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作特色

2009-10-14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捕鸟三味书屋百草园

肖 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作者——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散文,从题目所示,文章应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写百草园,后一部分写三味书屋。又据文章的写作时间和内容来看,这是一篇回忆儿时生活的散文。然而,这并非是供茶余饭后消遣时间的一般散文,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今,文章都具有特殊的含义和深刻的主题——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对枯燥乏味且虐杀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揭露和批判。面对现实,作者回忆儿时家乡的乐园“百草园”,联想到“三味书屋”整天“读经”的囚禁生活,写下了这篇爱憎分明的优秀散文。现就其文章的写作特色作浅析。

1精确的题材

文章的体裁要根据文章题材而定,而题材的取舍要服务于文章主题。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必然要求作者所选取的材料不能逾越“百草园”里发生的趣事和“三味书屋”里苦闷的读书生活,散文体最适合组织这等材料(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较大变化的材料)来构建文章主题。因为散文的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具有较大空间变化和时间差异的材料联结起来,文章浑然天成,完美自然。可见文章体裁得当,选材精确,非大手笔不及也。

2细致的描写

细致的景物描写,融入了作者的爱憎之情。百草园不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园地,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富有生机,充满诗情画意。如写“菜畦”,用“碧绿”修饰,色彩明丽,眼目一亮;写“石井栏”,用“光滑”修饰,说明是经常坐玩跳跃的地方;写“皂荚树”,用“高大”修饰,所谓树大招风,自然是鸣蝉聚集之地;写“桑葚”,用“紫红”修饰,委实引人垂涎。又如鸣蝉长吟,黄蜂采蜜,叫天子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都是引人注意的快乐事情。如果说前面的植物描写是静止不动,少了灵性,那么后面的虫鸟却在上演一场精彩的音乐剧:弹琴的,唱歌的,跳舞的都粉墨登场,为百草园增添了不少乐趣。其实此时作者不愿说而说了的,于是用了两个“不别说”,仅此足够说明作者对百草园的爱并非停留在草木虫鸟上,还有对快乐自由的美好童年生活的向往。这样把情感融入百草园的具体事物中,才得以淋漓尽致的表达。再看泥墙根一带,翻开断砖,有时遇见蜈蚣,有时遇见斑蝥,倘见了斑蝥则“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何首乌根呢?“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成仙”,引起无限希望,因此弄坏了泥墙,可找不到一块象人形,却又引出了失望。带刺的覆盆子让人又怕又爱,终究还是摘来吃了,“又酸又甜,色味要比桑葚好得多”。在这一大段的描述中多了人的活动,跳动着人的心里的微妙变化,洋溢着浓郁的趣味,写出了天真烂漫的儿童眼中的百草园里的无限乐趣。又如雪地里捕鸟的描写,具体逼真,是作者对其怀恋和向往之情的自然流露。这些与呆板乏味的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3有序的结构

文章叙事条理清楚,秩序井然,紧叩主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不到三千字的散文,内容十分丰富,看似信笔写来,其实井然有序,环环相叩,不离主题。如写三味书屋由外而内:“走过一道石桥,便是先生的家了”这是外;“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屋”这是内;写方位“出门向东,不上半里”;写陈设“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写先生“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写外景“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可以爬上花坛去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写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只有他还大声朗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意,千杯未醉嗬……”有条有理,层层推进,紧叩三味书屋之枯燥乏味,揭示了封建教育摧残儿童的实质。文中写美女蛇的故事,看似闲笔,实则不然,百草园因为有了美女蛇而立刻变得神秘起来,让人刻骨铭心的事物莫过于美丽或神秘,倘或两者加在一块就大大丰富了百草园的内容了。润土的父亲教“我”捕鸟的记叙是对文章第二段的补写,在第二段分别从春、夏、秋三季描绘了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的百草园,而润土父亲教“我”捕鸟是冬季,文中说“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然而“雪一下,可就两样了。”说明在冬天的百草园里还是可以寻到快乐的,至少可以扫开雪地来捕鸟的,由于没有更好的掌握捕鸟方法,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百草园一年四季都有品不完的内容,诱人憧憬。这些看似扯得很远的记叙自有它的道理,围绕主题,形散而神不散。

4简洁的语言

文章语言简洁贴切,形象传神。在对百草园中一景一物,一草一木的描写,独具匠心。写石井栏用“光滑”,写桑葚用“紫红”,写蝉鸣用“长吟”,写油蛉用“低唱”,写蟋蟀用“弹琴”。作者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逼真地写出了景物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对先生的刻画,从外貌到品学,寥寥数笔,惜墨如金,而先生的形象却跃然纸上。表现了作者惊人的语言功力。

5丰富的联想

丰富的联想是本文的又一特色之一。作者由何首乌的根联想到成仙,再现了儿童美好的憧憬。由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由捕鸟想到润土的父亲,由读书想到老师读书的神态。放得开收得拢,文章既有自然之趣,又具人文气息。

综上而言,精确的题材,细致的描写,有序的结构,简洁的语言,丰富的联想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更好地服务于文章的主题思想,才使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朴质平易,形象生动,娓娓而谈,恰似行云流水,却又紧扣主题,一气贯串。

猜你喜欢

捕鸟三味书屋百草园
捕鸟网
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游百草园
语文课上的“捕鸟”
三味书屋之“三味”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寻找百草园
里耶秦简“捕羽”的消费主题
贵阳市笼养鸟驱动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