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分析及指导对策
2009-10-22徐志华
徐志华
【摘 要】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社会上存在有各种观点。本文将重点分析了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以及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在社会、企业等客观条件之外,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就业指导 金融风暴 职业规划 求职技巧
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的波及和影响,不少企业的招聘计划被冻结或缩水,这对原本就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我国和正要面临就业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更是雪上加霜。学生就业已逐渐成为世界性难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找工作对大学生而言,是愈来愈难;找好工作,那更是难上加难。说找工作难,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一些最新的数据统计都显示出形势越来越严峻。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现实
我们先了解一下近几年毕业人数和就业形式情况数字。
从相关的数字可以看出,全国的毕业人数以2002年-2009年整整增加了460多万,就业率降低了27%,显然可见就业的严重性。
广东是高校人才集散的大省,其就业压力也不容乐观。据统计,今年广东省应届大学生和在省外高校就读的本省籍应届生共36.3万人,加上来广东求职及往年暂缓就业的大学生,预计超过50万人,相当于今年全国毕业生总人数的1/12。在2009届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专场供需见面会上,超过2万名大学生争抢7000个岗位。因就业形势严峻,本科生的期望薪酬已下降至2000元左右。
在竞争对手大量增多的情况下,就业岗位却远远落后于生人数的增长。再加上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一批中小企业关停,就业岗位大量流失,加上过去一两年来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无怪乎高校毕业生会戏谑说:“找工作难,难以上青天。”而“毕业就失业”的说法对一些毕业生来说也不再只是玩笑。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造成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分析,大致分为几个方面:企业、社会、学校、学生等方面的原因。许多报道和文章分析了中国如今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其中,高校的扩招和企业就业岗位的不足导致的工作岗位的供不应求和大学生的供给远远超过社会的吸纳极限,确实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两大硬伤,而且,就如上文中的数据所显示出的,这两方面还是短期内个人甚至社会无法改变的,因此,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难的挑战,在未来几年,将依然是我们将要努力面对和克服的。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对策
大学生是一种高级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资源浪费。针对以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解决的方法同样也分为几个方面: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工作岗位显然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对策;社会和市场消除体制障碍,保证人力资源正常流通也是关键的一步;学校对于各专业的设置、招生规模、大学生培养模式也需要重新调整。对大学生自身来说,笔者认为对促进大学生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以下几点是比较切实的对策。
1.鼓励学生在报考专业、选择方向上,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冷门一点的专业。如今高校许多热门专业往往供不应求,而冷门的专业往往又招不满人,如此造成了人才高度集中在一两个专业,这样不仅不利于社会人才的多方面需求,也让毕业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从而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学校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家长和职业指导师可以在这方面给学生进行分析。
2.学校就业指导老师和其他机构的职业指导老师应该鼓励和督促大学生在大学生活适应之后,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等实际情况,给自己指定发展规划以及以后的职业定位。
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是为了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准确给自己定位。有没有进行定位和规划,效果将截然不同。以某职业指导中心的实验为例:一个职业指导老师,在大一的新生中挑选了两位在知识背景、学习能力、智力水平等方面都差不多的同学来做实验。其中一位从大一开始指导他做职业规划、职业定位,并在四年里经常进行就业指导;而另一位则没有采取任何职业指导。四年后,那一位进行了职业规划的同学因为大学四年里目标明确,各项能力培养突出,在大四就迅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而另一位直到毕业前都还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
3.大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应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和定位,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专业素质首先是其能力的基础,因此要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再适当地补充相关专业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含金量。在大学期间要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格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以提高自身的就业筹码。例如英语方面的读写说能力,一直是企业招人的一个重点,英语等级方面的证书显然对就业有帮助。
对于学校来说,就业指导同样是需要重点对待的一部分:加强就业指导,协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纠正各种就业误区;整合当前各地分散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资源,及时为毕业生提供求职就业信息;开辟多种渠道推荐自己的毕业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搭建供需平台等等。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有客观的经济、社会和国情方面的原因,还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而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让我们更坦然的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现实。
参考文献:
[1]石伟,陈佩.大学生就业难之我见.当代经济,2009.
[2]广东求职大学生逾50万人省府出台政策促就业.大洋网-信息时报,2009-5-1.
[3]杨晖.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