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专业有机结合的建议与对策
2009-10-22文祥
文 祥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对于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是,由于一些学校的认识不足、一些教师的知识欠缺以及一些社会的偏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的话,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学生专业 有机结合 建议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是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的下发,实际上体现了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才培养这项工作的重视。
党中央为什么会如此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呢?深入研究和思考后发现,当前西方渗透比较严重、多元化倾向比较明显,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一些弊端开始显露,拜金主义、物欲主义到处充斥,社会主义主流思想与主流文化受到较大冲击,而思想开放、活跃的大学生受到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果这个重要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做好,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党中央高瞻远瞩,特别清醒地强调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早已超过2000万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地位,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课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成为高校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且还必须不断提高大学生适应未来就业与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劳动者和领军人物服务。可是,我们相当部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上课是为政治而讲政治,仅仅从表面完成了任务,自身都没有深刻领会政治本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哲学内涵,更不用说传授给学生了,这就是没有从更深层面完成任务。当然,这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有很深的哲学功底,能够站在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治学是真、善、美相统一的最高学问”这个高度来讲述政治。
笔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思考以及与同行、同事、朋友、学生交流后发现相当部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并不好,经总结归纳后,认为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课程本身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较为抽象、枯燥、宽泛,缺乏趣味性和针对性,也不像专业学习那样可以解决具体的问题,所以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缺乏兴趣。
(2)没有完成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变。很多教师理解教材比较机械、讲解比较死板,课堂索然无味,学生们收获并不大,致使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仍在低位徘徊,效果不可能很好。
(3)人们过多地用实用性观点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的实用观念加强,浮躁心理更趋明显。
(4)受重视程度的影响。很多高校领导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随意削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现象比较严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社会地位、收入、待遇都不及其他专业教师,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本身的职业自信、工作积极性等都受到很大影响,这也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是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的的重要保障,因此,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05改革方案课程体系将原来98方案的7门课程整合为4门课程,课程门数减少了,不过内容并没有少,这样就能较为有效地提高单位课时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可见05方案课程改革方向正确。
课程突然“浓缩”之后,实际上相当于突然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是短时间内难以迅速提高的,因此,必须独辟蹊径寻找有效方法。笔者认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起来不失为迅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的良策。
在公共课与专业结合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其它公共课纷纷找到与专业结合的捷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结合的尝试还没有见诸公开文章。进行结合有无可能性呢?先来看看其它公共课与学生专业结合的探讨。
张利平老师的《实用写作课必须与专业结合、为专业服务》一文,文章认为“应用文教学必须与专业紧密结合、为专业服务,才能发挥其实际效用。应用文教学只有与专业结合,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写作应用文的积极性,以提高实际写作能力,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用文教学也只有与专业结合,才能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新型实用性人才。”何根基教授等在《应用电子专业通识与专业结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一文中指出,“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定位在‘通识与专业结合型上比较合适”,“‘通识与专业结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五个主要方面人手”。韩桂华副教授在《大学物理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究》一文中指出,“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我们体会到,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针对性强,教学效果显著。它不仅加强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而且加强了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生学到的是一个知识的结合体,而不是零散点,接受到的是较新的科技信息,而不是相对陈旧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向更加明确,知识的应用更加有效,对专业的了解更加立体。”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业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和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专业结合的问题,本人曾经拜访过唐凯麟、柳礼泉等数位全国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名师,都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若能与专业结合是非常好的,就是这种结合对教师要求很高。实际上,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多次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专业有机结合进行讲解,教学效果大增。这样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的建议是站得住脚的,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为什么会有更好效果呢?以笔者所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为例来分析。笔者本科是理科化学专业、硕士为文科宗教学专业,学科背景算是典型的“杂种”。并在机械加工厂有过工作经历,高中阶段对中医的兴趣使得我对医护专业知识了解较多,原来在中学教书时教过生物课程,对生物专业有所钻研,等等。由于这些因素,当笔者在《概论》课堂上面对机电专业、医药专业、护理专业、生物专业等不同专业的学生时,就能够结合他们的专业举例、结合学生专业所在行业的政策法规讲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结合学生专业所在行业的改革讲党的惠民政策、结合学生专业所在行业的腐败事例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建设,等等。正是这样,学生们普遍反映不仅觉得我的《概论》课具体、生动、有趣,对书本上的党的思想、理论理解得更加透彻,还能收获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和开阔专业视野,如此课堂那才是真正的受益终身。
不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学科背景、知识水平,单纯依靠现有教材备课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明确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为指导思想的话,教师备课将会更有针对性,同时学生将会感觉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具体,兴趣也就会增加,教学效果自然就会更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起来,让学生利用专业的背景知识来弥补思想政治理论理论的抽象、利用自身对专业的兴趣来消解思想政治理论理论的枯燥,从而让思想政治理论与学生专业相得益彰。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怎么才能上好这样的“结合”课呢?俗话“功夫在诗外”说得很有道理,教师必须多在知识功底上做文章。但是,这个“诗外功夫”并非一日之功,至少得三年五载的才能开始见效。若要使得整个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都成为专业“杂交型”,把“诗外功夫”练好,这个有赖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特别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很长。单纯依靠教师个人的自我培养是很难的,再说“散兵游勇”式的单兵作战远远不能应对全国两千多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需。
2008年,教社科[2008]5号文件是一个谋求更好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文件,这个文件务实地关注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主体——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但是,对于如何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诗外功夫”并无明确的方法可循。比如,大家都说“学习”很重要,这个道理谁都懂,而实际上学什么大家并没有搞清楚,只有首先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我们学习起来才能找到下手的地方。下面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方面提出对策。
(1)短期内指导性备课。有“杂合型”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学校,首先根据该教师专业进行备课,供其他教师参考,让大家从中寻找结合的路径,然后有计划地安排教师与专业系部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当然安排谁与哪个系部结合有必要结合教师自身专业或者兴趣爱好。
(2)中期内专业性思想政治理论教材编写。十指都有长有短,教师水平也难免参差不齐。若想又快又大幅地提高结合水平,组织骨干力量编写专业性思想政治理论教材就是最有效地办法了。
(3)长期内专业“杂交型”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培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杂交型”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观念必须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同,在此基础上,由决策部门制定培养方案并付诸实施,大量“杂交型”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才能培养出来,从而有效地担当起应有的重任。
显然,我们今天培养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学科体系是无法自觉培养出大量的“杂交型”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这个培养方案从观念的提出到大家认同,再到决策部门采纳和付诸实施,那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有必要、且可行,并很有效果。因此,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专业有机结合”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将会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一场革命。笔者真心希望文章的分析能够得到普遍认同,提出的建议与对策能够为同行专家提供启示。
本文章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专业有机结合的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课题编号为:zy2008018.
注释
张利平,实用写作课必须与专业结合、为专业服务[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9).
何根基等,应用电子专业通识与专业结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6).
韩桂华,大学物理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