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歌唱表演艺术中的再创造

2009-10-23李小兵

电影文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再创造声乐艺术演唱风格

李小兵

[摘要]歌唱表演艺术就是通过声乐的表演手段把浓缩、提炼、升华情感的结晶体——作品,化为音乐艺术形象的再创造行为。艺术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题及其深刻内涵,结合演唱者的独特创造,运用多种声乐技巧,才能达到演唱的最佳效果,也才能造就出独具个性和风格的演唱家。

[关键词]声乐艺术;创造;再创造;歌唱家;演唱风格

歌唱表演艺术,从诗的语言到乐曲的表现,仅仅是作品的初步完成阶段。只有当歌唱家将作品进行演唱之后,歌唱才成为完成了的艺术。也就说明,音乐首先是词曲作者从社会实践中汲取精华,而进行的一种创造行为。但音乐形象的最终确立,更需要歌唱家通过想象与感受去体验词曲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用歌声把这些体验和感情富有灵感地准确传达出来,这就是歌唱艺术中的再创造。

歌唱表演是一种综合性艺术。这种综合,是在谱曲、填词、演唱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不同的创造性,进行有机而又和谐的结合才能完成的。歌唱家的演唱,是根据作品对乐曲和唱词所做的综合加工、利用和充分发挥。歌唱家的创造性,是在原作品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这种创造首先表现在对作品的审美感受和评价以及歌唱家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实践,并以此为基础对作品中的人物、意境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自有其特征的。歌唱家的表演,就是运用吐字、声音、表情和体态,借助音乐所营造的气氛,去表达歌词所要表达的感情,展示音乐所刻画的意境。

一、歌唱表演的首要任务,就是对

作品中的音乐形象进行再创造

歌唱要唱情,情从声音、曲调中来。“声”是歌唱的源泉,“情”是歌唱的灵魂,声情并茂是歌唱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情感真实,形象也就生动;感情不真实,歌唱就会沦为故作多情或扭捏作态。而真实的感情的是建立在对生活真实的体验和深刻的理解基础上的。如赵元任先生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通过对春、夏、秋、冬各种自然景色极富诗情画意的描绘,寄托了成长于斯的青年对故乡、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歌唱家该怎么唱呢?要唱情就要从营造情境开始。作品中描写的情景是一年四季的变化,寄托着不同的思念之情。第一段,以和煦的春风、飘浮的白云那安静、悠远的景象引发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第二段,以清凉的夏夜、海水轻拍堤岸的景象,表现出主人公思念之情更甚。第三段,描写落花、流水、晚秋景色,旋律转入低沉,表现了曲作者或主人公的惆怅、依恋之情。第四段,则是通过对寒冬残霞的刻画,表现出作者或主人公内心压抑、焦灼不安的情绪。要唱好这个作品,一是作曲家的创作(即一度创造);二是表演者表演中的创造(即二度创造)。只有二者高度协调并完美融为一体,才会产生令人心动的演唱效果。歌唱实践证明:是景孕育了歌唱的情,情始终存在于外在的环境之中。情是发乎于内真实体验和外在情绪,但这种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对某种生活事件及其记忆的再现。触景生情就是对情、境之间交互关系的最直接、最深刻的表达。这种表达所揭示的心理学法则同样适用于艺术创作及其实践,也就是各种各样的艺术表演活动。

在历史题材中,青主先生的《大江东去》,表现了宏伟的古战场,使人如亲临其境;对公瑾的仰慕,听来如见其人。在一阵激情奔放之后,又听到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叹息。从音调到语言,既有生动的场面,又有活生生的人物。音乐形象突出,意境鲜明。要营造这样的场景,要借助历史文献,又借助间接的生活体验。歌唱家也只有把握了这种历史情境之后,才有可能唱出如此豪放的感情。

歌唱艺术,由于要运用生动的诗歌语言,运用不同节律的抒情音调,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高潮的语言理解能力,并把二者通过自己独特的歌喉完美地结合和展示出来。实现词曲作家和歌唱家的高度统一,甚至是高度同一。应当指出,歌唱家并不单纯是词曲作品机械的声音再现者,而是词曲意境和情感的创造性再现者,并通过这种再现形成歌唱家独特的个人风格。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曾经说过:“艺术语言是情感思维的言语形式。”他将艺术语言中的文境解释为“一种虚无之境”,是演唱者主观情感和反映客体的统一,是一个深层境界的创造(形与神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它不仅给观众感到直观无隔,而且气韵生动,传神显心,具有美的韵味。艺术语言依据的是情感、想象、直觉和下意识等,所以,好的艺术语言不仅要穿过眼帘用心感受,而且能塑造出很深的歌唱意境。

意境之美不是语言的外在形式,而是语言的内在质量。因此,包括歌唱艺术在内的艺术美不是由感官直接察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体察、玩味、感悟以及紧紧伴随的情绪、情思、激情等活动来心领神会甚至纯粹是意会的。

二、歌唱艺术的再创造表现在

歌唱的动态结构与过程中

歌唱的动态结构就是歌唱者在演唱时,将声音、语言、表情、神态、动作等所有的表现因素通过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音乐化了的表现手段。语言成为音乐化了的语言,变成具有独特音调的唱腔;声音不再是机械的生理现象,而化为千姿百态的情思;表情不再是机械的肌肉运动,而是具有特定心理内容的情绪表现形式;神态、动作也融汇了各种复杂情感的符号语言。

1声音是歌唱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创造元素

在好多歌唱者看来,声音仅仅是表现音乐的工具而已,但就美的声音而言,也是听众所喜欢的最独特的美感来源。从理论上讲,声音是歌唱中最积极的因素,声音首先为歌唱的形式服务,表现为技巧美;继而为内容服务,这时声音才成为表现的工具。歌唱表现要音乐化,要表现歌唱的动态美,就要求声音既要动听,又要能够细腻而生动地进行艺术的表现。

2歌唱者要把自己的心灵感受化人音乐

所谓“化人音乐”,就是把感情转化为表现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形成变化多端而又自然天成的表情与动作。歌唱艺术认为:千变万化,从心上来。这心,说的就是歌唱者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就是一根引线,一触即发,一动万随。既要放得开,收得拢,又要变得快。

感情转化为技巧,要求有过硬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歌唱者的生活经验与艺术修养。歌唱者在生活体验中,有社会的冲突,有生活的矛盾。这些复杂的因素,都反映在歌唱者内心的感受中,都具有鲜明的感情特征,有时甚至能达到激烈的程度。歌唱家的任务,就在于把内心的感情动态化,转化为富有美感的外部唱腔。

3掌握抑扬起伏的分寸

优秀的歌唱家行腔句句有脉络。在技巧掌握上,能做到尺度在手,惟我所施。这尺度是什么?就是唱腔中的旋律。这部旋律,犹如一个线状精灵,贯穿全局,上下翻飞,来去无迹。旋律显示了感情的力量和深度,也显示了情思的变化和起伏,是歌唱表现中的精华。歌唱家内心感情的起伏,是通过旋律的抑扬来表现的。这抑扬,形成了唱腔的动态和美感。有时奇峰突起,形成一根直线,表现出挺

拔和激昂的情势;有时一声长啸,通过音程的幅度向前推进,从横的线条中,表达开阔、豪放的情怀;有时通过波状的线条,表现流畅抒情中的美感。歌唱中的抑扬,就是运用音程等级的序列,来表达内心感情起伏的。上扬,表现激烈程度的增长;下抑,表现强度的减弱。在正常的、平静的状态中,抑扬轻微,音高变化较小;当情思激越、感情沸腾时,抑扬显著,音域就逐渐扩大。歌唱家在掌握抑扬的表现时,要做到能收能放,上下相应i既能曲折多变,又要纵横驰骋,形成波澜壮阔之势。

4运用缓急交替的气势

歌唱表演中的速度,也表现了歌唱艺术的动态美。歌唱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是通过唱腔的运动而延续、发展的。歌唱感情的表现,就像河水的闸门一样。闸门一开,河水就要奔流而出。河水的流动,却有多种不同的形态:有的是湍急,奔腾而去;有的是咆哮,波涛滚滚;有的像小溪,涓涓细流;有的又像漫步,低声轻吟。这些不同的动态,体现了感情的变化,体现了行云流水般的美感。在这些变化中,唱腔出现了不同的气势。在疾势中,感情步步紧逼,愈趋愈烈;在缓势中,情绪稳定,大有闲庭信步之态。歌唱有缓有急,感情表现各异。有时缓急交替,使感情从强烈到缓和,从兴奋到安静。听众从紧张中得到休息,从刺激中得到愉快,满足了听众在感情上的享受,产生了动态中的美感。

5强调节奏的感染力

节奏,是心灵动态的表现,是生命力。节奏性,反映了人们的感情状态。愤怒、温柔、恐怖、平静,不同的感情状态,形成了音乐不同的节奏形态。惊慌失措,悠然自得,在节奏表现上就大不一样。当然,人的感情是可以调整的,节奏也是可以调整的。这说明节奏是受控于感情和思维的影响。正因如此,歌唱家就要从这里动手j利用节奏的特性,大做文章。抓住人物的内心节奏,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随着人物情绪的节奏变化,表现人物的感情动态。人物情绪节奏和性格特点,是歌唱表现的基础。唱腔的特色,就是从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

就歌唱表现的整体而言,节奏是内在的生命力,像人体中的血脉,贯通一气,形成各部之间的有机统一。善于掌握节奏,就能生气勃勃,激起听众的热情和兴奋;就会利用节奏的强制作用,迫人就范,达到动人心魄的效果。

三、结语

一首优美的声乐作品,只有通过演唱者的再创造,才能把作品中无法用符号和词语精确表现出来的内容,通过歌唱家的声音、语言、神态、动作完美地表现出来,传播给听众;欣赏者才能听到它真正具有生命力的音响,原作品才能展示出它的价值。演唱者作为再创造的主体,运用歌唱的动态美揭示作品的内涵和魅力,表现出独具个性的、完美的艺术形象,使作品更丰富、更优美、更生动,并且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歌唱者的个人表演风格和特色也会在这种在创造中体现得更加鲜明。

猜你喜欢

再创造声乐艺术演唱风格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问题研究
广告翻译探微
声乐艺术唱法及其跨界问题探讨
浅谈普米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