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物钟的秘密
2009-10-23李明辉
李明辉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光照以及宇宙辐射强度等变化,逐渐形成了与太阳运行相适应的“日钟”,与月球盈亏相适应的“月钟”,与四季变换相适应的“季钟”,与地球公转相适应的“年钟”,同时,又因遗传、环境及时间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生物节律。
科学家们研究生物钟的节律与疾病及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时间生物学。实践证明:依据人体内生物钟效应,进行人们的养生保健和对疾病的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息时间应顺应生物钟
古代医学家早就认识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是至理名言。生活在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如无视生物钟的存在,作息无规律,长时间熬夜,连连超负荷工作,虽其精神可佳,却会使生物钟运转失常,大脑兴奋与抑制节律失调,激素分泌失衡,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容易引起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溃疡病等,使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因此,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学会利用生物钟养生,顺应生物钟节律,安排好作息时间,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使生物钟正常运行,进而获得健康长寿。
让阳光来调节生物钟
科学家们发现,人体大脑中的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受阳光控制,白天被抑制,夜晚则分泌,使人保持着睡眠与觉醒的节律。在冬季,因光照时间减短,加上有些人不常外出活动。便容易罹患冬季抑郁症,导致精神萎靡、情绪低沉、倦怠乏力、抑郁嗜睡。如让患者多到室外活动,晒晒太阳;对有病卧床小能外出的病人模拟日光进行照射,则会改变褪黑激素的分泌,使生理节律恢复正常。许多三班倒、上夜班者或乘飞机飞越过好几个时区的人,会因生理节奏紊乱而患上慢性疲劳症或时差病。对付这种病的办法也是多晒太阳(每天数小时),便可恢复健康。
人体生物钟优化用药
美同时间生物学创始人之一奥列·列波尔教授认为.如果人们每天都存特定的时间内服药.那么,可以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因为,人体的生命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药物的时间节律以生物钟为基础,同时,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及机体内部因素的制约,从而使人体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在各时辰内各不相同。所以,以人体生物钟来设计最佳用药方案,可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治愈率。
例如,肺结核病患者在凌晨3时服利福平,可使患者痰菌转阴率高于平时服药者25%。患有冠心病的人.往往易在早晨6时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甚至心跳骤停,导致猝死,10~11时达高峰。所以,心血管病患者应注意在此时间段服药或提前用药。心力衰竭患者对洋地黄等强心药的敏感性,在凌晨4时比其他时间高40倍,提示用药应减少剂量,以免发生副作用。糖尿病患者在凌晨4时对胰岛素最为敏感.用小剂量即可获得良效。
生物钟的发现和研究,并逐渐揭示其中的奥秘,给人类健康事业带来了诱人的前景。只要我们掌握了时间与疾病、时间与健康之间的内在联系,顺应生物钟节律,利用它来进行养生保健、防治疾病,那么,人类就可活得更健康,进而益寿延年。
(编辑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