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多:研究成果要善于总结
2009-10-21
为什么要讲论文的撰写?王恩多认为:“因为我带研究生带博士生也快二十年了,我有一个感觉,现在研究生的平均写作水平跟十几年前相比差了很多,就是说,过去也有差的,现在也有好的,但是现在这个平均水平差了很多,所以,我要就论文的撰写稍微说一说。”
王恩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1944年出生于重庆。1969年和198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她长期从事酶学和酶与核酸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关键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与tRNA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为我国在该领域取得国际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写论文非常重要
有所创新之后,你要报告自己的研究结果,要说明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此外要接受同行的评议及审查,还要在不断的讨论和争论当中,使研究结果能逐步接近真理,从而对科学的发展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所贡献!就是说,有了好的成果一定要发表出去。如果你不发表你的论文,别人就不可能重复你的工作,也不可能认可你的工作,因此写论文非常的重要。但是我们写研究论文的目的不是为了混个毕业混个文凭混个学位,而是为了刚刚我说的这些目的。
论文的内容主要是提供新的过硬的实验事实,说明自己的学术观点,此外是提供一些新的有价值数据。
写论文要为读者着想
我们写文章的着眼点是什么?应该是为读者着想,让读者看懂,吸引读者。
为什么说现在的研究生写文章不行?我是研究生导师,有的时候我的学生如果写得好的话,我就看得很轻松,如果写得不好的话,我就看得非常吃力,因为我要转着弯的了解他到底想说点什么,这非常困难。研究生写的初稿起码要让老师能够看得明白,所以加强自己写作方面的能力还是很重要的。
此外,写得不清楚,读者不懂作者的原意,达不到发表论文的目的。因为现在我还兼任了《生命科学》的常务副主编,这个杂志主要登一些综述性的文章,有的时候文章来了我看看中文就写得不通,那么具体内容我就不看了,就退稿了;有的人写得很通顺,写得很好,你一看就很清楚很明白,你才去判断它的科学价值。如果你的文章第一眼看去就看不清楚、看不明白,怎么能让别人理解你的科学价值呢?所以我觉得论文的文字是重要的。
正确和明白地表达自己想说的,是写科学论文的最低要求。因为自己懂,不一定他人懂。
论文题目要免俗
论文题目也重要。选题目一定要切合文章主要内容,明确、醒目、有特点、能吸引读者,这很重要。我们一定要避免“有关……的研究”再加一个小标题之类的题目,这种题目是最通俗的,但也是最俗气的。我的第一个研究生导师邹承鲁先生,曾给我们举过这样的例子。他是研究肌酸激酶构象变化的,他说:像“肌酸激酶的研究+副标题”,这类题目是最俗气的;好一点的是“肌酸激酶胍变性时的构象变化”,这个题目比较具体但是没有什么吸引力;“肌酸激酶在胍变性时活力与构象变化的比较”,相对稍微有一些吸引力;而“肌酸激酶变性时的快失活和慢构象变化”就非常切题,非常让人有兴趣。
摘要需简练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高度的概括,摘要中要突出研究结果的精华。就是抓住重点,引起读者注意。
现在有的摘要废话很多,摘要应该非常简练,一点废话没有,每个字眼都要仔细推敲。邹先生也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有个故事是说有一只狗躺在一条大马路上,有匹飞驰的马把它踢死了。有人用“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毙之”这两句话讲述这个故事,后来欧阳修只用了六个字——“逸马毙犬于道”——就把这个故事讲完了。
我们在写摘要的时候要非常切题,非常简练,这样才能达到摘要的目的。一般来说,对于摘要每种杂志有不同的字数规定;研究生论文一般为全文的5%。
引言
给出进行此项工作的原因,企图达到和已经达到的目的。必要的背景材料,让对这一领域并不熟悉的读者能够了解研究工作的意义,前人达到的水平,已经解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应用一两句话说明本文的目的和主要的创新性之处。
研究论文引用的文献大部分在引言部分:要查文献,充分肯定和恰如其分的说明前人已有的成就,特别重要的是说明前人无作过类似或相同的工作,否则无进行此项研究的必要。新的和重要的方法,应该给出足够的细节,让别人能重复你的实验。文献有的方法则可以只引文献。
结果
围绕研究的课题的中心思想,然后用一系列实验结果来说明一个问题。实验结果是检验科学思想的手段,进行科学推理的依据,是实验科学论文的主体。可重复性的研究结果才值得发表、才能够发表。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要发表与前人重复的结果,特别是图和表。和前人一致的结果可以在文中略加叙述。
实验结果顺序编排的逻辑性很重要。自然而然地引导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思考,结论也就会显得更加令人信服。注意结果中的图和表。图,强调趋势,动向和相对关系的结果。表,准确表达数据。在二者皆可时,用图更醒目。在正文中,要说明图和表的结果和意义。图表表达的结果比较复杂时,应指出强调的问题和你希望读者注意到的其他问题。
讨论并不难
讨论十分重要,它要说明全文的科学意义,反映此研究工作的水平。讨论最反映作者的研究水平,是学生普遍认为最难的一个部分。有学生把文章写好,对我说王老师这部分您来帮我写写吧。所以对研究生来说,这也是需要着重练习的部分。
讨论的内容一般包括:文章的主要意义,创新之处,与文献有关结果的比较,与文献中不同结果和不同看法的可能解释,最后可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进一步的研究(这一部分应该是已经开始,并有初步结果的内容)。写讨论时要注意一些问题,一是把要讨论的问题讨论透,但要避免过头。二是既要把所得到的各个方面的意义都说到谈透,又要避免夸大其词,牵强附会,离题太远。
下结论的时候要字斟句酌,注意掌握分寸。不能作出确切的判断时,宁可留有一定的余地。多用些虚拟语气,多用“可能”、“猜想”等词语,不要用“一定”等太绝对的词。
使用“证明”要谨慎
使用“证明”一定要谨慎。“证明”应该只用于从实验事实中得出的肯定结论。直接观察到的实验事实,以不用“证明”为好。
经常在文章中发现有这样的词句:“本文中所发现的荧光红移主要是由于N端经酶切后而引起的。电泳结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不完全排除有微量的酶作用于bR分子的其他位点”,作者虽然证明了,但又表示不能完全排除,证明了就不应该有不完全排除的事情;“这些结果证明伤害可能产生了某些刺激愈伤组织形成的物质”,作者“证明”后,又说“可能”怎么,前后矛盾;“实验证明绿豆子叶在不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基本培养基中,单是伤害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很低,……”我们一般不说“证明”,而是说我的结果“指出了”“表明了”。使用“证明”一定要谨慎。
列明文献
写论文时应列明引用的文献,表明科学研究的系统性,方便读者。在讨论部分,应该提及支持或与你的观点相矛盾的有关实验结果的报道,以及和你的观点相同或不同的文献材料。列出文献时,只引必列的,与本文直接有关的文章和所用重要的实验方法即可。研究论文只用最新的文献和重要的原始文献。
现在很多学生写文章也好,综述也好,看看别人写的类似文章引用的是什么,直接贴到自己文章里。有时一篇博士研究生的并不十分重要的综述会引用上百篇的文献。我就觉得“虚”,到底你看了多少文献?可能一些人只看了其中的一篇,其余的都没有看。我觉得一定不能偷懒转引,一定要自己核对并看过原文,以对读者负责。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经常看到有人在文章中说,他的研究结果是首次报道。这个“首次报道”一定要真真实实,只能在仔细查阅过文献,确实有把握,前人没有类似报道时才用;如果所报道的内容在主要问题上和前人相同,只是在次要问题上有所创新,最好也不用“首次”。并且文章中尽量避免陈词滥调:“众所周知”,“主要”,“本文研究了”,“对以上结果进行了讨论”,“据估计”,“据统计”,“据观察”等等。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也是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一个途径。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论文投往(在国际上)最有声望的杂志,才能经受最严格的审查,听到最尖锐的意见。发表前根据审稿人意见认真修改,可以提高研究水平;并且论文在权威性杂志发表,才能取得(国际)同行的注意和承认,达到经过交流逐渐成为国际科学界所公认的成果。
写好的文章在投稿前自己要反复看,反复改,尽量减少错误。对于审稿人所提的意见,更要仔细考虑,然后对文章进行认真的修改。当然,审稿人的意见也可能会是错误的,和审稿人有不同看法,完全可以提出讨论甚至申诉。只要所提理由充分,审稿人一般是会虚心考虑的,杂志编委通常也是通情达理的。
在读校样时,自己不易发现排印上的错误,请别人读校样也是必要的。读校样时最容易忽略的错误是正文以外的错误,如公式、图注、表格等。白纸黑字的错误会成为永久的遗憾。
署名有责任
署名人对研究工作有贡献,了解研究结果细节,并负有责任。肩负责任就是要求文章的每一个共同作者需要对整篇文章的可靠性负责。因此,当一组人提交要发表的论文时,每一个人应该对于其他人的工作都充满信心,所有人应该向其他成员提供一个完整的和可靠的说明自己是怎样获得数据的。切忌徒有虚名。
如何确定署名序列?作者的顺序反映每位作者的贡献,团队中劳心、劳力最多者应放在第一,实验室的教授指导研究,是高级作者,名字通常放在最后,为通讯作者,对论文负全责。如果文章有任何问题,通讯作者都是责任承担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