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油高校的共同办学特色探析

2009-10-13

关键词:办学特色发展研究

吴 伟

[摘要]加强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建设,是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措施。笔者认为中国石油高校与其他类型的高校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中国石油高校有着共同的办学特色: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办学育人,把教学科研和油田生产相结合,努力使人才培养适应石油工业的发展战略,矢志为祖国的石油、石化工业培养高质量人才等。研究、解读这一共同的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对促进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

[关键词]石油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4-0101-(04)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表明,办学特色已经成为评价一所大学的重要标准之一。[1]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2]由于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加强大学的办学特色建设,就越来越成为高等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寻求发展的重要契机。与其他大学的办学特色不同的是,中国石油高校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共同的办学特色。研究、解读这一共同的办学特色,对提高中国石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启示。

一、中国石油高校的共同办学特色

目前,中国的石油高校主要包括: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西安石油大学、江汉石油学院(并入现在的长江大学)、新疆石油学院等。这些石油高校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如中国石油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以清华大学石油系、化工系为基础,汇聚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师资创立的北京石油学院,她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之后随着克拉玛依、四川、大庆等大油气田的发现,促成了新疆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等一批石油院校的建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石油高校形成了如下共同的办学特色。

(一)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办学育人

1.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涵

大庆精神是艰苦的大庆石油会战的重要成果之一。党和国家曾对大庆精神进行过两次概括:1981年,党中央第47号文件把大庆精神高度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献身”,即奋发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无所畏惧,勇挑重担,靠自己的双手创业的革命精神;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讲究科学,“三老四严”,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1990年,江泽民视察大庆油田时,再一次充分肯定了大庆精神,并将“献身”改为“奉献”,对大庆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凝练,把大庆精神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即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3]

铁人精神是人格化的大庆精神,是对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铁人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石油人的精神风貌,铸就了石油工业荡气回肠的人文品格。铁人精神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命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以宁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英雄气概,在谋求大庆油田“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伟大实践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形成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团结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的铁人精神。

2.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内化为石油院校办学育人的灵魂

中国每个石油高校的创建和发展的历史,都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一些石油高校的创办与建设,往往是与该地区的石油会战同时进行的。实际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也是广大石油院校的教职员工与英雄的大庆人和全国其他地区的石油工作者共同创造的巨大的精神财富。因为每个石油高校走过的办学道路,都是把大庆精神作为学校每个阶段建设发展、兴校强校的动力源泉,尤其在建校办学和育人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广大石油高校的教职员工既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创造者、实践者,也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受益者和传承者。中国石油工业的艰难起步与发展,需要中国石油高校的广大教职员工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培养能够吃苦耐劳的从事石油科技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综上可见,中国石油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都把大庆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断推动着石油高校的发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学校办学育人的实践之中,也已经内化为石油高校办学育人的灵魂。

(二)将教学科研与石油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中国石油院校都充分利用石油特色优势和毗邻油田的地域优势,将油田作为教学、科研的实习基地,将教学科研与油田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石油高校教师的科研项目主要来自油田,并且一些科研成果往往是与油田的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的。据资料统计显示:石油院校有近80%的科技成果、60%的科研论文和专著是与石油石化等企业合作完成的;石油院校与大庆油田、吉林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等大型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学生到油田实习、做毕业设计,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事实证明:石油院校只有充分依托石油特色优势,才能加强学科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与实力,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

1.强化石油石化学科建设

由于历史上中国的石油石化企业和石油高校都隶属于中国石油部,因而,时至今日,许多油田企业仍然把石油高校作为企业的科研、实验和人才培养的基地。这一历史的渊源关系和现实的需要,促使石油院校始终围绕石油石化工业发展战略,结合油田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高新技术建设和强化石油石化重点学科建设,并培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构建与石油石化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石油加工、信息技术与工业过程控制等强势学科专业体系。通过建立国家及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专业,申报博士点、硕士点等措施不断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支撑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与石油企业联合科技攻关,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中国的各石油院校都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先后与大庆、吉林、辽河、大港、胜利、塔里木等油田建立了长期的科技合作关系,进行联合科技攻关,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促进石油科学技术的转移与推广。各个油田也一直将石油院校作为科技项目合作单位和依托力量,在合作中,双方人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三)为适应石油工业发展战略的需要而培养人才

长期以来,各石油院校都将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石油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根据油田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确定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划和培养数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为石油石化企业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石油石化企业也根据发展需要对石油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关心并支持石油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和生产实习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基础上,通过第二学士学位、“订单式”培养等方式,进行校企联合培养油田企业急需的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以及石油涉外工作人才。此外,石油院校还通过与石油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教育基地和开展继续教育等方式培养石油石化人才。

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对石油资源的需要,国家提出了石油工业要“利用两种内外资源”的发展战略,油气资源勘查开发要走向国际市场进行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4]为了分享国际油气资源,中国石油工业组建了生产和经营型跨国公司参与国际竞争。同时,随着国内油气勘探由早期的背斜勘探过渡到寻找小尺度、隐蔽性油藏,勘探难度的加大,以及大庆等大型油田开发已进入中后期,寻找剩余油及提高采收率已成为开发工作的中心。因此,各石油院校都在努力适应石油工业的发展战略需要,加大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能够适应涉外工作的人才。

各石油院校为适应石油工业发展战略需要而构建的多层次、多规格的石油人才培养方式既密切了学校同企业的关系,满足了油田企业人才需求和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国际竞争的需要,又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工作压力,使学生获得了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效果。

二、中国石油院校共同的办学特色形成的历史溯源

(一)中国石油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是构成中国石油院校共同的办学特色的基础和元素

中国石油院校是伴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前进的步伐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几所著名的石油院校的建校史都在50华诞左右。中国石油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办学特色,是从中国石油院校厚重的人文积淀中提炼出来的最宝贵的精神结晶。

中国石油院校从建校之初至1977年,石油院校的师生们怀着“为石油而生,为石油而息”的“兴油报国”愿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为石油工业培养人才这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中国石油院校创建伊始,便面临着百业待兴、艰难困苦的局面。建校的先驱们白手起家,安营扎寨于荒野之中,拓荒创业于困难年代,用“立大志、干大事、创大业”的创业精神,书写了超常规办学的石油院校的艰难创业史。艰苦创业、“三老四严”的奋斗、严谨态度,“兴油报国”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由此成为石油院校最本色的精神底蕴和石油院校发展的精神因子,也孕育了中国石油院校共同的办学特色。“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已不再是中国石油高校的一种行业意识教育,而升华为中国石油高校师生员工的一种品质。

(二)建设适应社会经济和石油工业发展的学科门类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9年,是中国石油院校迅速恢复、发展、壮大和超越时期。在这个时期,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和石油工业发展的形势,中国石油高校大都由建校之初的较为单一的石油、石化专业逐步形成以工科为主,向理、工、管等多学科发展。20世纪80年代,石油高校先后增设发展了自动化、管理、计算机专业,90年代又增设了英语、数学、市场营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这个时期中国石油高校学科门类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为石油石化工业培养了人才,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服务,还使中国石油高校形成了以石油、石化及其配套学科为特色优势,以工为主,理、工、管、经、文、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层次齐全的石油特色大学。中国石油院校在全国高等院校中还较早地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取得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等标志性建设成果。目前,中国石油高校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工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

(三)强化石油石化优势学科

2000年以后,中国石油高校进行了管理体制划转,开始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面对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科技和教育的竞争,面对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战,为了适应世界能源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中国石油高校的师生员工牢牢抓住国内外石油工业发展的有利契机,以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石油工程、石油化工、石油机械及其配套学科为特色的优势,以为国家石油工业和地方经济服务为己任,进一步加强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加大了石油科学技术研究的力度,并取得了卓尔不群的办学成就。仅从办学规模与办学层次上看,除新疆石油学院外,其他几所石油院校大都有40个左右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都在2万人左右,石油主干专业大都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点,形成了以石油专业为主,理、工、管、经、文、法、教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办学层次与格局。

三、中国石油高校共同的办学特色的当代启示

中国石油高校在50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共同的办学特色,凝聚着一代代中国石油高校教职员工半个世纪以来的不懈追求、奋斗和奉献的智慧与心血。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审视、解读中国石油高校的共同办学特色,对促进当下中国石油高校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启迪。

(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国石油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中国石油高校5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广大的石油高校教职员工始终肩负着“我为祖国献石油、我为石油献人才”的特殊使命,始终心系人民、胸怀祖国,以服务人民、服务祖国为理想追求和动力源泉。在广大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石油高校既为祖国的石油工业和其他行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员,促进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也使中国石油高校的教学和科技工作得到了健康发展。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油气短缺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国家的安全。严峻的能源形势迫切需要中国石油高校的广大教职员工继续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继续肩负起“我为祖国献石油、我为石油献人才”的历史使命。当前,中国油气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石油高层次人才短缺[5],为此,中国石油高校今后的重要使命就是攀登世界石油科学技术的高峰,创新石油高等教育,为祖国的石油工业培养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以保障祖国的能源和人民生活的安全。

(二)彰显石油特色是中国石油高校的强校之本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石油高校因中国石油工业的产生、发展而创建、发展起来,突出石油特色、强化石油主干学科建设,是中国石油高校能够跻身于中国高水平特色大学行列的重要举措。今后,随着世界石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能源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石油高校还必须主要服务于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需要,还需要致力于培养支撑和推动石油工业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石油石化工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此,必须大力加强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石油化工、石油机械等石油优势学科的建设,使其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的地位。通过对石油重点学科的建设,既可以紧跟石油行业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又能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促进中国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艰苦奋斗、求实创新是中国石油高校优良的传统

中国石油高校的发展历史证明,每个石油高校在建校之初,都发扬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通过艰苦的努力,奠定了学校发展的基础,留下了艰苦创业的精神财富。在学校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广大石油高校的教职员工,更是发扬了艰苦创业、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面对日益艰难的油气开采形势,不断创新,推动了石油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由此培养出了大批石油工业战线上的科技人员,产生了以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为代表的科技精英。20世纪90年代,王启民勇于创新,突破了国内外同行认为表外层不能开采的禁区,组织了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持续稳产科技攻关,为油田增加了7.4亿吨的后备地质储量,进而发展完善了河流三角洲相储层的沉积相理论。[6]

(四)实行产学研紧密结合,是提升中国石油高校办学实力的关键举措

历史的经验证明,中国石油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石油高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进步,石油高校的发展进步,又促进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与进步。近年来,为了使教学、科研与石油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各石油院校都抓住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在新技术领域开发和拓展国际市场的大好机遇,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服务和科技创新体系,搭建了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平台,着重在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炼油化工研发能力、油气管道技术、海外整体快速勘探评价技术、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等技术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从而增强了高校的石油科学技术储备能力,拓展了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同时,由于各石油高校对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与石油企业联合培养,就使石油高校的毕业生加强了同石油企业的联系,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由此可见,石油高校只有实行产学研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

[参考文献]

[1]大庆石油学院石油院校办学特色形成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石油院校办学特色发展战略研究结题报告[R].大庆石油学院:2008|05.

[2]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3):17|23.

[3]大庆石油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R].大庆石油学院:2007|05.

[4]吴伟.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105.

[5]庞雄奇,文永红.中国油气短缺带来的挑战及其对石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1.

[6]黄少云,李逸龙.石油英模成才模式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111.

[责任编辑:夏畅兰]

猜你喜欢

办学特色发展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探讨
北方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研究
论高职教育和双语教学的关系
互联网思维下零售业发展研究
略谈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
走内涵发展之路提升学校教育品质
优化课程教学体系结构,凸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办学特色
学校办学特色形成过程的误区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