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与无用
2009-10-24俞熙娜
俞熙娜
作家马原近日做客浙江图书馆报告厅,围绕着“有用与无用”的主题,聊起了他的思考——
有用等于有价值吗?二战后,欧洲和美国完全走向了价值的两端。美国讲的是效率,欧洲讲的是心情。可乐、麦当劳、电脑都是美国的,电子产品多是日本、韩国的。欧洲卖给世界最有名的是以手工制造闻名的奢侈品,比如瑞士手表、意大利家具、法国香水等。欧洲的朋友问我,中国为什么跟着美国跑,把生命里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创造与金钱有关的事情上,有意义吗?在欧洲,为生计而工作的劳作不是生活,劳作以外个人支配的时间才是生活。
没用等于没价值吗?一次和建筑师刘家琨聊天,我问他,一个建筑最具有价值的意义在哪里?他说,建筑立面!一个伟大的建筑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其中没用的部分让它具备了价值。一个人生活需要的空间一般在3米左右,但3米高的住房和艺术没有关系,它是功能性的。具有建筑艺术的房子第一重要的是层高,比如一个博物馆层高空间一般是20米,这样不会让人觉得压抑。这些没用的空间造就了建筑美感,让人得到不一样的感受,就像教堂的尖顶,给人以心灵的抚慰。
很多事情要回过头来才知道它的价值,梵高生前只卖出过一幅油画,但去世后不到100年,他的一幅画卖到了8000万美元的价格,令人不可思议。
一位国画家多年前在境外办画展,突然成名,怎么回事呢?原来有人要买他的画,他说价格没问题,但有一个条件,你多出一点儿,我就把画展上所有的画都送给你。就这样,对方出了六七十万元人民币买了他一幅画,他又送了对方六七十幅。这次画展给他标了身价,说他的一幅画价值70万。他的身价就这样抬上去了。
我曾看到不少新星在某音乐学院进修两个月,然后到台上吼几嗓子,就开演唱会,出场费动辄数万,而那些很小就练童子功的舞蹈演员在后面给他们伴舞。我觉得很悲哀,价值观就这样被生生割裂了。
(周文燕摘自《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