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心灵接触的情感教育:语文教学的灵魂

2009-10-20曹明海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于漪心灵情感

赵 蕾 曹明海

情感教育是心灵相接触的教育,是一种在感化、陶冶中使学生的素质和品格得以升华的教育。没有了情感,语文教学就会失去灵性、灵魂而变得苍白无力。于漪老师语文情感教育观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认为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语文教学重在熏陶感染塑心灵,用兴趣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没有了情感,语文教育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

一、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相沟通的事业,是以精神养育精神、用生命呵护生命的事业。裴斯泰洛奇认为,爱是统摄其他一切感情的核心,也是人性统一的核心,所谓心、脑、手协调发展,也就是爱和智力的协调发展。只有爱才能使知和行统一起来。爱和智力结合构成核心力量,使人成为人,达到人的理想。教育中没有爱,任何努力都将事倍功半。于漪老师对语文教育事业倾注了满腔热情,对学生倾注了深深的爱。

1.对语文深深的爱

于漪老师特别欣赏闻一多的那首《红烛》:“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她正是以这种红烛精神,怀着对语文炽热真挚的爱,在语文教苑辛勤耕耘,并收获了累累硕果。

于漪老师说,一个语文教师对所教学科和所教的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并认为这种“爱”,应包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爱,要了解汉语语言文字的悠久历史,广泛阅读流传下来的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有了这种感情,就会觉得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能够有机会学习祖国丰富、优美的语言,是非常幸福的。教师只有自身拥有这份情感,才能够在语文教学中,饱含感情地引导学生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生动,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由于于漪老师对语文爱得热烈、深沉、执着,因而教学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这种感情。语文教师就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好的种子。

于漪老师对语文一片深情,她曾发自肺腑地说:“教中学语文,成了我终身从事的高尚职业,我为此感到无上光荣与自豪。”她对语文事业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正源于她对语文深深的爱。

2.对学生满腔的爱

马克思说:“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你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交换信任……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必须是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于漪老师正是“用爱交换爱”,“用信任交换信任”,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热情满腔爱并鼓励和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

她常说:“热爱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师生就缺乏共同语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育就难有成效。”并说,爱学生,就要给学生爱心、耐心、信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化学生。有人就把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称为“爱的教育”。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爱拉近了师生的感情距离,爱使学生增强了求知欲望和信心,爱的情感带来的鼓舞促进了教学高效率的实现。教师只有倾注满腔爱,全身心投入,才会创出具有自身风格的高水平的教学业绩。

“爱是一种情感,它必须在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交往中,通过人与人的相互接触,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育对象的可爱之处,才能引发真情实感。”①知之深,爱之切,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于漪老师非常好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她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之中,具有正处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个性,很容易不讨人喜欢,教师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去了解学生,细致入微地去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她还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艺术品”,要精心雕琢,不能怕麻烦,要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只有与学生丹心一片,才能与他们心心相印。

于漪老师深知,人类生活需要在爱的孕育中充实和发展,学生渴望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母爱和师爱是人类最伟大的爱,它最有渗透力和感染力,无坚不摧。她说:“表达师爱,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老师对学生要情深似海、师爱荡漾。”对学生的爱,难就难在这“荡漾”二字。所谓“荡漾”,一是自然和谐,讲究真切;二是细雨润物,讲求透彻;三是涓涓细流,讲求持久。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时体现爱心容易,长期永葆爱心,很难;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发展有明显缺陷的差生,很难;爱自己的孩子,表达亲子之爱,容易,推亲子之爱到学生身上,甚至为了爱学生而牺牲亲子之爱,更难。然而,这一切,于漪老师都做到了。

正是因为于漪老师对语文教育事业、对学生有绵绵不尽的爱,才有了她语文教学中春风化雨般的情感。

二、熏陶感染塑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是活的知识宝库,不仅仅是一个专家——善于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青年一代,并在他们心中激起求知欲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而且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其他雕塑家的特殊雕塑家。”于漪老师也说:“教师不是工艺师,而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塑造的对象是青春年少充满活力的学生,任务是塑造他们的心灵。”

于漪老师还认为,“情”是语文教育的根,语文教育不仅是认知教育,还包括情感教育。语文教师要披文入情、以情激情,为学生创造一个溢满哲理和情致的情感世界,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细水长流地进行滴灌、渗透,塑造他们的心灵②。

1.披文入情,发掘文章蕴含的情愫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③好文章必然是作者情动于衷、言溢于表的产物。语文教师要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首先做到“披文以入情”,认真研读教材,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情和意,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或唤起联想,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知识来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真正把作品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启发引导学生步入文章所蕴含的至真至美的情感世界,使之受到熏陶感染。

于漪老师说:“情忌外加,忌矫揉造作,忌滥。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刻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这种情是真挚的、高尚的。”④“披文入情”的过程,有赖于教师整体人格结构、知识结构、审美理想的全部参与,是教师个人知、情、意三方面整体的体现。只有如此,才能真切地把文章所蕴含的情愫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先燃烧自己,然后撒播感情的火种给学生。

2.以情激情,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

情感具有感染力量和迁移功能,因此教师要以情去激情,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将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和谐地统一起来,使整个教学过程情趣盎然。有了教师的教学激情,才会有学生的接受热情,才会有课堂上师生双方如痴如醉、物我两忘的教学境界。于漪老师说:“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文字就有血有肉,而不是枯燥的符号,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注的情和意,所阐发的道理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心中引起共鸣。”⑤于漪老师善于传情激情,她的一笑一颦,一挥手、一投足,都是一种传递感情的符号,声情并茂的辞章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去掀动学生感情的潮汐。她能使学生着魔一般地跟随她渐入文章佳境,与种种高尚的思想接触,跟诸多高尚的人物对话,在不知不觉之间,思想情操、意志品格受到熏陶和感染,完美地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艺术境界,具有独特的感染力。

情感容易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到心里去,让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与作者的喜怒哀乐发生共鸣,教师应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身历其境,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心田得到滋润。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素养的重要特征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于漪老师正是以饱满的教学激情,用巧引、美读、情讲、趣溢等手段创设情境,开启学生心智、塑造他们的心灵的。

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和思维,唤醒他们的内心情感,引发他们心灵的震颤。

3.情感交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情感教学要使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合一,融为一体,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学乐章,也才能真正塑造学生的心灵。

教师尤其要把握好自己的感情。教师是生活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人,生活中各种不如意的地方,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心境,阻碍教师教学情感的形成。所以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抛开一切影响教学心理的不愉快因素,纯净心理,进入角色。教师还要克服情感冷漠心理,由于教材的固定性,教者经常在作品所描写的情感世界里遨游,时间一长,感情就淡化、冷漠了。教师要善于克服这种心理定势,时刻以全新的认识、亢奋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情感,还要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情感参与意识,使之与教师的情感进行交融。“亲其师,信其道”,融洽无间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

于漪老师善于把教师情、学生情和教材情这“三情”合一,使它们相互交融。她心中充满阳光,并能撒播阳光到学生心中,照亮学生的心灵。

三、兴趣激发求知欲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明确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首要条件,兴趣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着力启发学生‘好之,初则萌发热爱的感情,继则求知的欲望在胸中激荡,终则进入徜徉于佳文美什之境,咀嚼品味,乐在其中。”⑥于漪老师就是以她渊博的知识、真挚的感情、完美的人格为学生编织了一个充满情趣、美趣,且又很富实效的兴趣世界。她让学生在这个世界里健康成长,收获知识、收获美德、收获成功。正像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他们共同体验着一种精神上的振奋,对知识的渴望,以及由于认识了以前未知的东西而感到满足。”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兴趣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这段话阐明了兴趣培养的艰苦性和复杂性。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每一寸培养学生兴趣的“潮湿的土壤”。于漪老师把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放在教学的重要地位,抓住青少年“好奇”、“趋新”、“感奋”等心理特点,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做法。她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嗜好作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突破口,将课堂教学当作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主战场,用智慧和情感的火花去点燃学生潜在的求知欲。

于漪老师认为,世界之大,无处不是语文。因此,她没有仅仅把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局限于课堂,而是将其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引向更高的境界。

————————

注释:

①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

②于漪:《识质与雕塑》,《语文学习》,1985年第1期。

③④⑤⑥于漪:《兴趣·情感·求知欲——阅读教学艺术谈》,《语文学习》,1989年第2期。

[作者通联: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于漪心灵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人民教育家”于漪:坚守三尺讲台,胸怀江河世界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失落的情感
情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唤醒心灵
教出说明文的“立体感”——从于漪老师《晋祠》一课的经典性与现实意义说起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