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2009-10-16易永春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学习氛围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运用多媒体、讲历史小故事、演历史剧、搞社会调查等形式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历史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习氛围;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 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4-0082-01

当前初中生厌学情况十分严重,对历史学科尤为突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育教学这一角度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就十分重要。对兴趣的重要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二十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更明确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初中教学中,往往是学生要喜欢一门学科,首先要喜欢教这门学科的老师,所以要建立新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的活动,做学习的主人。其次,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

一旦学生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如饥似渴的巨大动力。因此,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历史浓厚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浓厚兴趣和热情呢?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种悦耳、悦心的历史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使课堂学习充满活力和乐趣,从而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历史课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如果靠老师的语言来讲授,似懂非懂,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难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不易接受,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教师若能根据学生认识特点,巧妙地把多媒体运用到相关教学内容中,新颖直观的教学课件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和调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事件,带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情境交融的世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授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时,就可以选择性的找一些有代表的意义的抗战影片播放给学生看,比如:《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让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一个鲜活的记忆。再例如:在给学生讲授“红军长征”时,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雪皑皑》导入新课。通过画面上红军爬雪山时场景,以及过草地的艰辛,先声夺人。接着提问:“画面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艰苦斗争?”这样学生积极性便被调动起来。

(二)组织学生讲历史小故事,演历史剧

初中生对历史小故事很感兴趣,因此,针对所讲课文内容有的放矢地选用一些小故事,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有帮助的。例如: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为了增加趣味性,突出重点,便给学生讲了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适时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的学生说通过学习邓世昌殉国精神,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振兴祖国;有的学生说:邓世昌等爱国官兵,用血和泪谱写了中国可歌可泣的历史,要勿忘国耻。这样就收到良好了教学效果。

同时结合历史课本教材,运用历史剧这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发挥潜能、个性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地认识自身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但在历史剧编演中不能将如何逗学生发笑看作是培养兴趣,这是将兴趣庸俗化的表现。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内在的深刻的积极性上来,为了避免历史剧编演庸俗化,对历史剧精心组织,在每一个班根据学生自愿报名的原则设了一个演员队伍,每一个班安排一个导演,由导演全权负责,包括剧情的设计、角色的分配,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组织社会调查

“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采访历史见证人”、“考察参

观历史文化遗址”等,结合所教历史内容展开社会调查访问亲历者和知情人,围绕历史进行实地考察等。在社会调查时,一定要选学生能去调查的去调查。在讲到历史人物时,就可以结合当地特点组织学生参考名人故居,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感受,这样在理解历史人物时就更加深入、透彻。

【参考文献】

[1]臧嵘.乡土历史教材与教学纵横谈[J].课程.教材.教法, 1987,(07).

[2]王进.浅谈历史学习与兴趣教学[J].才智, 2009,(01) .

[3]祝冬梅.历史课的学习离不开兴趣[J].成才之路,2008,(17) .

[4]刘友峰.如何提高历史学习兴趣[J].陕西教育,2007,(09).

【作者简介】易永春(1963-),女,四川乐山人,中教一级,主要从事历史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学习氛围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