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学理念的文化反思及未来启示

2009-10-27周景春朱兴涛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学术理念大学

周景春 朱兴涛

[摘要]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世界的总体看法,是人们关于大学世界的基本概念,它包括人们对大学是什么,它具有什么使命、发挥什么作用这样一些大学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和识别。大学理念是大学教育各种教育理念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引发或构建其他教育理念的基础理念或元理念。当前中国大学理念的研究需要范式转换,需要引入文化哲学范式来研究,重新理解大学理念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正视中国大学理念面临的现实问题,培育形成大学理念的文化机制。

[关键词]大学理念文化大学

[中国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5—0001—05

[作者简介]周景春,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朱兴涛,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生(吉林长春130024)

大学理念就是人们对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体系,其核心主要是回答大学是做什么的、什么是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办什么样的大学这样几个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人们对大学总的看法。大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性存在,是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研究大学理念的意义不仅在于指导和变革高等教育实践,还在于促进中国大学理念的形成与确立,促使中国大学获得真正独立的文化身份。实现大学理念研究范式的转换,追寻大学理念的文化意涵,拷问大学理念的现实危机,探寻大学理念的生成机制,都是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基本问题。

一、研究困境:大学理念研究的范式转换

范式是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整体而言,国内对大学理念的研究主要有教育学范式和教育哲学范式。大学理念的教育学范式,主要回答大学的教育性质,大学的内涵、功能、特征等教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研究比较全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大学理念的教育学范式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大学理念研究的主要领域,尤其特定的意义和价值。其次,大学理念的教育学范式出现混杂、仓促、肤浅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它没有以哲学的高度对大学文化进行关照、反思和批判,因此,总是缺乏高度和深度,且难以提纲挈领。第三,很多教育实践的研究缺乏理论依据,所得研究结论也很难有说服力。从而使大学理念的教育学范式研究陷入困境。

而大学理念的教育哲学范式,主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应是如何实现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意义和教育价值观等问题。教育哲学是从哲学层面对教育的本质、目的、过程及其规律的思考,这种思考对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教育哲学对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质量起着巨大的作用,进而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深入反思一下当前大学及其文化建设中的某些问题,不得不慨叹确实有一种偏离教育本质和目的的倾向,也就是说,大学没有,至少是没有很好地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教育活动和人才培养的根本宗旨,而是把学生当作一种没有个性、没有血性的东西,放在一个固定的模型中任意模塑。大学理念的研究者本应有责任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加以纠偏和救弊,可是,由于对大学理念直接地进入了教育学乃至教育实践的领域,而没有对大学文化进行文化哲学的反思和批判,最终难以确立理论基石。无论大学理念的教育学范式,还是大学理念教育哲学范式,都不能把大学理念的研究推向深入,从而陷入困境。

要寻求大学理念研究困境的突破,必须引入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文化哲学价值立场的根本旨趣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与文化的关系为内容,从而对人的本质和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探究,借助于辩证逻辑的力量,揭示文化与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本质联系。文化哲学的方法论是指在“文化与人的关系场”中,把文化的本质规定为人的自我生命存在,以人的存在、人的自我生命存在及其活动为立论依据和基本出发点。文化的存在,是以人自身的存在即人的生命存在作为基础的。所以,人的生命存在,就被哲学地理解、设定和解释为文化世界的原生的实在。当文化哲学把文化的本质规定为人的自我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时候,就孕育出了文化哲学作为独特逻辑和思维方式的方法论。文化哲学是文化的元理论,是对文化所作的一种超越于文化学系统本身的概念、范畴、体系的更高一层次的理论阐释。

因此,大学理念首先是一个文化论域中的问题;而文化本身又是需要从哲学高度来加以厘定和阐释的。作为文化哲学层面的大学理念,一定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品质。我们应当能够从一所大学的文化和精神中,清晰地看到这所大学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以及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方法,感受到它的理性光芒。高等学校是以传承、整理和发展科学文化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的,大学精神正是“大学人”进行这种传承、整理和发展文化活动所产生的关于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行为准则的文化成果。我们应当在大学理念中,既能切实地感受到对知识的渴求、真理的探索和对科学的崇尚,又能深刻地领略到对合理公正的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由它透射出的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对社会进步的关心和改造社会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

基于此,我们认为,大学理念研究首先应该把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突出出来。只有把教师和学生等大学人作为大学文化的真正主体,大学理念、大学文化及其相关研究才真正具有意义和价值。可是,综观目前的大学理念研究,普遍缺乏对大学文化本性的前提性追问,缺乏对师生文化主体的认真对待和文化本根问题的认真考量,导致了现代大学在办学理念、价值取向、人文关怀、精神意向等文化建设方面的模糊和滞后,对大学问题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无力解释。而实践中在一味强调“马上就要用”的所谓“应用对策研究”的当今中国,在讨论大学理念问题时,就像其他任何研究领域一样,缺乏对看似无用或不能立即带来效益的哲学思考,直接地进入了教育学乃至教育实践的领域,导致了现代大学确实有一种偏离教育本质和目的的倾向,没有很好地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教育活动和人才培养的根本宗旨。因此,只有引入文化哲学范式才能真正厘清当前大学理念研究的核心问题,走出大学理念研究的思想困境。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最基本的理性认识和具有普遍意义的最高哲学抽象,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概念。大学理念是大学的本体论哲学,它是大学利益相关者对大学“内在属性”和“外在形态”的追问。对于“大学理念”的探讨,目前仍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马克思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今天对高等教育理念的探索更是探索者强烈的使命感使然。大学理念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当人们审视现代大学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甚至危机时,发现其主要根源之一在于理念的缺失和危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探索

和确立中国当代大学理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理念的转变和创新将意味着人们以新的眼光审视和认识大学教育,以新的范型重新构建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改革与进步必须以理念的突破为先导。

二、本根追寻:大学理念的文化意涵

长久以来,西方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就存在一定争论。约翰·S·布鲁贝克就将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归纳为“两论”——认识论和政治论。认识论哲学建立在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真理的忠诚之上,强调“学术的客观性”和“价值无涉”;而政治论哲学则建立在社会发展的需要上,强调“政治目标”和“为国家服务”。我国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大学理念的研究起步较晚,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认识论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逐渐成为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和传统的原因,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思想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对大学理念的文化意涵认识受到局限。

大学是什么,什么是大学,是古今中外教育家们讨论的焦点,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大学做出种种界定。如纽曼说:“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克拉克·科尔说:“大学是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服务站。”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梅贻琦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谓有大师之谓也。”这些说法,或从功能,或从任务,或从气质,对大学的某个侧面进行了深刻的描述,并不是从哲学上对大学本质的科学揭示。但对于大学而言,“教育性、阶级性、产业性和行政性都是大学的重要属性,但是,必须明确,文化性或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和传承、研究,融合、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我们把大学理解为一种文化存在,才能真正把握大学的本质属性。

大学的文化本质(即什么是大学问题)、大学的文化使命(即大学是做什么的问题)、大学的文化精神(即办什么样的大学问题)、大学的文化价值(即怎样办大学问题),都是大学理念的重要文化意涵。对大学文化性的根本属性和文化个性的本质特征,大学文化启蒙、文化创新、文化引领和文化融合使命,崇尚人文、注重理性、自由独立和追求卓越精神,内在的主体文化人格完善、组织文化个性鲜明的向度和外在的国家文化实力提升、人类先进文化引领的向度不断平衡进行解读,回答的是大学理念与文化的互动性即大学理念哲学体系中四个基本内容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一是分析大学理念的文化价值,它在自身的运行过程中进行文化传承、文化控制和文化纠偏;二是从文化的教化和意识形态性出发,展示文化在化人过程中与大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的一致性,它隐性地执行着大学教育功能。文化传统的守护与承接、文化现实的反思与批判是大学理念的重要生长点。

大学的文化性体现在,大学是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力量。教育是与人类社会同时诞生的,但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则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知识及其学科是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在大学组织里,科层机制的等级权威、规章制度以及市场机制的物质利益刺激都只能发挥其有限的作用,以服从真理和崇拜权威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机制是大学组织整合的主导机制。这是大学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特征,大学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我们把大学的本质界定为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主要是从宏观上区分企业、政府和大学这三种社会机构具有的不同本质。众所周知,文化不仅是多样化的还是有层次的,大学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的不是一般的文化,而是高深学术。因此,更准确地说,大学的本质是一种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是一种文化性的存在。

大学的文化性还体现在,大学越来越充分地发挥着独特的文化功能。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变革,大学越来越充分地发挥着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文化的独特功能。传承文化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它不是人类文化简单的原本照搬,而是根据大学自身的价值观念对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进行严格的选择、认可、加工和整合,充分发挥其对人类文化的积淀作用,并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教育活动把人类长期积淀的文化传承下去。创新文化是大学的本质要求。大学应当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努力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探究真理,发展知识,并且将学术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培养出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国家发展科学事业的重要方面军,推动和引领社会文化向前发展。大学传承和创新文化离不开对人类文化的研究,所以,研究文化是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为此,必须保障大学享有充分的教学和学术自由,营造一种良好的、宽松的学术与文化氛围,确保大学的教师和学生能够潜心地研究高深学术,不断地追求和认识客观真理,并在这个基础上传承和创新文化,这是大学生机和活力之所在。当今的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其实质是文化的开放,多元文化的沟通与融合是时代的强烈呼唤,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在多元文化矛盾运动中通过批判、取舍、整合和创造进行文化融合,既是大学的一项重要功能,也是大学传承、研究和创新文化的必由之路。

探寻大学的文化本根,就必须认真考量和对待大学理念如何从人类文化之母体诞生和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哪些文化养料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解决大学理念守护并承接文化传统的目的,以便确立我们的文化基点,从而有效回答“文化批判立场的人文基础如何”。真正的人文精神总是和传统文化的血脉相贯通的,并且是在与传统的对接中愈来愈将其普遍文化价值凸显出来。进一步,这种普遍文化价值在面对新文化的实践中,才能有效地担当起价值范导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古今中外的传统之中,去提炼和借鉴文化资源来构筑大学理念的人文基础。包括西方大学理念集中反映的探求真理、完善人格的目标,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宗旨,教化社会、文明人类的条件,师生尊爱、精神交往的形式;中国古代大学理念中深刻蕴涵的德业并重的目标追求、自由活泼的为学品格、创新争鸣的开放气度、谨严纯正的治学精神、知行合一的践履理念,中国近现代大学理念中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民主精神的倡导、科学精神的发扬等。需要发掘辨析各种世界性的文化资源深,包括厚的文化传统与时代价值,从而为当下的文化实践和社会发展提供启发和服务。

三、现实拷问:大学理念的实践危机

大学理念研究在中国的兴起,至少源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由于市场经济对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影响、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飞速发展、大学人面对当今时代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对大学时而要求产业化时而进行大合并以及大学自身的自我迷失等等原因,大学精神及其理念在现代大学变革中似有式微之象,某些大学的发展路径与大学所应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要求渐行渐远。为了救偏补弊,人们觉得应

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理念的研究。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世纪,正在从工业经济社会逐步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我国也正在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大学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我们从理论的高度反思和重构中国大学理念意义重大。

伴随着现代化、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时代浪潮,发挥大学理念对现实文化批判目的在于为社会注入和谐稳定的价值理想和人文关怀。在现代化冲击下,大学在适应论或工具论理念的支配下走向了偏狭,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忽视、文化批判精神的丧失和文化创造力衰竭等方面。在全球化挑战和竞争力聚焦下,中国大学出现主体意识和办学个性的缺失,主要体现在缺乏独立自主的办学意识,缺失大学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等理念。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本质回归的要求日益凸显,对大学教育准确定位的寻求、大学理念对教育国际化的回应和大学教育人文化特征的失落等等都进入了拷问的视野。其中大学教育人文化特征的失落主要体现在偏离教育本质和目的,功利化和工具化色彩浓厚。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世界的总体看法,是大学教育各种教育理念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引发或构建其他教育理念的基础理念或元理念。大学理念指导大学实践,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大学实践;同时,大学理念也是衡量大学实践发展是否出现偏差的标准。因此,确立正确的大学理念,对一所大学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由于极其复杂的种种原因,我国对大学本质问题的认识存在着众多的误区,主要是四个误区:一是误认为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所以,教育就是大学,大学就是教育;二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影响下,制定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把学校称之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夸大了教育和大学的产业性质,甚至提出“教育要产业化”,要“把学校完全推向市场”;四是在高度集中的领导管理体制下,重行政机制轻文化机制,由政府直接控制大学,大学缺乏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活力。

大学精神衰微正是由大学理念的偏失所造成的。大学理念的现实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教育的产业化造成大学自我迷失。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社会正经历着一次观念和结构上的根本变革。工业生产正在从以物质生产和劳动力为主的产品,迅速地向以知识为主的产品与服务转移,新知识的创造与应用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最新形式。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一教育经费短缺。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教育界推行的是一种被称为“财政视角”的改革,或者说是一种“经济主义路线”的改革,其主要动机为弥补教育经费短缺,兴奋点围绕着创收、经营、转制、上市、产权、市场化等问题,以增长和效率为主要追求,而缺乏对教育公平、教育品质的关注,经济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教育话语。因此,现实生活中出现如此强烈的反差:一方面,教育的数量增长,规模扩大,人们受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多;与此同时,教育越来越昂贵,越来越“豪华”,享受“优质教育”越来越成为金钱和权力的较量。一方面,各级教育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出现教育价值失衡、教育行为失范,以及教育品质的恶化,公众对教育的评价降至20年来的最低点。

第二,模糊了大学的文化本性,丢弃“学府”,热衷“学店”。大学里热衷于急功近利的商业化行为,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或削弱学术性和文化性。突出地表现为:以各种名目兴办经济实体;积极与社会机构联系,兴办各种短期培训班;跑关系、争指标,盲目扩充函授招生计划,增加教学点,挤占有限的学校资源;无视自身办学条件,完全以市场导向速办各种新专业。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现象的出现,实际上是大学管理者缺乏大学理念,对大学性质认识模糊的反映。事实上,对大学性质的认定,从西方看走过了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以“大学是追求知识的学者团体”为起点,到“大学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和“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最终走向了“大学是学者进行教学、科研和从事社会服务的场所”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时至今日,人们对“大学是保存、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的学术组织”是普遍认可的,也即是大学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机构。

第三,弱化了大学的学术权力,唯官唯上,唯权是尊。大学是学术组织。不是官僚机构,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大学出现的官本位倾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其表现为:(1)唯上是从。尽管《高等教育法》已赋予学校自主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任免等等权力,但是仍有一些管理者习惯一切按红头文件行事,事事向上请示汇报。这种自觉把大学纳入官僚体系中的做法,客观上钝化了大学学术自由、机构自治的本质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大学的创新进取精神和创造发展能力。(2)唯官是重。不知从何时开始,大学滋生出了崇尚为官之风。某学者稍有学术成就就委以某官职,博士刚毕业就戴以某官帽,仿佛不这样就不足以尊重知识和人才。有的大学因为官位不足,因人设事搞出许多研究中心、研究所,委以正处级主任、所长之衔,解决行政级别及待遇问题。这些做法严重破坏了大学之崇尚学问、尊重学人的风气,造成了追官、跑官、要官现象,使人们思想浮躁,不安于学术研究,滋生学术腐败。(3)学术权力弱化。过分强调行政权力,强化行政官员的作用,造成大学的科学民主管理难以实行,教授治学、治校的智慧和积极性无法调动,教师地位不高等问题。

第四,放弃个性,追求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是大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种规律性的结果。前者表现为大学本质属性的一致性,后者则表现为大学办学的个性化。对不同的大学,应当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即在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有表现独自风格的个性,不必追求统一的模式。一是,混乱招生的状况,不仅背离了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本科生的教学质量,降低办学效益。二是,在学科专业上定位太高,片面追求“大而全”,都想办成学科专业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三是,在办学规模上,脱离自身办学条件,或通过合并拓展新校区,盲目扩充办学规模,造成办学资源全面紧张,特别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办学基础设施跟不上教学需要,教学质量下降。四是,在办学层次上,一些一般性院校,一味追求高层次的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教育,追求走研究型大学的纯学术发展道路,而忽视了自己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人才的职责。因而,大学必须超越一元化的“层次”定位,打破“独木桥”式的发展局面。一味地

向“高水平”看齐,只能造成千校一面的“趋同化”发展现象,使自己缺乏个性、缺乏特色,从而丧失了自己独特的求生存、求卓越、求辉煌的发展之路。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传统“重学轻术”观念和“名分”思想的影响,有经济利益的驱动,有长期计划经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形成的“按照上级机关精神办”、“跟着人家办”的思维定势,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无不归于办学者大学理念的缺失,由此必然导致大学教育在目标上的模糊,突出表现为失去明确的办学方向,出现西方社会称为的“本体危机”。正是这种危机的存在,迫使大学自身要对大学理念即有关大学本体的基本概念作一次痛苦的重新评估。

四、文化环境:大学理念的生成机制

随着大学自身功能的多样化发展和大学利益主体的分化,大学必须提高大学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对大学理念生成的内在规律性把握和正确进行文化选择的意识,增强作为大学理念灵魂的大学精神在生活世界的根基上生成的意识;积极促成大学利益相关者间的对话,这必将成为未来大学理念生产的主要方式。通过对中国大学理念的反思,促进大学利益相关群体间的对话,对于我们构建现代大学理念和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现代中国大学理念,首先培养大学理念转换的自觉品质、确定大学理念转换的价值原则、建立大学理念转换的思维方式。对主体性、多维性、结构性、生命性、超越性等品质,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一致性、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互补性、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性、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融合性、一元与多元的统一性等原则,以及反思性、合宜性、创造性等思维方式进行阐释,增强对大学理念生成的内在规律性把握和正确进行文化选择的意识。其次,进行主体价值意识的培育、大学人文精神的弘扬、和谐大学的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张力的保持。对教师创造价值的认同和学生学习权利的尊重,对大学教育目标的调整、大学人文教育的推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主体责任意识的养成,对适应与引领社会发展的学校定位、个性化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培养、人性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文化生态和谐环境的营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多元文化价值的兼容并存等进行思路上的引导,增强大学精神在生活世界的根基上生成的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支柱、灵魂和核心。是大学理念的浓缩概括、延伸和深化,是大学理念的具体化,最能体现大学理念,决定办学理念的个性化,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前提,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征。

构建现代中国大学理念,必须从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理念形成的文化环境,正确把握大学理念文化生成的内在规律性,正确把握大学理念文化生成的文化选择本质要求,确保大学理念生成的文化机制正常运行。一是增强大学依法自主办学能力和大学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对注重校长的思想与精神力量、坚守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突出大学组织机构的学术权力、完善大学发展约束的良性机制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知识创新、开发高科技成果的工程技术、提供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搭建高品位的成果转化与服务平台等方面作出努力,实质上就是营造有利于大学理念形成的良好的校内文化氛围。二是完善大学自主办学法人制度,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对大学法人性质的明晰、大学学术自由权的尊重、大学组织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大众共同人文理想的生成、和谐社会文化精神的打造等方面做出努力,实质上就是营造有利于大学理念形成的良好的校外文化氛围。

构建现代中国大学理念,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坚持学术自由的理念,协调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大学的发展之路有千万条。因此,大学的管理者一定要在认真分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做出痛苦的选择。学术性是大学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属性特征,是大学生存的根基。中外大学的管理者都接受学术自由的理念,并将之具体为治校的一个重要原则。如柏林大学的治校思想就是“大学的最主要原则是尊重自由的学术研究”。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认为,学术自由是一所大学的不可残缺的灵魂,为此,他还把学术自由总结为是使斯坦福大学获得成功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对学术自由的尊重,在我国新、旧大学的校长治校中都得到了较好地体现,蔡元培、蒋梦麟、梅贻琦等都是很好的典范。坚持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实现学术自由有利于发展和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潜力,有利于增强学者的学术和社会责任感及判断能力,这也是学术自由对学者提出的一种内在的要求。

构建现代中国大学理念,要求形成良好的文化对话机制。首先是大学内部群体间的对话。现代大学崇尚客观知识的特征决定了大学中人际关系的分裂,具体说来,就是大学主体分化成为中心与边缘两种群体模式,群体中的中心垄断了学术资源,独占了学术权力。但是,大学学术管理的金字塔结构开始发生改变,学术平等的制度安排已经建立并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教学中的教师中心主义受到抑制,大学生参与大学的教学和管理决策日渐普遍。其次,大学“内”与“外”的对话。在众多阐述大学理念的文本中,一些论者将“内在逻辑”视做大学理念发生和发展的“基因”。他们认为,大学的“内在逻辑”就是大学自身的运动特点,是大学的“独立本质”,按照内在逻辑的标准生产出来的大学理念可以用来消解社会影响中的负面效应。大学内部文化和大学外部文化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价值差异,但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始终存在必要的张力,否则,就难以解释大学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大学必须超越内部逻辑和外部逻辑的对立,在两者的对话中建构生存与发展的理念。第三,大学理念的全球认知和本土认知的对话。在全球化话语权得到张扬的社会背景下,对现代大学理念等同于西方大学理念的单一现代性思维模式几乎无人提出质疑,引进西方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也似乎“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国大学发展的路径选择,大学理念生产中的“他律”,变成了一种社会文化心理,时时都在消解中国人自己的大学精神和创造才能。作为一个独特的机构,大学是全球文化和本土文化冲突的主要战场,在这种情况下,大学需要扮演双重角色,以弥合本土认知和全球认知之间的分裂。我们既要批判性地继承中国文化传统中特有的大学精神和话语模式,也应与世界其他文化体系中的大学理念和话语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依此建构21世纪中国人自己的大学理念。

注释:

①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对大学理念的再认识[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4).

参考文献:

[1]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唐纳德·肯尼迪著,阎凤桥等泽.学术责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卢晓中.走向“社会的中心”——现代大学发展理念简论[J].教育研究,2002,(9).

[5]刘振天.大学社会批判立场及其当代视野[J].教育研究,2004,(9).

[6]雅斯贝尔斯.当代的精神处境[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2.

[7][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8][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9]高桂娟.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动向及其文化诉求[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1).

[10]胡仁东.大学核心精神: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4).

(责任编辑:袁海军)

猜你喜欢

学术理念大学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至善
用心处事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