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往哪个方向吹

2009-10-21钟希明

台港文学选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沙湾安德烈龙应台

钟希明

从1984年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在当时政治空气极度压抑与沉闷的台湾引发了一场熊熊野火,到2008年台湾大选在两岸三地乃至华文世界同时刊发《台湾未来,一块三毛?》,二十多年来龙应台始终坚守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知识分子本色,怀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公共事务的关怀,以独立的批判精神介入公共场域写作,掀起了一阵阵“龙卷风”,因此,龙应台成为介入公共场域写作的知识分子的象征符号。

2003年之后龙应台香港阶段的创作文风,似乎在悄然变化着。

风,究竟往哪个方向吹?

在紫藤庐和星巴克之间

1999年11月龙应台应当时的台北“市长”马英九之邀,出任台北市第一任“文化局长”,历时三年三个月零三天(1999.11.6~2003.2.10),“当权力在手”时,她谨守公器不能私用的原则不发一文。20a3年卸任政务官后,龙应台即刻又担负起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重拾笔墨,以更深广的文化视角剖析台湾的各种现象,在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整个华人文化圈引发了一次次更为遒劲的思想风暴。

世纪初的台湾面临着全球化的危机,民进党在2000年上台执政后推行的“本土化”文化政策使得危机雪上加霜,由于多年在西方世界生活的体验,龙应台对东西文化强弱对比的悬殊和全球化的危机有着更深切的焦虑,而三年多的官场生涯更使她目睹了太多的乱象,积压了太多的感触,她“有气要发”,因此写下了《城市文化——在紫藤庐和星巴克之间》(此文曾获台湾九歌年度散文奖)、《五十年来家国——我看台湾的文化精神分裂症》、《面对大海的时候》、《超越台湾主义——向核心价值迈进》等系列文章,发表于《中国时报》人间副刊、香港《明报》等,深刻批判了当政者报复性地“去中国化”,推行“本土化”政策的弊端,引起读者强烈的反响和讨论。中时电子网站上还特别开辟了《野火再燃——龙应台城市文化效应》专区,放置最新作品、名家回应以及读者感想特区,引发了一场世纪文化大辩论,风烈火猛,颇有“野火复燃”的态势。

香港,你往哪里去?

卸任之后,龙应台离开台湾,在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担任访问教授,重归作家和学者生活。在香港期间,龙应台住在港大为她安排的寓所“沙湾径25号”——在这个静谧向海的居所,充满人文气息的小径,“开始潜心思考”人文关怀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同时应董桥之约为报纸撰写关于“思考中的独白,山道上的启示,蓝海边的顿悟,讲堂里的叮咛”的专栏《沙湾径25号》。“天地图书”为之结集出版《龙应台的香港笔记@沙湾径25号》。龙应台自述,这是一本特别为香港而写的书,也是纪念一个外来作家与香港的缘分,对香港的感情。

在该专栏中,龙应台大声呼吁《西九龙,请慢》,询问《香港,你往哪里去?》,《呼唤公民运动的开展》,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为什么灯泡不亮——我看香港的“国际化”》、《谁的添马舰——我看香港文化主体性》,呼吁香港脱离殖民寻求文化主体性、重建独立自主的公民社会,以及重视城市文化建设等。围绕这些论题,龙应台开始反思香港的文化政策,深刻质疑香港目前的主流价值是“中环价值”,是一味追逐经济开发和利益的价值,“中环价值”的存在排斥了其它价值,譬如深水埗、元朗居民的声音,譬如本地艺术家的创新……龙应台指出真正的香港精神,应该是一个“一万多个市民在晴空下围坐吃盆菜,五千个人开心泡茶、听音乐……”这样有生活内涵,有人的性格的城市,才具有冰凉建筑背后的文化主体性,才是世界级的香港价值。

龙应台曾说,就文化而言,“温和”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从《龙应台的香港笔记@沙湾径25号》这一书名中,可以以一斑略窥全豹,龙应台开始沉潜了——从“野火”的张扬与热辣,到“笔记”的人文关怀,龙卷风逐渐转向“风眼”中心的平静。

给亲爱的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长子安德烈三年多的书信集,从标题中满溢的爱,就能远远辨识龙应台“开始回归”的迹象,这是从公共场域转向家庭亲情的风向标。

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时安德烈已经是十八岁的青年,坐在桌子另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这使龙应台强烈地感觉到“不认识”自己进入成年的儿子。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一强烈的愿望驱使龙应台“乞求”儿子与她通信。

他们之间可丈量的是近四年的时间与两地分隔的距离,当然还有年龄和东西文化的差异。是否还有一些为人所忽略的因素?三年多来龙应台抛家离子,每日生活在“充满硝烟的战场”,生命的苦闷与压抑是否使得情感堤坝的水位越筑越高,濒临决堤?安德烈曾爆料,龙应台太爱打电话给孩子,也曾经一天传过二十个简讯给他,半夜三点还“夺命连环传”,让他颇为头大。龙应台也表示过给儿子打电话,除了表达亲情,还有寻求慰藉的成份。因此,在2003年任期届满时,她放弃了“世界”而选择了“孩子”。这是否意味着龙应台对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一次选择?客观上也意味着“龙卷风”再次调转了风向。

透过书信这一对话方式,他们进入了对方的生活和心灵。由此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客观效果是他们的通信感动与启示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困扰着的读者——“仿佛黑夜海上的旗语,被其它漂泊不安、寻找港湾的船只看见了”。

这时,龙应台刮的是舐犊情深的亲子风。

目送

文字也有生命,如果说《孩子你慢慢来》呈现的是初为人母的纯真与喜悦,那么《亲爱的安德烈》则撕开了面对儿子成长所带来的近乎焦灼的痛楚,到了《目送》,龙应台的文字开始转向人生深沉的体验,以及对于“生死大问”的求索。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书中68篇散文,铭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携手共老,还有自我内心的寂寞和孤独、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深邃、忧伤、美丽、疼痛。

《目送》也是一本人生的大书,龙应台在其中不仅写出过去父亲一辈的“关山难越”,写出这个时代中“我们这一代人”“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好多不能掌握的不确定性跟忧伤,也写出她心里冰雪般的透彻——关于生命存在的孤独本质,“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山路》一篇所附照片底下的这一行字,就是一个人生的脚注。

以往我们看到龙应台抒写最多的是一个大中华儿女的情怀,对于母爱的絮叨也不陌生,然而这一次的《目送》不同于以往的作品,身为一个女儿,对于父亲的不舍、对于母亲的怜惜,以及对于兄弟的真爱、对于朋友的牵挂,这样紧密的情感,从来不曾打开自己的龙应台,用最幽微的文字来刻划。这本书的私密性以及它的情感浓度,读来让人凝重得喘不过气来。据台湾《时报悦读网》报道:《目送》上市五天,再版四次,打破台湾文学图书记录!首周销售,金石堂排行榜第一名,博客来新书榜第一名,诚品中文畅销榜第一名。“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目送》被读者称为“二十一世纪的《背影》”。

《目送》刮起的是一股追忆、感怀、伤逝的深婉之风。

在香港期间,龙应台先后出版了《请用文明来说服我》、《龙应台的香港笔记@沙湾径25号》、《亲爱的安德烈》和新作《目送》等书,都在华文世界创下畅销排行榜第一名的纪录。龙应台的文字如同她的生命一样在时光中流转着,如果说“请用文明来说服我”犹如剑在鞘外,寒光逼人;“沙湾径25号”中虽不乏介入香港本土的批判,但已是剑归匣中,自称阅读思考香港的“笔记”。假如“亲爱的安德烈”还是一种西洋式表达情感的方式,那么“目送”则开始向着唐诗宋词幽古的意韵摆渡。

2008年10月,香港大学设立“杰出人文学者”驻校计划,旨在支持杰出人文学者驻校教学、研究和创作,推动大学的人文发展。龙应台是港大“杰出人文学者”荣誉的首位获得者。港大为她提供了一个明亮温暖的“龙应台写作室”,她将以港大作为创作的基地,同时在港大开课,主持人文沙龙,希望对香港以及华人世界的文化交流有所促进。龙应台即将出版一本以1949年为题材的专著,这回,风不知又往哪个方向吹了……

本辑责编杨际岚

猜你喜欢

沙湾安德烈龙应台
命途多舛的数学家:安德烈·韦依
芭蕾少女的蜕变
超现实主义的反叛与创新——论安德烈·布勒东的《娜嘉》
有价值的善良
番禺沙湾古镇保护更新的分析与研究
龙应台被儿子教育
《银色仙人掌》
安德烈的愿望
多源多相复杂储集层预测——以春风油田新近系沙湾组一段1砂组为例
小沙湾黄河特大桥针对高低塔的减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