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作伴好读诗

2009-10-23孙立权

中学语文教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读诗首诗诗意

孙立权

【设计说明】

一、这是一节为刚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设计的诗歌导引课,试图体现“语文教育民族化”的教育理念。“诗教”,用诗来教化人,是古来的传统;但遗憾的是,这一传统被当代语文教育所抛弃。现在我想把它重拾回来。这节课授完以后,还将在高一安排两个后续的语文实践活动:上学期举办一次现代诗歌朗诵会,下学期举办一次古典诗词背诵展示会。所以,这节诗歌导引课是个开场,试图让学生从感性、理性上初步知道什么是诗,为什么要读诗。

二、这节课不使用任何现代教育技术。一张嘴、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印有5首诗的纸,足矣。这样的课可能更像语文课。

【教学过程】

一、导言:诗为何物?(使学生知遭“诗言志”)

诗为何物?作为文学之骄子的诗。它的本质是什么?古人说:诗言志。(板书)言是表达,志是情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板书)诗是传情的,情感是诗的生命。

二、例说“诗言志”(使学生具体感知“诗言志”)

读王家新的《伦敦随笔》: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在那里母语即是祖国

你没有别的祖国。

在那里你在地狱里修剪花枝

死亡也不能使你放下剪刀。

在那里每一首诗都是最后一首

直到你从中绊倒了

那曾绊倒了老杜甫的石头……

要求:把这首诗自由散读一遍,一定要出声读。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五位女兵中有一个喜爱诗,在掩体后面小声地读诗,准尉斯瓦科夫过来问:“你在和谁说话?”女兵答:“我没有说话,我在读诗。”准尉问:“为什么要读出声?”女兵说:“这是诗啊,准尉同志。”女兵的感觉是对的。诗是有音乐性的,诗“歌”——“歌”嘛,在有声语言中才能完美地感受诗。

(《伦敦随笔》表达了身在异国他乡的诗人深切的乡国之思。)

三、为什么要读诗?(使学生从理性上体悟诗)

1诗与人生(使学生知道诗为人生平添许多真善美的光辉)

既然知道了诗为何物,那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现在已不是唐宋时代了,那时的中国,真是泱泱诗国,上至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男女老少都能吟诗作赋,七岁的小姑娘在送别哥哥时都能口占一绝。传之千古:“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宋代凡有井水处都能歌柳词。可现在是什么时代了?知识经济时代了,“数字化生存”时代了,还有几个人读诗?读诗的都没有写诗的多,谁还读诗啊?我们有那么多的数理化习题要做。有那么多的史地生的书要背,我们连踢球甚至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为什么还要读诗?不读诗就能死吗?是的,在有些人看来,诗是微不足道的。的确,没有诗,人类不至于毁灭。但有了诗,人生就平添了许多美、善、真的光辉。

诗是最富于魅力的艺术。记得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盲人乞丐在街头乞讨,胸前挂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行行好吧,给我点钱。”行人匆匆而过,无人施舍。这时过来一位诗人,把牌子上的文字改为:“春天来了,可是我看不见!”结果许多路人停下脚步给乞丐以施舍。由此可见诗的魅力。

现在让大家读诗,是因为你们正处于人生的诗歌时代。在我看来,人生分为五个阶段:十五六岁之前,充满天真和幻想,那是童话时代;上了高中,到大学,直到三十岁以前,基本特点是充满激情,不用考虑柴米油盐,只关注鲜花、云朵和社会正义,如诗如画,色彩绚烂,这叫诗歌时代;三十到五十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人生的画卷像长篇小说一样展开,波澜起伏,所以叫小说时代;五十岁到七十岁,经历了人生的苦乐悲欢、世态炎凉,对功名利禄看得淡了,像散文一样清新淡雅,所以叫散文时代;七十岁以后。洞察了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奥秘,可以俯视人生,进人孔子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叫哲学时代。当然,信仰宗教的人最后应该进入宗教时代。

你们现在已经进入人生的诗歌时代,正在经历诗意盎然的青春岁月,你们是天生的诗人。这段岁月如果不以诗为伴,不大量读诗,那会成为无法弥补的巨大遗憾。当你们在数理化的包围中疲惫不堪时,我请你们读一点诗;当你们在网上和网友无聊地胡侃时,我请你们用那时间读一点诗。读诗,会成为你未来永恒的神圣记忆;读诗,会成为照耀你生命旅程的精神之光。今天我们这堂课就叫“青春作伴好读诗”。(板书课题)

实际上,当我们不懂诗。还处在孩提时代的时候,我们已经得到了诗的爱抚。我的家在农村,我现在依然清楚地记得,儿时晚上乘凉屋外。对着草丛中闪烁的萤火,望着天边横亘的银河,爷爷教我读杜牧的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当时对诗的内容不太懂,只是忙于寻觅天上的牛郎、织女星。可以说,当人生刚刚开始的时候,诗便把我们带人美好的境界,让我们拥有美丽的幻想和幻想的美丽。不仅如此,诗还引导我们走出无知与愚昧,引导我们追求崇高。请看冰心先生翻译的一首小诗《假如你只剩下六分钱》(指读):

朋友,

如果你口袋里只剩下六分钱,

就用三分钱给你自己买一块面包:

用其余的钱买一把芬芳的

会使你充满了新的希望的

水仙花。

这是马耳他共和国的总统同时也是诗人安东·布蒂吉格写的一首诗。诗中的面包和水仙花显然有所象征,你是怎样理解的?(一物质,一精神)那么诗人对精神和物质追求的态度是怎样的?(在只剩下六分钱的时候,仍然不放弃对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我完全赞同诗人的主张。物质是基础,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但我们不能以此就认为先追求物质生活,物质生活满,足时再追求精神生活。为什么这样不可以呢?(一则人的欲望无穷,物质追求永远也不会满足;一则即便满足了,再去寻找精神追求,已经像走出桃花源的渔人一样,再也寻不到精神的家园了。)为什么再也找不到精神家园了?(已经在物质追求中钝化了对美的感觉)

布蒂吉格这首诗是有所借鉴的。伊斯兰教教义《古兰经》里记载了创始人穆罕默德的一段话:如果我有两块面包,我就用其中一块换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我想诗人是受这句话启发,创作了这首诗。(齐读)

读诗可以美化我们的心灵。读诗也是使人崇高的需要。萨特说:写作是我们净化自身的需要。其实读诗、写诗也是如此。一首好诗。有时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甚至影响无数人的一生。下面请大家看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人生礼赞》,这首诗自1838年发表以来,一百多年中,影响了几代美国人。(指读)

不要在哀伤的诗句里对我说,

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梦!——

昏睡的灵魂等于是死的,

事物的真相和外表不同。

人生是真切的!人生是实在的!

它的归宿并不是荒坟;

“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这话说的并不是灵魂。

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

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

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

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

艺术永恒,时光飞逝,

我们的心,虽然勇敢、坚决。

仍然像闷声的鼓,它正在

伴奏像坟墓送葬的哀乐。

在这世界的辽阔战场上,

在这人生的营帐中,

莫学那听人驱策的哑富,

要做一个战斗中的英雄!

别指靠将来,不管它多迷人!

让已逝的过去永久埋葬!

行动吧,——趁着现在的时光

良知在心中,上帝在头上!

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

我们能够生活得高尚,

而当告别人世的时候,

留下脚印在时间的沙上。

也许我们有一个弟兄

航行在庄严的人生大海,

船只沉没了,绝望的时候,

会看到这脚印而振作起来。

那么,让我们起来干吧,

对任何命运抱英雄气概;

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求,

要学会劳动,学会等待。

这首诗被誉为“真正美国心脏的跳动”,是美国精神的“蒸汽机”。什么是“美国精神”?(开拓进取。一往无前,个人奋斗)这首诗是美国精神的宣言。

2诗与时代(使学生懂得诗能记录时代)

教师范读北岛的诗《宣告》:

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

我没有留下遗嘱

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选择天空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自由的风

从星星的弹孔里

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这首诗的副标题是“献给遇罗克”。遇罗克是谁?你们可能不知道。但从今天起你们应该记住这个名字。

(教师介绍遇罗克之死:两次高考,成绩名列前茅,但不予录取,原因是家庭出身不好,是右派的儿子。想当兵保卫祖国,但连体检的资格都没有。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在“文革”开始不久写了一篇《出身论》,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的逻辑是不对的,一个人的出身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不能因为出身而剥夺一个人应有的权利。就因为这篇文章,遇罗克被捕入狱,竟然被判死刑,执行枪决,死时年仅28岁。)

在那个靠卑鄙和虚伪活着的时代,在那个荒唐至极的时代,年轻的遇罗克被杀害了。诗人北岛用这首诗记录了那个悲惨的时代。

3诗与文明(使学生懂得诗能记录文明)

诗能记录时代,诗也能记录民族的历史与文明。指读《黑人谈河流》:

我熟悉河流:

我熟悉那些像地球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里流的血液还要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成长得像河流一样深沉。

我在幼发拉底河中沐浴。当朝阳还是年轻的时候。

我在刚果河畔盖小茅屋,河水抚慰我进入梦乡。

我眺望着尼罗河,在河边建起金字塔。

我倾听密西西比河的歌唱,当亚伯拉罕·林肯顺流而下新奥尔良。

我看见它的浑浊的胸膛在夕阳中闪着金光。

我熟悉河流:

那些古老的幽冥的河流。

我的灵魂成长得像河流一样深沉。

这是美国黑人诗人休斯的代表作。“我了解河流”,这里的“河流”可以象征文明。因为人类文明都发祥于大河流域。读了这首诗,我们能够知道:黑人对人类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人类几大文明的发祥时代都留下了黑人的足迹。

正因为诗记录了历史与文明,所以各民族最初的文学主要是诗。雪莱说:自有人类便有诗。确实如此。古希腊最早的文学是“荷马史诗”。古巴比伦人用削尖的芦苇在泥板上写下人类最早的史诗《吉尔加美什》,古埃及最早的文学是诗集《亡灵书》,古印度最早的文学是《吠陀》诗集和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古中国最早的文学是《诗经》和《楚辞》。诗在中国几千年来美不胜收,没有哪个民族的人像我们的先辈那样充满诗意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的生活也充满诗意呢?

四、感受诗意(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诗意)

1教师讲自己感受的诗意

你们一定体验过富有诗意的感受。因为我体验过。我在农村长大,大一时放假回家,一进村子,走在乡间的土路上,就感到一下子回到了童年。这就是诗意。现在是秋天,落叶飘飞,手里捧着一片落叶,你会感到捧着整个秋天。这就是诗意。

2学生讲自己感受的诗意

五、课堂总结

读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艺术化。读诗是一种逃离方式,暂时逃离沉闷的现实,逃离枯燥的生活。能读诗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们把世间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最美的感情称为诗情,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让我们多读诗、多背诗,尝试写诗,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让我们的青春与诗为伴。

猜你喜欢

读诗首诗诗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上课没人抢》
虫子的诗意奇旅
永恒
冬日浪漫
读诗的窗口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看花的人回过头来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