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教务工作与现代管理之行为科学

2009-10-12

职业·中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教务管理者理论

路 冰 洪 慧

教务工作的现代化,就宏观而言,是经济发展、科技文化不断进步的必然要求;就微观而言,是教育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教务工作现代化管理,是从思想、组织、方法、手段上体现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

行为科学是近几十年内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是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律学、教育学及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的行为产生、发展和相互转化的规律的学科。目前,行为科学已在现代管理上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把行为科学理论应用到教务管理中,对教务管理的现代化不无裨益。笔者仅就教务工作与行为科学之间的关联,浅谈一下个人意见。

一、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之前,西方盛行的是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系统地研究企业生产过程和行政组织管理。前者以泰罗为代表,着重研究车间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后者以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着重探讨经营管理,突出的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弊端,因而在20世纪中叶得到迅速发展。

人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把人的行为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是完全必要的,在教务管理过程中尤显必要。它能够改变教学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把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改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由原来对“规章制度”的研究,发展到对“人的行为”的研究,由原来专制型管理向民主型管理过渡。

二、行为科学对教务管理工作的启示

1.教务管理者应树立“教师既是管理对象,又是管理主体”的观念

行为科学认为,人不是“工具人”,也不仅仅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有其主观能动性。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学校管理者把教师仅仅看作是管理的对象,不把教师视为学校的主人,因而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缺乏共同的命运感,缺少意见的沟通渠道,导致双方关系紧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一要釆取参与式、民主式的管理,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二要建立健全沟通渠道,与教师谈心,鼓励教职工提建议,讲真话。

2.教务管理者应当正确合理地满足教职工的各种需求

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行为是对于没有满足的需要的追求,人的需要的满足度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满足度的大小决定了人的行为的强弱。只有当某种需要尚未满足而又强烈追求这种需要的时候,才能产生激发力量。当某种需要已经基本满足或完全满足的时候,其激发力量就会减弱或完全消失。这时就让位给另一种尚未满足的需要。

就教师而言,一般有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提高政治地位的需要、发挥个人特长和才能的需要、业务进修和深造的需要以及改善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工作动机和工作积极性建立在需要与动机激励的基础上,当需要得到满足时,积极性就会高涨。因此,教务管理者应关心教师的物质生活和个人发展需要,充分提高教师的责任感,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3.改善领导作风,选择适当的领导行为

领导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它涉及领导者、被领导者、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行为科学认为,工作环境不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素质不同,就应选择不同的领导类型和方式。总之,领导者要真正地关心人、爱护人,了解、满足教师的愿望和需求,运用恰当的领导方式,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三、行为科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1.教师是“社会人”,是复杂社会系统中的一员,必须以社会系统观点来对待教师

教师并非只有单纯追求物质收入的需要,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归属感,受人尊重等。管理的重点要建立在教师这一人群的关系的基础上,注意教师在社会心理方面的变化。因此,学校管理者不应专制武断,动辄对教师批评训诉,也不应把教师看成只是为了谋生才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把教师的工作动机归因于金钱,从而大搞物质刺激;而应该看到教师的政治追求和精神追求,在政治上信任他们,工作上依靠他们,多给其精神鼓励,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政治责任心。

2.妥善协调“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在学校,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即人们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与之相应,就存在着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等“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这两种关系客观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处理得好,就可以收到优化融洽的功效。因此,领导者对存在的“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不可横加干涉、训斥、指责,而应充分认识到两者的合理渗透是有益于学校工作开展的,从而对非正式关系,注意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支持。

3.新型领导能力的内涵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教职工满足度,以激励士气,进而达到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的目的。

所谓新型领导能力,就是同时具有技术经济与人际关系的技能,能区分事实和感情,在逻辑和非逻辑的感情之间,在满足“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取得平衡。

管理者与教师存在双重关系,即工作关系(强调责任)和人际关系(强调感情)。因而,学校管理者应注意使这两种关系保持适度的平衡,不能只强调工作关系,整天冷冰冰的,缺乏人情味;也不能只重视人际关系,做“老好人”,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问不闻。新型的学校领导者既应严格要求,重视工作关系,又应加强感情交流,重视人际关系。

4.注重满足教师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各种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基本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务管理者在教务工作中,运用该理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的各种需要中有一个是主导的需要,抓住了主导需要就等于抓住了主要矛盾。一种需要一旦满足了,另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作为一种动因而出现。因此,一个人总是被驱使去追求还未完全满足的需要。第二,教师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可能同时停留在不同层次上。第三,满足低层次需要的途径比较单一,而满足高层次的需要通常有多种途径,管理者不要限于低层次上对教师需要的满足,而应采取多种方式满足教师高层次的需要。

教师的需要随着教师的成就感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当教师在尊重方面得到更大满足时,就会对更高层次的需要产生强烈的追求,就会对上一级需求感到不满足,就会产生更大动机来实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因此,教务管理者不应只注重教师福利和生活,还应注重教师的高层次需求的满足。

教师的需求随年龄的变化也产生很大差异。年轻教师最关心的是尊重,年长的教师却表现出多方面的需求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满足的需求会降低。老教师变得更“现实”,更“听其自然”。

(作者单位:路冰,江苏省苏州职业大学;洪慧,河南化学工业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教务管理者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以培养方案为核心的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