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科技动态点滴我国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2009-10-24
接上期,摘要刊登《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三、先进能源、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
1. 燃料电池。1~200?kW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及电催化剂、电极,纳芬聚四 氟乙烯(Nafion-PTFE)复合膜和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碳纤维纸等电池关键材料,直接醇 (DEWFC)类燃料电池,微型燃料电池,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及微型SOFC。
2. 氢开发利用。天然气制氢,化工、冶金副产煤气制氢,低成本电解水制氢,生物质制氢 、微生物制氢技术,金属贮氢、高压容器贮氢、化合物贮氢技术,氢加注设备和加氢站技术 ,超高纯度氢的制备技术,以氢为燃料的发动机与发电系统。
3. 风能。兆瓦及数兆瓦级风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风力发电中的逆变系统的数字化实时 控制技术,数字控制策略,保护检测技术,风能探测与应用技术及装备,海上风电机组基础 及安装技术和风电场运行技术。
4. 太阳能。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新型太阳能电池及制造装备,中、高温太 阳能发电技术与设备,数兆瓦或数十兆瓦级大规模太阳能高温热发电系统,兆瓦级光伏太阳 能并网发电系统,太阳能采暖系统与设备,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
5. 生物质能。非粮作物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农林作物生物质能源专用原料新品种及其 配套生产技术,绿色生物柴油炼油化工生产技术,生物质直燃、混燃和气化发电,生物质成 型燃料生产技术,垃圾、垃圾填埋气和沼气发电技术,植物油料的高附加值利用技术,秸秆 、芦苇、麻类、藻类高效降解与转化技术、制剂和设备,中温、罐式、标准化、家用沼气以 及小城镇用万吨级沼气工业化生产技术与装备,可降解地膜等生物质新材料生产技术与设备 ,二氧化碳藻类转化技术。
6. 地热能与海洋能。地源热泵与采暖、空调、热水联供系统 ,水源热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海流发电技术及装备。
7. 石油勘探技术及设备。山地、沙漠、滩海、浅海和深海等复杂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单点数字检波器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高性能数控、成像测井技术,特殊水平 井、全过程欠平衡等钻井综合配套技术,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及装备,复杂结构井开发油气藏 技术,复杂深井钻井技术及装备,气体钻井技术及装备,膨胀管技术及装备,凝析油气田、 稠油、超稠油等复合驱工业化应用配套技术及装备。
8. 油品加氢技术及设备。加氢裂化催化剂和相关技术,劣质原油和渣油加氢技术,催化裂 化原料预加氢技术,煤液化油加氢提质技术,费-托合成油加氢改质技术,特种油品的加氢 技术,催化裂化等二次加工技术,油品精制技术,润滑油加氢技术,生产超清洁汽柴油的油 品加氢技术。
9. 长距离高压油气输送设备。输送压力10?MPa以上的输气设备,钢材、管材及施工机具的制 造,管道监测机器人,网络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维护装备,天然气脱硫、脱水技术及 设备,富气密相管道输送技术,稠油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多种油品或原油顺序输送工艺及 配套技术。
10. 煤炭的高效安全生产、开发与加工利用。煤矿地质与资源条件适用型的成套生产装备, 大型矿井支护、采掘设备,短壁采煤技术,高效洗选、配煤装备,水煤浆专用设备及高性能 添加剂,大型微泡浮选柱、煤泥水高效澄清及控制技术,型煤加工及利用设备,煤矿瓦斯高 效抽放设备,煤矿用高性能抢险救灾装备,煤矿全矿井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高精度煤田地 质地球物理探测设备和煤矿地质灾害勘探技术装备,高效益、低成本的煤层气勘探技术,采 掘机头地层可视化系统,煤层气规模开发与采煤一体化技术,中、小型低污染节能型煤气锅 炉,大型煤炭气化及煤、化、电多联产装置,煤炭(直接、间接)液化技术。
11. 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及水电技术系统。300?MW、6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及辅助设 备,低氧化氮(NO玿)燃烧器、气体燃烧再燃、超细煤粉再燃等低NO玿燃烧技术 ,300?MW热电联产机组,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高 效超临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空冷发电技术,100~200?MW级燃用中低热值煤气和 高氢燃料的燃气轮机及相关关键技术(包括燃烧技术、高温部件研制、核心部件等),复杂 条件水电站开发关键技术。
12. 核电及核燃料循环。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铀矿勘查和采 冶、铀浓缩技术及关键设备、高性能燃料零件、铀钚混合氧化物燃料,先进乏燃料后处理技 术,核辐射安全与监测技术,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技术,快中子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技 术及设备。
13. 电网输送及安全保障技术。高海拔复杂环境地区电网电气安全运行新技术,大型变压器 ,直流换流变压器,开关设备和电抗器,无功补偿设备,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及设备,变电站 及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在线监测及诊断装置,500千伏以上直流输电技术及设备,800千伏以 上交流长距离输电技术及设备,环保绝缘材料输变电设备,先进可靠的配电网和供用电系统 技术,超大规模电网安全保障和防御体系。
14. 半导体照明器件。高亮度外延片、蓝宝石衬底片制造及发光新技术,芯片及半导体发光 二极管(LED)检测新技术,大功率LED封装及散热新技术,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 材料与产品及其制备技术与设备,LED照明标准。
15. 高能耗工业生产节能与建筑节能。高效燃烧工业节能炉窑,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纯氧或 富氧燃烧节能技术,铝、烧碱电解槽节能技术与新工艺、脉冲电解节能新技术,工业余热回 收利用技术等高能耗工业生产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新技术,蓄冷和蓄热空调及冷热电联供技 术,中央空调系统风机水泵变频调速技术。
16.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灵敏、快速的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及重要有机、有毒污染物 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原水生物预处理,水厂生物强化过滤处理技术,有机物的高级催 化氧化技术,高效膜过滤技术,安全消毒技术,水质在线检测和预警技术,高效控藻、除藻 和藻毒素去除技术;管网水质在线检测技术,管网水质生物稳定和化学稳定技术及有机物高 效吸附剂、高效混凝剂及强化混凝技术,超大口径工业和城市水计量技术;农村饮用水除氟 、除砷技术与装置。
17. 工业和城市节水、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洗涤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水的重复利用技术及装 备,城市节水器具和设备,供水管网防漏技术,有毒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湿式 催化氧化技术,采油废水处理及回注、回用技术,炼油废水处理技术,高效水处理 药剂的研 制与开发,工业、城市废水处理中污泥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化技术,高含盐废水处理工艺与 技术,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固定化微生物高效脱氮技术和设备,难生物降 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高效处理工艺与技术,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再生水回用 技术以及配套水处理化学品,高效生物填料,薄膜负载型光催化材料,膜材料及组件,高效 厌氧生物反应器。
18. 雨水、海水、苦咸水利用技术。雨水收集利用与回渗技术与装置,海水、苦咸水淡化( 热法和膜法)技术与装备,海水膜法低成本淡化技术及关键材料,规模化海水淡化热能设备 和海水淡化设备,海水、卤水直接利用及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耦合海水淡化技术。
19.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机动车控制用高性能蜂窝载体、满足国Ⅳ标准汽车净化器, 高性能除尘滤料和高性能电、袋组合式除尘技术与设备,可炉内脱硫的高效循环、流化床工 业炉窑的技术和装备,特殊行业工业排放的有毒有害废气、二英、恶臭气体的控制技术与 设备,工业排放温室气体的减排技术与设备,碳减排及碳转化利用技术,燃煤电厂烟气脱硫 技术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烟气脱硫关键设备,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技术 ,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与削减技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控制技术,油库、加油站 油气回收技术与设备。
20. 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复合材料、尾矿微晶玻璃、轻质 建材、地膜、水泥替代物、工程结构制品等技术及设备,电厂粉煤灰及煤矿矸石、冶金废渣 等废弃物的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废旧家电、汽车等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成套设备,废旧 轮胎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矿山尾矿资源生态型管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复合墙体技术,纳米 孔超级绝热材料生产利用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废弃植物纤维生产复合板材及其他建材制 品的技术及装备。
21. 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及装备。危险废物高效、安全、可靠的收集、存储、运输与 焚烧技术及设备,焚烧渣、飞灰熔融技术和设备,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技术及设备,危险 废物固化技术、设备和固化药剂,医疗废物收运、高温消毒处理技术与设备,有害化学品处 理技术,放射性废物处理与整备技术与装备,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设备,军事特殊用 途废旧物的无害化处置技术,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及设备。
22. 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水质及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微量有机污 染物、总氮、总磷等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及样品采集、处理(包括富集)和数据的传输技术 及设备,空气质量及污染源的烟尘(粉尘)、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在线、自动 监测系统及样品采集、处理(包括富集)和数据的传输技术及设备,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等便携 式现场快速测定仪及预警、警报仪器,危险废物特性鉴别专用仪器及系统,大气中细微颗粒 物、有机污染物等采样分析技术和仪器,多物种生物在线检测技术与设备,水中微量有机污 染物的富集装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样、分析系统,环境遥感监测系统。
23.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及装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沙漠化防治技术,天然林保护、 防护林建设、植被恢复、补植、补造和重建技术,林草综合加工技术及配套机械设备,湿地 保护、恢复与利用及其监测技术,矿山生态恢复、污染土壤修复、污染水体修复及富营养化 防治技术,主污染水体衬泥治理技术,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替 代技术及替代产品,沙尘暴监测技术装置及预测预报系统,重金属污染物农田治理 改 造技术与产品,国家生物多样性预警监测和评价技术,水生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与重建技术。
24. 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绿色基础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垃圾堆肥技术,垃圾分类、收 集及清运技术和装备,垃圾分选技术和设备,厨余垃圾处理技术与设备,大型垃圾焚烧处置 、热能回收利用及尾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垃圾填埋防渗材料的研发、渗滤液处理技术和设备 ,垃圾填埋气(甲烷气)的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 工艺及装备,机电产品表面修复和再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在产品开发、加工制造、销售 服务及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25. 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产业规模大、资源能耗高及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钢铁、电力 、建材、有色、化工、制革、造纸、酿造、纺织、石油等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资源 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