占59%,优先选择申报课题者占25%,优先倾向选择指导学生获奖者占12%,优先选择帮助学生提高各种过级率者仅有4%。其中女性优先选择撰写论文者(63%)高于男性(55%);男性优先选择申报课题者(28%)高于女性(23%);助教组优先选择撰写论文者(72%)高于其他组(如副高以上组50%);副高以上组优先选择申报课题者(50%),高于其他职称组(如助教组13%,讲师组28%)。在这个问题上学科差异不明显。

9.大部分教师认为不宜强制性地规定学年度发表论文的数量。其中女性(52%)稍高于男性(48%),高职称组(如副高组为67%)高于低职称组(如讲师组为36%)。在这个问题上,学历差异、年龄差异不明显。同时,选择认为一学年发表几篇论文最合适的教师中,选择一篇者占27%,选择两篇者占12%,选择三篇以上者仅有10%。

10.在对自己论文投稿不中的原因分析中,有超过80%的教师归因于自己的论文仍有不足,副高以上组达100%。

其中,学历差异显著。如研究生组有86%的教师选择自身论文仍有不足,而本科组仅有75%的教师选择此项;年龄差异更显著:中青年组有84%的教师选择自身论文仍有不足,而老年组只有63%的教师选择同一原因。在这个问题上学科差异和性别差异不显著。

11.面对同事的科研成就,大部分教师态度积极而正面。超过80%的教师或者为同事高兴并尽力协助,或者增强了自己搞科研的信心,只有17%的教师认为既有欣喜也有紧张和沮丧。其中人文学科组(28%)的沮丧感强于理工学科组(21%),女性组(21%)的沮丧感强于男性组(14%),无职称组(29%)的沮丧感强于其他组(如助教组为10%,讲师组为15%,副高以上组为零),青年组(21%)的沮丧感强于中老年组(12%)。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1.明确高校科研工作的宗旨。在本次调查中,最后一个题目是要求教师评价全国范围内高校科研工作的现状,这个题目可能会有争议。有人会问;一位普通的高校教师评价本校的科研状况是理所应当的,而评价全国范围内高校的科研现状是否适宜?这种评价的可信度如何?这种质疑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因为从一般的逻辑看,这种评价的正当性与准确性并不令人信服。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另一个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或主动或被动地感受并了解更大范围的有关情况,在一种与自身利益关联不大的背景下的选择往往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社会公众情绪以及事物本身的概况。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评价既有充足的正当性,也会有相当程度的准确性。事实也正是如此。从调查结果(基本特点2)中,我们可以看到超过63%的教师对全国范围的高校科研工作现状评价不高,认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原旨。任何一个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学者,只要是身处高校之中,我想是不会否认这个数据在事实上的准确性的。有学者从科研文化的角度撰文指出目前高校科研工作存在三大文化缺陷:一是偏重形式的合作文化,二是浅层次的学科文化,三是群体趋向的功利性文化。这种概括尽管还不是那么全面和准确,但与实际情况还是基本吻合的。笼罩在这三种文化以及更多种文化缺陷之中的高校科研工作不可能有理想中的的品质和风貌。有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高校专利量占全国的11.7%,但专利使用许可费收入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美国高校专利量仅占全国的4%,专利使用许可费却达到12%。两相对比,凸显出我国高校科研工作的普遍缺陷。同时,中国大学学报80%的论文或是零引用或是引用率太低,被人斥之为“学术垃圾制造厂”,以至于有学者呼吁高校不要再生产学术垃圾了。具体到师范教育,问题更加不可忽视,一份重点师范大学科研调查报告指出,有91%的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并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教会学生学习,与一个合格教师的技能要求有全面的差距。一方面是科研工作的巨大投入以及由此而获取的巨大荣誉,一方面却又是教育方面的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况并不只是个案,值得人们深思,尤其值得我们这类直接面向基础教育的高校的管理者深思。明确科研目的,科研课题要源于教学且服务于教学,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促发展——尤其是我们的教学对象的可持续性发展,这应当是我们高教科研工作的最根本宗旨。如何在科研中落实这个宗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摆正高校教师的科研心态。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教师对科研工作的矛盾心态。通过重点访谈,也更深入地体会到这一点:一方面认为科研工作很重要,一方面又认为科研工作无论是在全国范围内高校还是在自身都有很大的不足。正是由于这种认知的矛盾,加深了教师的焦虑感。影响到教师对自我工作效能的评价。从心理学上分析,适当的焦虑是有益的,它能唤起我们的应激水平,提高工作的强度和水平。但过高的焦虑却是有害的,尤其是对以思考和精神生活作为重要特征的教师而言。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种焦虑,并争取以有效的方式化解,使其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有益的、可控的水平线上。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努力:一是校方应当端正办学思想,根据学校实际明确科研宗旨,总结在科研工作上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研目标、保障措施,评价标准等,为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科研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改变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认知态度。相比较于校方的努力,教师态度的改变更为关键。对高校教师而言,我们的职业环境是大致给定的,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科研这一令人焦虑的关键词和心理源头。只要在高校工作,都割裂不了科研这项任务与自己职业特质和切身利益的有机联系,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挑战。我们既认定科研对自己很重要,而自己对目前的科研状况又不满意,为何不把它化作提高科研水平的一种动力基础?不管别地别校科研工作存在什么弊端,除了提供给我们宝贵的教训和借鉴之外,它不会也不应该变成阻碍我们科研的理由。我们要从内心真诚地树立一种观念:科研是自己的事情,既是教师这门职业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一个教师自我成长的必然要求。做一个优秀教师,与学生一同成长,成为受学生尊重的人,这是每一个教师的最高目标。而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工作,能帮助我们朝这个目标有效地前进。因为只有认真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科学规律,掌握本学科的精髓,从而更好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有科学研究体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比较自然地、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实践和创造精神的熏陶,身教重于言传。有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调查的近2 000位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二十余项因素中,有“较深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学术研究功底”高居首位。较深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学术研究功底体现在什么地方?一个重要的物化标志就是科研成就。这个结论对我们思考自身工作的特点和自我工作定位是很有价值的。因此,以积极的正面的心态来对待科研,以研究性的心态来对待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努力寻找教学与科研的最佳切入点,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一项最基本也是最现实的任务。

3.正确看待论文投稿过程。在对论文投稿不中的归因中,大部分教师的归因是积极的,重在从自身寻找原因。这样的归因有利于自己的进步,更有利于自己保持与社会以及环境的一种友善态度。教育实践证明,对社会及环境抱有怨恨之情与教师职业所需要的良好心态是格格不入的。其实,论文投稿不中有多方面的原因。客观地说,其中既有学术性因素,可能也有非学术性因素。中国如此,外国同样如此。如一份报告指出:在美国,学校的声望对论文是否发表的影响是最大的。有博士授予权学校的教授发表的论文比没有博士授予权学校的教授要高三倍以上。而且同一类学校,职称的高低与发表论文的数量也呈正相关。这个结论对我们这类直接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学型院校的教师而言尽管不是好消息,但我们也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

事在人为,我们可以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来逐步改变这种现状。更重要的还在于知道自己的论文仍有不足之后的态度:一种是少写甚至不写;一种是更注重学习和研究,坚持写作,坚持修改,坚持投稿,在不断的投稿过程中加深对所研究课题的理解,并逐步提高自己的投稿技巧。显而易见,前者是消极的态度,后者是积极的态度。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投稿过程。既是一种不断深化研究的过程,也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还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过程。只有在这种不断投稿的过程中,你与你所向往的学术圈才能保持一定的联系,这种有效的联系有时会大大增加一个人学术上成功的机缘。

4.平衡科研与教学、职业之间的关系。尽管大部分老师能够从正面评价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但仍有43%的教师对此持更加审慎的态度:或者偏重认为科研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或者认为不良影响大于促进作用。这种态度也是认真的,是科研现状在人们头脑中比较真实的反映。从常识上说,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人的精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在科研上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在常规教学上自然就会相应地减少时间精力的投入,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因此,如果要让科研与教学保持一种良性的相互促进关系,根据教学需要确立研究课题就显得至关重要。对我们这类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学型高等院校而言,要坚决克制围绕不切实际的、对纯理论性的“高、精、尖”项目组织攻关的科研冲动,紧紧围绕教学和学生成才来确立研究重点。课题研究要向“五大方向”延伸:向课堂延伸,向技能训练延伸,向社团文化活动延伸,向社会实践活动延伸,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延伸。如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把两者统一起来。当然,真正落实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很难在现有的利益格局下寻找到一种平衡:既能把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切实成长,又能适应学校评估的需要,而且还不至于因为科研成果偏重实践的特性影响教师的切身利益,如业绩评定、职称晋升等。同时,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我也深深认识到,要真正落实这一点,对我们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有一个现象,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教师在回答有关从事科研工作最现实的目的时,既呈现多元化选择的趋势,也体现出较强的个体本位特色。联系到教师在自由选择条件下会优先选择进修以获得高一级学位而不是优先搞科研或教学工作这一现象,我们会充分感受新时代的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理解水平。教师的这种选择,从浅层次上可以看作是在现有利益格局下的一次自利行为,但从更深的层次分析,其实反映了教师职业的时代性困惑。传道授业解惑,是历史文化赋予教师的天职。园丁的辛劳,蜡烛的无私,人们在赞美教师的同时也把教师这一职业推向了神圣的舞台。但随着社会现代化运动的深入,现代性及世俗化精神的扩展,教师职业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个“去圣化”的过程。这种“去圣化”的过程,“一方面使教师获得了作为人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因神圣与去圣的矛盾而引起社会的争议和教师的自我困扰”。教师的选择应以教学为重,以学生为重,这是“圣”之所在;但在“去圣”的背景下,教师的选择却有了多元化的可能性。我们讨论科研工作,也不能不正视这种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在这种深刻的变化面前,我们不能进行简单的道德评价。我们应该尊重每一种选择的权利,并同时探究在教师天职与教师个人利益及发展之间寻求平衡协调的可能性。

5.正视性别差异。纵观调查结果的特征,我们几乎在每一个调查项目上都能找出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女教师比男教师都表现得内敛、低调和悲观。例如对科研工作应有作用的正面评价,女教师比男教师低14个百分点;而对目前全国科研现状的评价,持负面评价的女教师比男教师高16个百分点;对目前自身科研状况的满意度上,女教师比男教师低8个百分点;当同事学术上取得成就时,有紧张感的人数比例女教师比男教师高7个百分点;更令人深思的是,在回答目前搞科研最缺乏的条件这一问题时,选择“最缺乏科研指导”的女教师达55%,男教师只有31%,而选择“最缺乏时间和精力”的女教师比例只有31%,男教师却有48%。这与一般情况下的现实几乎是一种悖论。究竟哪一方更缺乏时间与精力?我想所有人的看法几乎是相同的。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中,这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这样的数据的特点,可能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男教师担任管理岗位的人数比例高,社交活动的增加、管理事务的繁杂影响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判断;二是反映了女教师在独立性方面的心理特点:更敏感于环境的变化,尤其敏感于负面信息的影响,更在乎别人的看法,更期盼外界的帮助。如果这种分析是正确的话,我们既可以从中发现传统文化影响的因素,也能看到现实条件制约的因素。有一份最新的对上海市几所高校万余名教师的调查报告显示,尽管女教师的人数比例已接近或超过发达国家(如美国),但女教师在政治、经济、学术等方面均处于全面的劣势。这种劣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女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一系列因素融汇的一个结果。面对这种结果,我们总会有一种力图改变的道德勇气。不过,这种改变的确非常艰难,即使是在一系列光辉夺目的数字背后。我们仍然会感觉到璀璨光芒后的一丝寒意。正如有博士在对北大三十余年女生人数比例变化的调查后指出:尽管北大女生人数从1970年的20.1%增加到2005年的46.2%,但女生来源的地区的不平衡和女性对专业选择的性别隔离观念都表明这只是一个有限的进步。而更重要的是,对女性个体来说,专业选择和专业训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接受男性主导知识训诫的过程,这同样是一个有限且有疑问的过程。这种评价应该是符合事实的——尽管这是令人无奈的不合理的事实,最高学府北大尚且如此,遗论其它普通高校!面对这种严峻的事实,在警醒之余,我们更应该多方面地努力,力求有效地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学校应从客观上创造有利于女教师教学和研究的外部环境,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女教师本身也要丢掉包袱,端正态度,以更自信的努力来创造优异的成绩。“上帝”只助自强者,主观努力永远都具有更深刻的人生意义。

6.其他。至于政策激励与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从前面调查结果的特点分析来看,两者相关度不高,只有9%的教师选择目前搞科研最缺乏政策激励的选项。这个结果与另外一些公布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如2005年浙江省有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并非政策的奖励越高,产出的论文就越多。”这份报告虽然针对的是高校的体育部门,但其结论仍有一定程度的概括性和普适性。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政策鼓励的效用与教师工作的性质和科研任务特点有关,二是与政策激励的重点和强度有关。这是一个很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所倾向采用的科研形式中,教师们优先倾向采用撰写论文的方式而不是申报课题或其他,两者相差34个百分点。一般来说,写论文与申报课题其实是一种类似于重叠

的关系,任何课题的最终成果大部分要通过论文形式予以发布和推广。但两者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论文终究可以是个体的学术行为,而现今高校所谓课题尤其是基金资助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学术”二字可以涵概的了,它已是一种高度体制化的利益分配的重要方式之一。除了学术本身的条件之外,我们所能想象得到的任何社会因素都可能渗透于课题的从申报到结题以及评奖的每一个步骤之中。它的体制性、等级性、繁杂性、利益性、不透明性,非普通教师所能认识和掌控,因此他们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也就可以理解了。

总而言之,这次调查既让我们更真实、更全面地认识了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动机和态度以及形成这种认识、动机和态度的原因,更向我们展示了教学型高校搞好科研工作的多重可能性。教学离不开科研,而科研则必须与教学紧密结合,这就是我们从调查中获得的最重要的启迪。明确宗旨,坚定信心,立足现实,因势利导,教学型高校科研工作应该也必将大有可为。

注释:

①余斌.高校教师科研文化的缺陷及其改进[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②杨谷.我国高校专利虽多但收益不佳[N].光明日报,2008-10-19.

③郭之纯.高校,别再生产学术垃圾了[N].广州日报,2008-10-21.

④王泽芳,陈文娇.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教育话题——新改革背景下的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

⑤王志华.大学生心目中优秀大学教师的标准[J].教育学报,2008,(3).

⑥林曾,高艳贺.美国高等教育发达的背后:教授发表同行评审期刊文章之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7).

⑦李辉.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现代性困惑及其出路——兼谈教师职业“去圣化”的双重效应[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6).

⑧高耀明,黄思平、夏君.高校女教师的生存状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8,(8).

⑨刘云彬,王志明.女性进入精英集体:有限的进步[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⑩杨建营,黄滨,林小美.普通高校体育部门对科研的预计投入与结果产出的关系研究[A].浙江大学出版社(杭州),2006:101.

(责任编辑:刘新才)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教师教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做专业发展型班主任,不做“保姆”和“通讯员”
秋天在哪里
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定位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