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谨慎以诽谤治罪

2009-10-14

领导文萃 2009年17期
关键词:诽谤罪公信名誉权

杨 涛

根据《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对象是自然人,并不包括任何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换句话,就是政府无论受到公民怎样的批评,哪怕是不当和失实的批评,都不能指控公民涉嫌“诽谤罪”,更别提对公民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批评政府哪怕是失实批评,都不能以“诽谤罪”治罪,这是保障公民监督权、知情权的体现,是一个民主法治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要求。政府是由民众赋予其权力,并由民众纳税养活的,政府的唯一目的就是为民众服务。但政府一旦组成,就容易形成小集体的利益,就容易滥用权力侵犯公民权利,以致背离组建政府的初衷。所以,宪法和法律就要鼓励公民批评和监督政府,保证政府权力在正常轨道上行使。

要让公民能大胆地批评和监督政府,就要倡导一个宽松的舆论氛围,保证人人敢于发言而不会被治罪,就要容忍公民对政府不当甚至是失实的批评——公民不具备侦查机关所具有的权力;公民也不是中央纪委,不能等到调查清楚真相后再来监督。

从严格意义上讲,为保障公民能自由地批评和监督政府,政府连名誉权都不能享有,政府甚至不能提起民事上的“诽谤”侵权之诉。因为,政府作为公法人不具备私法人享有名誉权的基础,政府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依靠的是公信,而不是名誉。公信源于公众的信任,公信的维持靠公众的投票。(摘自《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诽谤罪公信名誉权
一滴油 体现政府“公信” 行万里 护民“宝驾”扬帆
网络名誉权的法律保护
化解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冲突的法律方法
对公民监督权的几点思考
以大练兵铸塑环保公信
把司法公信彰显在群众身边——访定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文萍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若干问题分析
全国“三品一标”工作会议提出:落实监管责任确保品牌公信
浅谈网络“诽谤罪”的入罪标准
关于死者名誉权保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