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正施教,上出“我”来
2009-10-23谢嗣极
谢嗣极
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构成的许多矛盾的统一体,解决好这些矛盾,要努力处理好以下六对关系:
取和舍。上课从备课始,备课从解读文本始。不可文本未读,或粗略地阅读后,就开始查资料。网络上文本解读、教案、课件、相关练习应有尽有,这固然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一味依赖网络,教学就会缺乏个性,遑论创造性。
解读文本,先要使自己的脑子对所读文本如一张白纸,以免先入为主。这并不意味着拒绝别人的研究成果,恰恰相反,对文本的解读必须借鉴别人的阅读经验,集思广益才能对文本作深入透彻的解读。但要在反复阅读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再广泛占有资料,参看他人的批评、解读。这样才能和他人的思想或碰撞或共鸣,对他人的成果或拿来或舍弃,然后制定出合乎学生实际、合乎教师自身教学特点的教学目标。对文本作了自主分析,有了深入理解后,他人的成果才能和自己的解读融为一体,这样讲解就会游刃有余,应对才能左右逢源。
教师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决定了教学目标不尽相同,因此不能拿了别人现成的教案和课件上课。借鉴。要对现成的教案和课件作出合乎自己教学的取舍,其灵魂是“我”的,而不是“他”的,这样。确定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手段、制作的教学课件才能完美统一。
所教文本,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教学中不可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要考虑:讲什么。不讲什么;哪些详讲,哪些略讲;哪些课上师生共同解决,哪些课后学生自主解决。取舍,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贮备,单元教学目标,文本难易程度,教师自身特点来决定。文言文课,好多教师都喜欢讲虚词、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而对文本只是翻译一遍了事。不分年级高低,不管文本难易,不问史传、史论,不管散文、小说,只要是文言,都这样教,把文言文课上成了古汉语课。这便是不懂得科学取舍的典型。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文言文教学如此,其他文本的教学也有类似的问题。要上出“这一篇”的特色,要上出“我”的风格,要针对学生的胃口,教师必须学会科学取舍。
首和尾。首,即一节课的开头;尾,即一节课的结束。开头的话和结束语说什么,怎么说,非常重要,需要研究。
好的开头,至少应有三个特点:有趣味性,引人入胜;有启发性,发人深思;指向教学目标。
好的结尾,要从结束的时机和结束的语言两方面衡量。旧时说书人说到精彩处,便卖关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第二天,听众又被吸引着去听下回分解了。现在电视剧一播到精彩处便插广告,观众非常痛恨。同样是在精彩处掐断。观众(听众)被说书人吸引,却恨插播广告。为什么呢?说书人的“断”是断在一个故事结束后,并不割断情节的完整性;而电视剧插播广告不顾情节的完整性,野蛮割裂情节。这从正反两面启发教师,要调控好课堂节奏,下课时,应恰是一个教学环节结束时,而不是一个教学环节进行中。当然调控课堂节奏不像说书那样简单,说书是自说自话,节奏完全掌握在说书人手中;课堂因师生互动,节奏不单由教师控制。因此,教师既要精心设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还要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反应随机应变。结束语既要对上个教学环节作精要的总结,又为学生开启下一个教学环节的思考之门。结束语应追求言虽尽而意无穷、课已毕而思不止的效果。
密和疏。密,指问题设计多而细。疏,指问题设计少而粗。密和疏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当否之别。就如铺设山道,台阶矮而密,适合于体衰力弱者;高而疏,适合身强力壮者。同一个文本,同样的教学目标,问题设计既可密也可疏。
教学中,选“密”还是择“疏”?一看教师,教师经验不足,应变能力不够强,要“密”。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应“疏”。二看学生,学生基础差,反应较慢,课堂气氛沉闷,宜“密”。密案,问题与问题间没有多大的空间供学生发挥,学生能顺利完成一级一级的思维跳跃。这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习积极性。学生基础好,反应敏捷,课堂气氛活跃,应“疏”。疏案,问题与问题间有较大的空间需学生发挥,思维难度高。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挑战性。三看文本难度,文本难度大,要“密”。文本难度小,应“疏”。
选“密”还是择“疏”,都要科学地掌握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的时间。一般说来,选“密”,设计的问题多,难度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要相应短,讨论解决单个问题的时间要少:择“疏”。设计的问题少,难度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要相应长,讨论解决单个问题的时间要稍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要视全班学生的反应。有时,一个问题刚提出,很快就有少数学生举手,这时不可立即讨论,不然讨论可能只在少部分学生之间进行,结果很有可能问题讨论完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弄懂。难度大的问题,课上会有几分钟的沉默,这沉默,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要有耐心,必要时作适当的启发引导,不能见学生几分钟没有反应,便自己讲解,这会影响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放和收。放,即让学生自由提问,自由讨论;收,即整合问题,归纳观点。教师敢放,学生才敢问,会问。学胡适《我的母亲》时,学生问:
1文章的题目是“我的母亲”。而前面三段文字写的是“我”,是不是多余?
2看课文的注释知道,这篇文章是选自《胡适自传》,题目可能是编者加的,这个题目妥不妥当?
3既然是节选。为什么不干脆不选前三节,这样文与题不就吻合了吗?
4前三段文字与前后文有什么关系?如果有关系,这三段就不能不选。
5这三段文字对表现“母亲”有什么作用?
这些问题有内在联系,不需要一一解决,要整合,要收。上述五个问题可整合成一个:前三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都迎刃而解了。
收,有收的艺术,不能影响学生提问、讨论的积极性。在学《把栏杆拍遍》时,有学生问:
1辛弃痰的名字是谁起的?
2辛弃疾为什么练剑而不练长矛?马上作战,长矛不是更好吗?
这两个问题偏离了文本。但教师不能说你的问题与本课无关。如肯定学生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课后查资料,去研究,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可能激发学生研究辛弃疾的兴趣,进而提高研究能力。
收,要把握好时机。最近听一位教师上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鉴赏的路径及要领:
1要从作品本身出发。
2要结合作者的生平。
教师答疑后问:你认为这首词写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词表达了什么?
为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展示张惠言和王国维对这首词的评价:
此感士不遏也。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此章从梦晓后,领起“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
——张惠言《词选》
固哉,皋文之为词也。温飞卿……有何命意?
皆被皋文深文罗织。
——王国维《人间词话》
对上述两家评价作了简要解释后。问学生同意哪一家的观点。
少部分学生同意张惠言的观点,认为温词有寄兴,大部分支持王国维的观点。同意张惠言观点的学生举朱庆馀的《闺意》为例支持自己的观点。反对者说,如果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的,倒可能有寄兴,温庭筠写的肯定没有。讨论到这儿,离下课还有五分钟,而教师的课件中。恰好有朱庆馀的诗和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展示这两篇作品的课件,并和温庭筠的《菩萨蛮》比较分析,然后归纳总结:体会鉴赏一首诗词,要从作品本身出发,要结合作者生平,便“收”得天衣无缝。
讨论问题,有的学生会跑野马;不同观点争论,有的学生固执己见,争执不休。只放不收,则无序;只收不放,则少生气。收、放自如,便能在紧张有序的课堂中,激发学生的热情,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灌和导。灌,即注入式,满堂灌,这种教学方法,颇受教育界人士诟病;但也有人认为:灌,不能一概否定。依据是,私塾,多为灌也灌出了不少大家。灌,就如牛吃草,先吃进去,再慢慢反刍。这说法看似有理,却不足为据。
导,就是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归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灌的方法,理论上反对者甚众,实践中运用的颇多。究其原因:一是不敢导。现在普遍觉得课时不够,为了赶进度,教师不敢花时间启发、引导,万一学生启而不发,原本不够的课时更加不够;二是不会导,由不敢而不会。启发、引导是一门艺术,这艺术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长久灌的教师,逐渐丧失了导的技能。学生的思维只有在师生、生生的互动碰撞中才能变得敏捷,没有教师的引导,没有各种思想的碰撞,学生的思维会变得迟钝,以致启而不发,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教师要有启发、引导的意识。没有教师得当的“启”,就没有学生丰富的“发”。启而不发,多半因教师缺乏启发、引导的意识。教师注重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活跃,思路就会越来越开阔,思想就会越来越丰富。
入和出。入,即对文本作深入解读,分析文本表达的思想情感。出,是以文本为起点,跳出文本,作由此及彼的联想。文惠君问庖丁:为什么解牛的技艺达到如此高超的程度?庖丁的回答是篇绝妙的“解牛经”,而文惠君从中领悟到的不是提高解牛技艺之法,而是养生之道。“解牛经”和“养生之道”风马牛不相及,但文惠君却读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文惠君的读法就是“出”。《红楼梦》第九十一回,林黛玉逼着贾宝玉交心,问了一连串“宝姐姐和你好、不和你好你怎么样”的问题,宝玉呆了半晌,突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贾宝玉的“我只取一瓢饮”是指人,而刘再复从中悟出的是:“人类文化史积存下来的书籍有如大海,正是‘弱水三千。人的心力有限,自然是应当取其精华。”于是取《红楼梦》这一瓢独自饮啜。这也是读“出”法。
读“出”因时而异。“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几年前的学生从中读“出”了孟子的生态平衡观。现在的学生从中读“出”了孟子的科学发展观。以后的学生可能还会读出孟子的其他什么“观”。
读“出”因地而异。30多年前学《曹刿论战》,我坚信鲁庄公最愚蠢,因为教师引领袖语录“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来证明。很多年后,去一个相当于鲁庄公级别的办公大院,被全副武装的哨兵严加盘问。我一下子想起那个乡下人曹刿,他怎么想见鲁庄公就能见到鲁庄公?看来鲁庄公和百姓的联系渠道畅通无阻。鲁庄公的形象在我心中一下子变得高大了。
王国维说读书应“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语文课,不仅要引导学生“人乎其内”,也要引导学生“出乎其外”。不“入”,无法深入理解文本:不“出”,不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入”得深,才能“出”得远;“入”得透彻,才能“出”得新奇。当然,“出”要出得合理,忌牵强附会。重视引导学生读“出”,学生走出校门后,随着时间推移、地点变迁、阅历丰富,对所学文本将不断有新的感悟。新的认识,读“出”将使学生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