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流淌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
2009-10-23薛梅花
薛梅花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有的学者提出,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教学应该包蕴三大理念: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体现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作为自己语文课堂教学的关注点。
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在新课程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不仅要面向学生的现在,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我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看到的是学生潜能的如花绽放,师生之间的智慧交融。这样的课堂必然面对无数的不确定性,它乐意向这些不确定性开放,一个对新课程理念融会贯通的教师明白,这些不确定性很可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它们本身就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对文本的鉴赏,绝不仅只是一种单纯的“发现”和“吸收”,更是一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每个人感悟文本时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点,侧重点和聚集点都不可能完全一致,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是此理。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看到这样的景象: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充满了美丽的想象,有时还不乏人生智慧的火花,就更不用说那些本身就富有人文气息和生命诗意的教学内容了。因此,这样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
二、动态生成的课堂才有生命活力
现代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基本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动态生成教学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基础性对象,以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为目标,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协调,注重动态的变化、创造,把教学看成预定与非预定的统一,注重个性差异,反对整齐划一,体现现代教育的要求。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各种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使之开放地纳入预设的课程目标之中,促进课堂活跃,师生成长,让教学涌动生命灵性,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自觉追求。
在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灰椋鸟》这篇课文第五自然段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群鸟纷飞的情景,再配上画面解说。学生自由地无拘束地朗读着课文第五自然段。本来我想只让学生读读背背,体会一下就完成了,可我发现这时学生读书读得很带劲,突然萌生了让学生走近灰椋鸟,与它对话的想法。于是我作了以下设计:
师:谁来说说,灰椋鸟都在树上叫什么,干什么呀?
学生们发言踊跃。望着孩子们高举着的小手,通红的小脸,充满智慧的眼神,我觉得孩子们已拥有了超越文本的翅膀。于是我们继续探究:假如你就是一只灰椋鸟,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准备准备吧!(生准备,师帮助指导)
……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技巧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是渐进式的、生成式的,其间需要三者之间不断地融合、激活,在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之间如何取舍、转换、生成,是对教师的教学智慧的锤炼。
三、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并在其“实施建议”部分强调:“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灵活把握时机,巧妙创设种种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内外有效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就能促使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发问、口语表达、实践操作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圈点勾画”、“句子赏析”、“感悟联想”等方法,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体验与感悟。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观察、模仿、自改、互改等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与创作中提升作文能力。通过举办各种课内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背、演、做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品尝成功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让语文教育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开放,向学生的精神家园开放,把学生带入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让语文教育流淌着时代生活的源头活水,这是新时代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是语文魅力课堂的亮丽风景。教育应以“关爱生命发展”为至高追求的旋律已唱响,我们教师只有心中有儿童,能躬身走入儿童的世界,侧耳聆听儿童的声音、诗意,放飞儿童的思绪,我们的课堂才能处处闪现诗意,处处充满灵性,处处涌动激情!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流淌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吧,这样的课堂才能“百鸟朝凤、各鸣佳音”,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新区第一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