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偶发事件,让农村幼师“研”起来

2009-10-23林云霞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09年10期
关键词:偶发事件刘老师课题

林云霞

我们园以偶发事件为线索,循序渐进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从偶发事件中找话题,找生成活动,找课题,自觉走进教研天地。

从偶发事件中找话题

一次青年教师会课活动,中班刘老师执教音乐活动《认识你呀真高兴》。在“找朋友”这一环节,小男孩于海突然哭起来,执教的刘老师显得很尴尬,忙跑去询问原因。于海却哭得更伤心了。于海旁边的王婷急着解释道:他要找我做朋友,我不愿意,他喜欢欺负别人。刘老师一边小声地责怪王婷,一边不停地安慰伤心的于海。哪知受了委屈的王婷也急着哭了起来,配班王老师见状上前拉着两人的手唱道:“于海、王婷,老师认识你呀真高兴!”两个孩子破涕为笑,跟着老师跳了起来。教学活动继续进行。

活动结束后,我们没有立即进入传统的评课环节,而是抛出一个特殊的话题:刚才活动中,于海小朋友找不到朋友。你遇到这样的孩子会怎样对待?执教的刘老师迫不及待地说了起来:“这个于海,真气人,平时脾气就怪,想怎样就怎样!”配班的王老师笑着说:“其实,于海是个聪明的孩子,就是比较好动,管不住自己,但遇到他喜欢的手工活动就坐得住!,就这样,教师们就偶发事件引出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样的讨论,培养了教师对教学情境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也帮助教师提升了教研的能力。

从偶发事件中找生成活动

我们以年龄班为研讨小组,以“从偶发事件中寻找有价值的生成活动”为主题开展集体备课式教研活动。“会动的玩具”是中班主题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集体教育活动之一。大家在执教过程中发现孩子对各种机器人玩具很感兴趣,陆老师提供了这样的偶发事件:班上一个很乖的小女孩,在分组操作时将玩具区的一个手掌机器人藏到自己的口袋,午睡时放在枕边,询问她时,小女孩说:“我喜欢这个小机器人,我要保护它!”于是,老师们议论开来,孩子对机器人如此充满情感和好奇,教师就应该做孩子活动的支持者。于是,大家集体备课,生成了“机器人来到我们班”综合活动。各班试上之后,一致认为,这个生成活动,既满足了幼儿对机器人的喜爱,又在轻松活泼中让孩子感知了图形的特征。现在,我园教师已经学会关注一日活动中的偶发事件。并能运用家长资源积累偶发事件的素材,生成了很多教学活动。

从偶发事件中找小课题

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教师在幼儿园一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具有研究的价值。我们要求教师将日常遇到的偶发事件记录下来,集中成为偶发事件信息库,并按教育教学、课程和日常管理分类保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工作的范畴进行甄别选题,如大班玩传话游戏,从开始的“好朋友”变成“吃馒头”,在孩子的笑声中,我们萌发了“培养大班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实践研究:小班幼儿都不愿去语言角活动,教师就想到“以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来吸引幼儿喜爱阅读图书活动”;一次晨检时,幼儿面部不干净,家长竟振振有词地回答保健医生“早上没来得及给孩子洗脸”,于是,我们便产生了“礼仪教育从幼儿抓起”的课题……诸如此类的偶发事件激发了教师做研究者的欲望,并把研究的点滴成果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中。

猜你喜欢

偶发事件刘老师课题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春天的样子
幽默的刘老师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及思考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体育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策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