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一场罗斯福式的社会改革
2009-10-14孙立平
孙立平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这场危机是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的,这点是没错的,特别是在我们的沿海地区,这点应当说是非常的明确。但是,同时应看到,中国这场经济危机又和美国金融危机不同,美国的问题不见得是中国的问题,美国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那些最重要的现象、最核心的要素可以说在中国不存在,比如说大面积房贷代购,大量金融机构破产倒闭、被国有化这些现象。
美国正在经历的是一个由金融泡沫、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的金融危机,这样的一场危机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新型和现代的一场危机。但是中国正在经历的其实是一种我们比较熟悉的在教科书当中就已经经历了的一种非常古典传统的危机,就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所以应当把这两场危机分开。
中国的危机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过程
中国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孕育和积累起来的。关于孕育和积累这样一种危机的基本背景,我个人的看法就是从生活必需品的时代转向耐用品时代。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的变化很明显,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我们生活在一个典型的柴米油盐的时代,或者是生活必需品的时代。但是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这种情况出现变化,先是冰箱、彩电、洗衣机进入市民的家庭,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住房成为消费内容,进入21世纪之后,汽车开始进入市民家庭。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就开始逐步由柴米油盐的时代走向房子汽车的时代,由生活必需品的时代开始走向耐用消费品的时代。
但是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被人们忽略了,什么问题呢?就是一个社会真正能够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个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应当说从生产上进入的话比较容易,但是一个社会要大量地消费耐用消费品,比如消费房子、汽车、家用电器,非常不容易。所以这个时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一种尴尬境地。这种境地可以说就是生产已经进来,但是消费者始终进不来,结果可想而知,就是前一脚已经迈进去,后一脚还一直拖在后面,这个生产过剩的问题就开始不断孕育和积累。
进入耐用消费品阶段的条件
所以,中国的这场危机和今天美国的金融危机不太像,反倒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比较像,就是那时候美国在国际门槛过不去,中国今天也是在国际这个槛过不去,这两个坎儿是同一个坎。
三十年代大萧条当中真正卖不出去的是房子、汽车、摩托车、简易冰箱、洗衣机、电话机、收音机,这样一些耐用消费品,所以当时的过剩实际上主要表现为耐用消费品过剩。
一个社会进入耐用消费品阶段至少需要五大条件:第一,城市化得达到一定程度,第二个条件要有起码的设施,第三个条件得有消费信用制度,第四个就是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能够对未来有一个预期,第五个条件是贫富差距还不能太大。美国当时城市化只有50%,基础设施很差,社会保障几乎没有,贫富差距悬殊,所以过不了这个坎,后边这只脚始终进不来,于是形成了三十年代的大萧条。
应对这场危机,需要一种社会的变革
我们中国今天的情况也类似,我们的房子、汽车、家用电器已经大量生产出来了,但是我们这五个方面的条件并不完善。所以,我们今天正在遭遇的问题和美国当时非常相似。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经济危机,就必须要通过社会变革的道路拓展这个市场。罗斯福通过社会救济和调整劳资关系的社会变革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这场变革的意义所在。实际上这是一个市场的社会扩张问题,这个社会扩张主要是通过优化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当中的利益结构来实现的,一种合理的社会结构和利益结构,能够增强这个社会的消费能力。
所以罗斯福新政,包括美国走出三十年代大萧条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通过社会的变革实现利益关系的调整,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从而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更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调整劳资关系,然后解决了劳动者收入问题,最后形成了中产阶层。中产阶层是什么?是耐用消费品市场。这样,耐用消费品社会扩张的问题就解决了。
今天中国面临的是同样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调整社会当中的利益关系,优化社会结构,创造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种种和经济、社会结构及制度的相关条件,是我们应对这场危机最重要的事情,而不仅是几项简单的财政措施或者是经济的增长。
(摘自《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