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集体备课

2009-10-16邹长忠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集体备课

【摘 要】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集体备课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促进教师群体发展,因此,集体备课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集体备课;资源的整合;群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 620【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95-02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两种思想。”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以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体的优势作用。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教学中还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循,《地理课程标准》内容广而深,容量很大,老师对有些知识也是陌生的,因此,集体备课尤其重要。

一、集体备课的程序及方法

集体备课一般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学期计划——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

(一)划分学期任务和要求

学期初就定出本学期的目标,整体规划本学期该做的事,并布置每个老师的具体任务。

(二)个人提前一周初备,并提出相关要求

1.个人初备时,要求老师学习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要求、教材编写意图、教参建议及其他相关材料,要求抓住“八点”,即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

同时,要求教师摸请学情,就是既要分析学生的智力因素,如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等,又要分析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

2.每个备课组成员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认知、能力、情感目标)和自己在处理教材中遇到的问题。

3.初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自己独到之处的设计方案,以便共享资源。

4.初备时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

5.超前备课。集体备课前一周要做好教案,这样有利于把握全局,扫清障碍,有利于教师在研究中提出问题。

(三)集体研讨

1.一位中心发言人,八位评论员

每次集体备课有一位中心发言人,用说课的形式谈谈自己对整个单元的重点难点的理解和制定的单元目标,以及这个单元分几个课时,每一个课时的重难点和怎样上每一课时。然后其他组员就这个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进行细节研究,一步一步分析看是否合理,是否有效。

2.达成共识,形成教案

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最后形成上课的教案。

3.课后交流,进行总结和反思

每次在备另一单元课程前,都要对上一个单元进行总结和反思,交流教学中的得与失后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达到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的目的。总结反思的具体内容有:情境设置是否恰当、任务目标设计是否恰当、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充分有效、知识点是否落实、课后检测效果如何、下一单元设计应注意什么。

二、集体备课的成绩

(一)开发了自己的课程资源

老师们收集了大量的教学媒体资料,通过修改形成了的课件集、电子教案、试题集和各种课型的教法,既让下一轮地理教学变得轻松,又为以后的教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富了校本课件资源。

(二)老师得到了发展

通过集体备课,青年教师成长很快。其他老师也通过集体备课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对教材的把握更加恰当,教学流程更加清晰。

(三)学生获得了成功

集体备课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通过集体备课,统一了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阶段测试。尽管老师之间有个人差距,但每次考试班级间成绩差距很小,在区级统考中地理学科的优势更加明显。

三、对集体备课的认识

(一)集体备课是个人优势资源的整合

集体备课是个体优势的整合。俗语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集体备课不是教师的“教案之和”,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家长制”。更不是网上资料的“下载拼盘”,也不是“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流程。集体备课是本组教师静下心来,坐下来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突破和分解难点,使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老师通过互相借鉴,相互启发,集各家之长,避自己之短,通过集体备课,互惠互利、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由于各班学生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教师也有各自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长,所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结合本班的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在集体备课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匠心独运”,因地制宜的采用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施教,创造性地去设计、发挥、拓展和创造。

(二)集体备课能提高工作效率

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进入紧张的高三复习阶段时,划分若干专题,一个老师主备一个专题,明确重难点,具体到怎样上每一堂课,一些老师专门出练习题,一些老师做课件等等,通力合作,发挥团队的精神,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三)集体备课应处理好整体规划和细节处理的关系

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是由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集体备课教师应有整体意识,应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在开学第一次教研活动的时候,就一起制定整个学期计划,而且要求老师熟悉教材,制定好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确定出重难点,这样让每个老师都做到心中有数,整体把握教材;当具体到单元和课时备课时,教师既服从整体规划又不拘于整体,出现问题及时研究。

(四)集体备课应以促进教师群体发展为根本目标

集体备课是一项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群体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集体备课要贯穿于每学期的全过程,让骨干教师担当主讲任务,但从培养新教师的角度出发,也给新教师压压担子,让新教师来当“中心发言者”,所以新教师成长很快。通过集体备课,新老教师所教班级的地理水平都相当。每周集体备课时,都应对上周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那些方面做得好,那些方面还须改进,还有那些困惑,一一做出反思和总结。通过这样反思,达到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的目的。

【作者简介】邹长忠,成都市龙泉中学一级教师,地理教研组组长。

猜你喜欢

集体备课
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开展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课程集体备课探索
试论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好剧本还需好导演
如何有效地进行集体备课
新建学校数学学科教学之我见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