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

2009-10-22方银良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合理辅助物理教学

方银良

【摘要】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从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物理教学的关系着手,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实现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坚持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物理教学 合理 辅助

多媒体技术因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情景。它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复杂的物理过程简单化,使微小量被放大,瞬间量被延长,从而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物理教学中来。它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粉笔加黑板”的局限,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实时性及课堂容量,显著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然而,不少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在实践操作中把握得不够合理。下面,笔者就如何将多媒体合理地运用在物理教学中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多媒体模拟实验和常规物理实验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在于能够模拟。中学物理上有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实验,如对于微观和宏观物体的运动,用普通办法无法向学生演示,在一般实验室条件下也难以实现实验内容,常会造成学生认识、理解上的困难。在这方面,多媒体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有时用多媒体模拟物理过程,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时,计算机可以为学生描绘一幅天体运动图像,使学生将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及万有引力定律内容牢牢地铭记在脑海里。又如,在学习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α粒子散射、U核裂变反应、电子能级的跃迁等现象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动画模拟实验,将不可见的、抽象的、难以描述清楚的过程、现象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将原本单纯的说教变为情景的熏陶,启发学生去探究、去思考、去提炼。

可以这样说,中学物理几乎所有的演示实验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较好地模拟出来。正因为如此,有些教师就完全放弃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将演示实验百分之百的模拟化,让学生在动画中轻松记住实验过程,既节省大量教学时间,“实验”数据又精确,所要表达的“现象”又明显。但物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的课件化,使学生无法产生真实感,不能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从而难以产生丰富的联想,难以完成从实验现象到物理规律的抽象。另外,实验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显然动画模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比如,电磁振荡实验、自感现象实验等教学,如果直接进行课件模拟,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虚拟的感觉,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而在课堂上实物演示这些实验,学生就会很好奇,甚至感到震惊,这不仅能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的兴趣,还激发了其探究的强烈欲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原创性实验的基础地位不容置疑,如果条件允许,就尽量实际做实验,完全用课件来取代物理实验是不可取的。

二、把握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及课件的辅助作用

随着现代教学媒体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计算机超文本、超链接特性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制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课件,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只需要点击鼠标,就可以按课件固化的教学过程来指挥课堂教学。这种用课件来代替教师的做法值得商榷。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环境,适时对教学信息进行有效调整和引导。教学过程应该充分体现对物理规律的探索性、师生共同讨论的合作性和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这个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还有方法的启示、能力的培养。多媒体只是创设学习情境,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和完成知识建构的认知工具。最优秀的课件也只能在突破难点、强化重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多媒体教学仍然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如电磁振荡实验、自感现象实验,教师在展示了实验现象,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后,他们就会理解这一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这时可用多媒体再次模拟演示实验,将微观粒子的运动情景、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用图片或动画的形式显现出来,使学生目睹其微观过程,从而加深对实验现象、结论的理解。

三、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内容要适当、适量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投影屏幕完全替代了黑板,把所要写的板书甚至有些要说的话也用屏幕显示出来,认为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了,“效率”应非常高。其实,这些内容往往是一闪而过,造成了学生学习囫囵吞枣的后果。学生的思维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而不可能一看即明白。比如,一道例题的分析,尤其是对于新课,老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仍然要注重黑板的作用。首先,可以做到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随时增删,教师边讲解边板书解题过程,学生的思维可以和老师保持同步;其次,教师教学中会有生动的语言表达、恰当的比喻分析,有时还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却无法加到投影屏幕中去,从而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巧妙地结合起来,该投影的就投影,该黑板板书的就板书,该讲述的就讲述,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才能让每位教师都教得有味,让每位学生都学得开心。

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对本学科的所有教学内容都适用,教师必须对教材和教法进行深刻的研究和思考,才能制作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课件。课件在内容上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技术。比如,力学中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概念,热学中的布朗运动,光学中的干涉、衍射等,由于它们的瞬时性和连续性,用传统的实验、讲解难以表现和描述清楚。教师若能够在实验的基础上,再充分利用flash辅助教学,在屏幕上模拟出相应的内容,利用课件展示它们 “动”和 “变”的特点,通过“慢镜头”放映,或多次回放,使学生清楚物理过程,加深对过程的理解和消化,从而轻而易举地达到直观而形象地理解、接受知识的目的。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教师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在应用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更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灵活搭配,做到合理运用,才会使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猜你喜欢

合理辅助物理教学
构造辅助函数妙解压轴小题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创造性处理和运用初中化学教材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