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的防治
2009-10-14钟官武朱家凤胡庆华
钟官武 朱家凤 胡庆华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又称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病毒(PRRSV)所致的猪的病毒性传染病。以母猪妊娠期繁殖障碍和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
1猪蓝耳病的流行现状
猪蓝耳病曾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全球化规模式猪场的主要疫病之一,也是全球猪病控制的一大难题。1996年在我国暴发以来,我国各大规模化猪场都经历了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猪流产风暴”,表现为妊娠母猪晚期流产、产弱仔、产死胎和木乃伊,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的高死亡率。笔者2004年在当阳市城郊发现此病,几年来各地猪场相继发生了该病。2006年夏秋季节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发生的“猪无名高热综合征”,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流行。2007年3月农业部公布“猪无名高热”的诊断结果为“猪蓝耳病变异株(XAJ1株)引起的混合感染”,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经病毒基因分析是缺失30个氨基酸的美洲型蓝耳病病毒。2009年入夏以来我省又有许多地方相继发生。
2病原与流行病学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归类于冠状病毒科的动脉炎病毒属[1]。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猪是蓝耳病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接触传染、空气传播和感染猪流动是主要传播方式。高温、高湿、低风速组成了空气传播的适宜条件。空气流动可将该病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即使是严格封闭式管理也不例外。飞禽是潜在的传染源。感染的妊娠母猪可将病毒垂直传染给仔猪。公猪精液、啮齿动物、禽类、野生动物都是该病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隐性感染猪可持续150d以上向外排毒,感染猪和患病母猪所生仔猪以及粪便污染环境、饲养管理用具、运输工具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
病愈猪和隐性感染猪的存在,对新引进的种猪和仔猪威胁很大,常使发生过该病的猪场在9~12个月再次发生该病,特别是春秋温度、湿度变化大的季节,极易再次暴发该病。
2.1 感染率高
国内各地猪场的血清学调查表明,猪蓝耳病病毒在我国猪群的感染率很高。杨汉春(2003)报道对各地送检的血清样本监测结果,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的阳性率在10%~80%。近几年来各种学术刊物的连篇报道,都说明蓝耳病的感染和流行呈快速发展之势。该病在管理水平高和卫生状况好的猪场,几乎没有任何临床表现。
2.2 种猪带毒和持续感染
病愈种猪和感染种猪的带毒现象比较严重,感染猪血液和精液经常可检测到PRRSV,病毒可通过胎盘和精液传播。带毒母猪表现出发情障碍,如出现不发情和滞后产等。笔者临床观察带毒母猪所产仔猪,容易发生顽固性黄、白痢。
2.3 混合感染严重[2]、临床表现多样化
猪蓝耳病病毒不被猪肺巨噬细胞识别,可在巨噬细胞内繁殖而损伤巨噬细胞,引起猪免疫调节紊乱,给许多条件性致病因子创造了条件。主要表现在断奶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副猪嗜血杆菌、地方流行性喘气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育肥猪症状较轻,仅呈现双眼肿胀、结膜炎。
2.4影响其他疫苗免疫效果
有资料证明猪蓝耳病对猪瘟的免疫干扰,发生蓝耳病的猪场猪瘟免疫效果差[3],易发生非典型猪瘟。蓝耳病干扰支原体菌苗的免疫也有报道,也有猪场发现猪乙型脑炎和细小病毒病在发生蓝耳病后有随之增加的趋势[4]。
3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具有临床症状多样化的特点,各种类型各种年龄的猪发病后表现的症状也各异。在没有合并感染和继发感染的情况下,比较一致的临床症状是渐进性减食,嗜睡、多侧卧,发热,较大的猪表现间歇性发热,育肥猪常呈一过性轻微的表现。2006年9月至今笔者发现5个中小规模猪场,80头30kg左右的生长猪发生单一的蓝耳病,未用药物治疗,体温39.5~40.7℃,渐进性减食45d后逐渐恢复,60d后才恢复正常。在有合并感染和继发感染时,出现相应的症状,使临床症状加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因难。
据临床观察,流行初期极少数生长育肥猪和部分妊娠母猪可见双耳尖发绀呈蓝紫色,继之臀部发绀,之后颈下发绀,最后是四肢和腹部、尾根发绀,发绀部位逐渐变为蓝紫色。这种典型症状见于母猪和生长猪,出现病毒血症时,可见四肢及耳尖坏死,严重的全身发绀部位坏死。母猪在发病初期除厌食、嗜睡、发热40~41℃外,渐进性厌食常持续1~7d,这种现象占60%。在发病高峰期主要症状为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及弱仔增多,妊娠107~113d的母猪早产率达5%~30%,进入高峰期约3周,死产的数量达到高峰,每胎死产数0~100%,在高峰期出生并存活的仔猪生活力非常弱,且带毒尤以早产猪为甚,双后肢呈八字形,常因母猪无乳,许多仔猪被饿死,加之呼吸系统并发症,增加了死亡率。这些仔猪常表现为快速腹式呼吸,眼睑水肿,结膜炎,打喷嚏和顽固性腹泻,偶尔可见呕吐和中枢神经症状。断奶后的平均死亡率为30%~50%,个别窝达100%。末期,母猪的生殖功能逐渐恢复,接近或达到病前水平。
综上所述,发病猪的临床症状如下。
3.1种母猪
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妊娠母猪流产、后期发生早产、产死胎、胎儿木乃伊化、产弱仔等。部分新生仔猪有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等症状,产后1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40%~80%)。断奶母猪间情期延长。少数母猪表现暂时性的体温升高(39.6~40.0℃),个别猪的双耳腹侧及外阴呈现紫蓝色斑块,少数母猪表现产后无乳,胎衣滞留及阴道分泌物增多、瘫痪等症状。
3.2仔猪
1月龄内的仔猪最易感,并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体温升高至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腹泻(黄白痢),离群独处或相互拥挤在一起。被毛粗乱,共济失调,肌肉震颤,有的仔猪呈“八”字形呆立,后躯瘫痪,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少数仔猪口鼻奇痒,常用鼻盘、口部摩擦壁栏,鼻有分泌物。少部分表现耳尖及皮肤发绀症状,死亡率高达85%,甚至100%。断奶仔猪易继发其他疾病导致死亡。
3.3育肥猪
中猪易感,大猪易感性较差。无继发感染时常呈一过性厌食和轻度的呼吸症状,少数出现咳嗽,双耳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发绀。耐过猪易继发感染并出现相应的症状。
3.4公猪
发病率较低,约2%~10%,表现症状与育肥猪相同,精子数量减少,精液品质下降。
如有继发感染可见继发病的相应症状,使临床诊断更为复杂,应注意鉴别。
4 病理变化
蓝耳病病猪剖检的眼观病理变化主要是肺脏和脾脏。最常见的是局灶性间质性肺炎,病变部位呈浅灰色或浅蓝色,随感染时间延长可波及肺的各叶,整个肺脏逐渐萎缩,触之坚实,切面脆弱。脾脏肿大,脾髓质界限不清,钝端常因挤压出现明显的折叠。
组织学检查,常见的变化是间质性肺炎。可见肺泡壁增厚,有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肺泡上皮细胞变性,肺泡腔内有蛋白碎片,较多的肺泡巨噬细胞被损坏。还可见到鼻炎、脑炎、心肌炎等病理变化。
5 猪蓝耳病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的表现
从猪蓝耳病流行的情况看,猪蓝耳病的发生多以混合感染的面目出现,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5.1 继发猪瘟是蓝耳病发生后引起治疗难度大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由于已知和未知的原因,猪群中总有一些猪瘟的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猪,当蓝耳病发生时,常以继发感染的身份出现。临床上在解除细菌性和一些易治愈的病毒病后,其症状表现为高热稽留,体温41℃以上,药物治疗不见疗效,有时可见病猪皮肤黄染,有的病猪皮肤似煮肉,眼观皮肤发暗。注射过猪瘟疫苗的病猪剖检时常见非典型猪瘟病变,未注苗的病猪剖检可见典型的猪瘟病变。
5.2与圆环病毒(PCV2)混合感染导致5~13周龄猪的大批死亡
流行过或已感染蓝耳病的猪场,仔猪在5~6周龄开始发生一种以腹泻和渐进性呼吸困难为特征的死亡率很高的疾病,8周龄为高峰,9周龄为死亡高峰,以后逐渐减少。病理变化为多部位淋巴结明显肿大,严重间质性肺炎,有黄疸症状者多见肝脏病变。
5.3 多种细菌性病原体引起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其中最容易引起的是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是引起断奶仔猪和生长猪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条件限制,虽未进行病原分离,但根据临床特征症状和病理剖检是可以作出诊断的。许多学者认为,副猪嗜血杆菌是蓝耳病最大的帮凶[5],有人报道在PRRS患病猪肺中副猪嗜血杆菌的检出率达51.2%。另外,猪肺炎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引起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出现发热、咳嗽,有时咳嗽极为剧烈和顽固;呼吸加快或气喘。剖检病变有各种支气管肺炎,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坏死性、化脓性肺炎和融合性支气管肺炎[6]。该病的继发可导致育肥猪发病和死亡率升高。在蓝耳病流行中,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仔猪水肿病、魏氏梭菌感染,脑炎型、败血型链球菌等病的发病率都可见增加[7]。
5.4弓形体、附红细胞体是中猪和育肥猪重要的继发性疾病
不少猪场在蓝耳病暴发中或暴发后,中猪或成年猪暴发弓形体、附红细胞体,尤以弓形体发病最多。这两种病原使母猪的繁殖障碍雪上加霜,造成许多母猪在流产或分娩过程中死亡。
此外,猪蓝耳病与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等繁殖障碍性疾病混合感染,加剧了母猪的繁殖障碍和仔猪死亡。
6 猪蓝耳病的防制
猪蓝耳病病毒具有传染性、持久性、空气传播及感染猪长期带毒等特点,所以对该病控制相当困难。一旦传入猪场,其扑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6.1蓝耳病的预防
6.1.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抗病力在饲养管理条件好、饲料营养标准高的猪场一般不发生蓝耳病。因此,标准的管理、充分的饲料营养和良好的卫生条件,是猪群健康的前提条件。
6.1.2 关于疫苗注射当前业内对PRRS疫苗注射尚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在没有发生的猪场注苗后可能会引起疫苗感染,另一种认为注苗后可增强猪对PRRSV的抵抗力。在疫苗选择上大部分学者认为使用灭活苗安全性好,不会引起疫苗感染,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使用弱毒苗保护率高,抗体水平持续时间长。农业部明文规定只能用“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灭活苗”。笔者建议在非疫区和蓝耳病阴性场对种猪用灭活苗进行免疫,免疫程序为基础免疫2次间隔3周,每头4mL,以后间隔5个月免疫1次,每头4mL,仔猪和育肥猪不接种疫苗。阳性猪场和流行地区在做好种猪免疫的基础上,可选择注射弱毒苗,3~10周龄仔猪接种1mL,10周龄以上每头接种2mL。阳性猪场使用活苗时要特别注意注苗时机的选择,应选择在母猪空怀期、环境气温不高、无疫病发生时进行。否则,易引起发病造成严重损失。
6.1.3 坚持自繁自养,减少引种风险。
6.1.4做好环境消毒每周至少1~2次带猪消毒,转群后彻底消毒。
6.2 治疗方法
猪蓝耳病的发病多以混合感染的面目出现,从复杂的症状和病理剖检结合实验室检查,判定蓝耳病与感染的其他病原,是防治该病的关键。近几年笔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6.2.1 药物保健 用“清瘟败毒散”为基础,如果猪群中有链球菌、喘气病、附红细胞体等病原可加枝原净+康舒秘+强力霉素拌料,如果有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有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弓形体感染的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连用5~7d。按说明书使用。也可将上述配方分开分阶段使用,预防和治疗该病效果较好。
6.6.2治疗 发病期间用复方板兰根预混剂(北京中大安特生产)、维利鑫(河南泰力德动物药业生产)饮水,病程长的可在饮水中加入葡萄糖和口服补液盐。
基础方:百毒威+百乐本草注射液(重庆百乐维克动物药业生产),病初3d按治疗量注射,后3d按治疗量减半注射。该方适用于单纯性蓝耳病,发热在40℃左右,厌食、嗜睡的猪。
临床应用:
(1)病猪体温在41℃以上,皮肤发红,少食或不食,行走摇摆,用药后反复发烧,用基础方加注一针链菌清(山东鲁诺动物药业生产),或用瘟败素(上海贝灵)稀释先锋头孢(简阳爱迪)分别注射。
(2)病初有鼻液,或伴有轻微的痛性咳嗽,前后肢关节肿胀跛行,基础方加氟奇(山东鲁诺),分别注射。
(3)当上述药物治疗2~3d时,出现高烧反弹,或步态不稳,行走摇摆,或出现呕吐、有尖叫、阵发性倒地抽搐、磨牙等神经症状,或部分猪高烧、拉稀,用基础方加弓链克或重症特诊注射(注射3d后必须停药)。
(4)病猪高烧、拉稀特别腥臭、粪便中带有肠黏膜时,用基础方加痢菌净,分别注射。
(5)猪群中有连续多声的咳嗽,并伴有明显的腹部运动,用替米考星拌料连用7d,或用青天咳喘亡(哈尔滨千合动物药业生产)注射,连用3d。
(6)哺乳仔猪顽固性黄、白痢,用百毒威注射母猪,每日1次,连用3d。
参考文献:
[1] 吴清明.兽医传染病学第一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2] 何世成,范仲鑫,刘道新,等.规模化猪场猪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血清学调查与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09(4):23.
[3]李华,杨汉春,黄芳芳,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抑制猪瘟疫苗免疫应答[J].中国兽医学报,2001(3):7-9.
[4]钟官武,江桂林,曹建新.猪瘟发生的特点、原因和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08(8):20-22.
[5]李松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与体会[J].湖北畜牧兽医,2009(5):22.
[6] 史玉.浅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J].吉林畜牧兽医,2008(2):16-18.
[7] 刘山辉,刘胜华,徐爱群.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治疗的体会[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8(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