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半个世纪的双面间谍
2009-10-15彼得·温萨斯基等
彼得·温萨斯基等
1967年6月2日晚,本诺·欧内左格前往柏林德意志歌剧院,参加反对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访问德国的示威活动,被西德便衣警察卡尔-海因茨·库拉斯射杀。欧内左格当时只有26岁,是一名研究德语文化与浪漫主义的大学生,被杀时他的妻子刚怀孕。他死后,政府封锁消息,库拉斯被无罪释放。这一切成为左翼学生的集结爆发点,催生了上世纪70年代极左翼组织“红军旅”的恐怖暗杀活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然而,在欧内左格被杀40多年后,新的Stasi(原东德国家安全部)文件为德国学生运动最具决定性意义的这一天提供了新素材。比尔特勒部门(即由比尔特勒托管的前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档案管理办公室)的研究者们发现,西柏林警察库拉斯原来竟是MfS(原东德秘密警察组织)的一员,受命于原东德国家安全部,在西柏林警察局从事间谍活动。而且,如他在Stasi档案中存档的党员证所示,他是SED (德国统一社会党)的成员。
自愿倒戈
库拉斯的第二秘密生涯开始于1955年4月19日。这一天,这个27岁的西德警察径直来到SED总部,对门卫说,他希望“和国家安全部取得联系”,一位第四部门的官员接待了他。
库拉斯说,他对西柏林的政治发展感到失望,愿意为东德效劳,他相信东德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德国。经过一番长聊,库拉斯被招募为MfS的一员,考虑到他的特殊身份,他被继续留在西柏林警察局,以便获取情报。
4天后,库拉斯和原东德情报人员第二次会面。他递交了一份手写的宣誓书:“尽管我在政治上未受训练,但我相信东德选择的道路代表着正确的方向。为了加入这一进程,尽一份力,我已准备好,向安全部汇报西德警察的情报。我发誓,我将严守这一秘密。我的情报将会署名‘奥托·波尔。——卡尔-海因茨·库拉斯”
两面受宠
这封宣誓书让东德国家安全部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他们许诺,会尽全力帮助库拉斯在西柏林的“事业”发展。于是,库拉斯在西柏林警察局扶摇直上。1965年初,库拉斯终于升任“西柏林警察局第一特别部门”成员。这就意味着,从此,西德从各个渠道获取的有关东德间谍、叛变者、秘密警察组织活动的一手资料,库拉斯都有权查阅——这几乎是所有东德间谍梦想的成就。
“第一特别部门”实际上就是各个部门精英的汇总。他们用代号称呼彼此,如“公牛”、“香蕉”、“强盗头儿”,库拉斯的代号是“宪兵”,一位来自另一部门的女秘书叫“洋娃娃”。后来,“洋娃娃”突然引起了MfS的兴趣。于是,他们给库拉斯指派了一项代号为“罗密欧行动”的任务,争取引诱甚至策反这位“洋娃娃”。不过,库拉斯试探了数次最终无功而返。这大概是他惟一一次任务失败。
1955至1967的12年间,库拉斯为东德国家安全部提供了大量情报,如西柏林警察局内部的人员名单、人事调动、部门运作情况、在火车站设置的警察办公室草图和东德的叛变者名单等。他的情报可信度高、叙述详尽,本人对情报工作全心投入。他的“忠诚”也换得大量报酬,期间他总共获得2万马克——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大数目。
出卖同伴
不过,东德国家安全部一定没有想到,这位“忠诚”、能干的双面间谍其实也向他们提供了不少假情报,甚至出卖自己的同伴。巧合的是,其中一位受害人也叫欧内左格——贝尔尼德·欧内左格。
这位欧内左格跟库拉斯的情形十分相像:他原本是西德的刑事警察。1966年,22岁的他被东德国家安全部策反,成为一名双面间谍。然而,他却远不如库拉斯受重视。于是,1966年秋,他向英国间谍部门表明了自己的双面间谍身份,并希望能得到对方的重用。英国方面第一时间将欧内左格是MfS成员的身份通知了西柏林警察局,而负责审讯此案的正是库拉斯。
在调查报告中,库拉斯卑鄙地捏造了许多根本不存在的事实。他将欧内左格一家称为“骗子家庭”,形容欧内左格的母亲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骗子”,更诬蔑欧内左格的妹妹“年纪轻轻就和许多老男人有不正当关系”。这份调查报告最终一式二份,被库拉斯同时递交给东西德双方。
贝尔尼德·欧内左格侥幸逃生,并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获得美国CIA的青睐,被派至保加利亚从事间谍活动。这位欧内左格先生实在不是块当间谍的料。1984年8月,他又向保加利亚当局表明身份,希望成为双面间谍。保加利亚方面当即向东柏林的兄弟部门了解情况,结果收到的正是库拉斯当初写的那份调查报告。最终,贝尔尼德·欧内左格惨死在保加利亚监狱里。
事实上,这并不是库拉斯惟一一次背叛同伴。在1955至1967年库拉斯递交给东德国家安全部的100多份报告中,有24份报告涉及了至少5名“投敌”的MfS成员。而这些报告到底有多少内容是他捏造的,也只有库拉斯本人知道了。
1967年欧内左格枪击事件发生后,东德便切断了和库拉斯的一切联系。直到最近,解密档案证实了他的间谍身份。然而,如今这位住在柏林-施潘道地区、已81岁的老人仍然声称他是“误杀”欧内左格,并拒绝承认他的间谍身份,同时心安理得地领着退休金。
[译自德国《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