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职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及对策思考

2009-10-12杨少波黄应忠

职业·中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中职

杨少波 黄应忠

笔者近期对所在学校的2008届毕业生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时,不愿到远离家乡的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依赖学校就业的心理较为严重,自己寻找工作或创业的极少;部分学生对就业后的薪酬期望值不合理;对国家和自治区中职学生的就业政策了解不多;在就业工种的选择上强调与所学专业对口;希望学校就业服务办公室开展就业形势和就业技能等指导;大多数同学相信经过自己和学校共同努力能找到工作。根据调查结果,笔者通过认真的思考,提出如下对策:一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调整专业设置,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技能训练;二是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三是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四是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一、基本情况及问卷的设计

此次针对笔者所在学校的中职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比较真实、具体地反映了毕业生对就业的想法及现状,调查问题涉及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问题(包括薪金、就业地区、就业行业等)、对国家就业政策及学校就业工作的了解、对所学专业的关注程度及专业就业前景的了解、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等方面。

该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下发调查问卷150份,收回调查问卷137份,回收率91.3%。其中,男生77人,占总人数的56.2%%;女生60人,占总人数的43.8%;城市生源8人,占总人数的5.8%;城镇生源20人,占总数的14.6%;农村生源109人,占总数的79.6%。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1.在就业地点上,不愿意远离家乡到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

受地域、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生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不愿到离家乡较远的广东省就业。据调查统计,对于就业的地点,78.1%的同学希望在广西各地就业。其中,希望在学校所在城市——百色市就业的学生占21.9%,希望在广西其他各地就业的占35.0%,希望在桂林、柳州、北海等广西较大城市就业的占5.8%。而希望在外省就业的只占21.9%,其中希望在广东就业的占14.6%,希望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就业的占7.3%。由此看来,近八成的毕业生选择在广西区内就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地域影响,百色地区是山区,经济较为落后,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从小参与社会活动较少,社会竞争意识不强,难于适应发达地区快速的生活节奏;二是受家庭因素的影响,百色地区是少数民族,人们普遍的观念是“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担心出去后远离父母,远离亲人,无人关爱无人疼;三是个人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大多不愿受许多严格纪律的约束,广东等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意识极强,条条框框较多,特别是较大型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相当完善,制度规范,纪律严明,凡事均与经济挂钩,以前去广东某大型企业的一些学生在培训第一天就提出打道回府的要求;四是生长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生长在农村,没出过远门,去过的最远地方就是百色市了,担心自己不能适应外面的世界。

2.在就业心理方面,中职生依赖学校的心理较为严重,自己寻找工作或创业的极少

目前的毕业生大多是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学生,正可谓“生在改革下,长在经济中;生在计生下,长在温室中”。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计划生育、生活较为宽裕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学生对于就业的依赖思想严重。据调查统计,在学生回答获得就业岗位的渠道问题时,89.1%的学生选择依靠学校、他人介绍或亲戚介绍。其中,依靠学校安置就业的多达80.1%,依靠他人介绍的占7.3%。自己寻找工作或创业的只占7.3%。可见,近90%的学生存在依赖心理,尤其依赖学校安置,而靠自己寻找工作或创业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到一成。

之所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毕业生大多出生于1988、1989年左右,他们出生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收到一定的成果,经济有所改善,生活较为宽裕,所以在成长过程中大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第二,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目前的学生兄弟姐妹少,即使是农村生源,也几乎最多只有兄弟姐妹两个,在家都比较娇贵,习惯了安逸的生活,而不能适应工作后的辛苦。

3.对就业后薪酬的期望值基本合理,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要求较高薪酬的现象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37位学生中,有107位学生期望就业后的薪酬每月在900元以上,占调查总人数的78.1%,只有19.0%的学生期望月薪在700~900元之间。由于学校生源大多来自百色山区各县,经济相对不发达,在当地的生活水平下,这个期望值是基本合理的,也基本符合大多数企业提供的薪资标准。据调查显示,提供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1001~2000元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55.2%。但是,也有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要求较高的工作薪酬。调查实习期间的薪酬待遇要求时,29.2%的学生期望实习期间的月薪在700元以上,占调查总人数的近三成,这表明学生实习和学习技能的主动性思想有待加强。

中职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都需要从基层的一线岗位做起。由于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大多数毕业生从事的是最基本、最简单的手工操作,创造的利润有限,不可能马上拿到很高的薪水。毕业生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现实缺乏最基本的判断力,不能根据现实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企图做“啃老族”啃出含金量,更是不切实际的;对薪金过高、过低的要求也是短视的。

4.毕业生对国家和自治区中职学生的就业政策了解不多

当问及“你对我国和自治区的就业政策的了解”时,只有5.8%的学生的回答“很了解”,73.0%的毕业生回答“一般了解”,21.2%的学生选择了“一点都不了解”选项。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是职业学校进行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这方面,英国和日本做得比较好。每个毕业生基本上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完善。目前,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在最后一个学期才开设,入学时没有职业规划,没有职业顾问团队,一直以来都是由招生就业办公室兼职做学生的就业工作。而在大家纷抢生源的形势下,招生就业办公室重招生而无法顾及就业工作,顾此失彼。笔者所在的学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于2007年9月成立了就业服务办公室,对学生就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5.在就业工种的选择上,强调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口

中职学生对社会的发展缺乏了解,他们不知道专业设置的滞后性,所以在就业工种的选择上过分强调与自己所学专业的对口性。笔者学校的毕业生,50.0%的学生心仪的就业工种与自己专业对口,说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工种仍然是自己的专业,违背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原则,也让自己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社会是先有职业后设专业,社会上出现了这种职业,学校才开始设置相关专业,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文件批复下来后开始招生,这一过程至少要花费一两年的时间,学生入学后还需培养三年才能毕业,所以开设这个专业时市场上是热门职业,等招生培养学生毕业后,这个职业可能又变成冷门职业了。面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这种情况和目前紧张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不能过分强调自己就业的工种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一定是一致的,而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先就业后择业。

6.希望学校就业服务办公室开展就业形势和就业技能等指导

调查显示,78.1%的学生希望学校就业服务办公室开展就业形势和就业技能等讲座,4.4%的学生不希望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技能等讲座,17.5%的学生对这个问题持无所谓的态度。可见,大多数毕业生是希望学校就业服务机构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的。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有关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帮助学生掌握可行的求职方法和应聘技巧,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正视就业现实,克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思想,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正确的就业思想,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克服择业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对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7.大多数学生有信心经过自己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找到工作

在回答“你有信心在自己和学校的努力下能找到工作吗”这一问题时,70.1%的同学有信心经过自己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能找到工作,27.0%的同学信心一般,只有3.0%的同学没有信心。我国的就业形势,通过电视、网络、书报、老师、家人和师哥师姐的介绍等途径,学生都会了解到目前国家的一些就业政策,对我国目前的就业情况也会有所了解。社会需要一定的技能型人才,各种大小企业能提供一些用人岗位,这些信息支撑了学生的就业信心,说明就业的大环境氛围对学生就业是有一定帮助的。

三、思考与对策

1.确实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调整专业设置,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技能训练。第一,坚持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第二,深入思考,推进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第三,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灵活专业方向的要求,根据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加强针对性的专业教学,确实把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迅速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第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再培训和考核,使教师全面掌握行业最新科技动态和发展前沿,把最新的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其全新的知识体系和创新意识。

2.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

要确实贯彻“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思想,确实加强就业教育,把就业教育贯穿于中职学生时代的始终。学生在学校的两年学习期间,要安排好就业教育课程。第一学期主要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来职业学校学习以及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学习,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实践,使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第二学期主要解决如何在职业学校修炼内功的问题,即解决如何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指导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并有意识地根据自己规划的职业目标,对自己的学习、课余生活进行合理安排,从而消除学生在中职学校期间学习生涯的迷茫感。第三学期重点是就业政策、就业心理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克服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第四学期是就业指导及创业教育,使学生全面掌握求职方法和技巧,做好择业前的各种准备。

3.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

就业指导人员通过自学、在职培训、调研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职业学校通过组织教师赴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工业发达城市考察,拓展就业市场,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国家职业规划师的培训等,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班主任是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直接联系人,也要加强相关就业指导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开辟校本培训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就业政策水平;同时,还要使学校的就业政策在校园内相关职能部门与班主任之间达到统一,以便在校园内对学生就业工作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交流,尤其是与家长共同搞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实现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和高就业质量是一项必要的措施。大多数中职学生毕业时的年龄均在18~20岁之间,社会阅历少,缺乏生活经验,许多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受父母的就业思想影响较大。有些学生家长不愿让小孩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就业,这就有必要在做通学生就业思想工作的同时,也做通学生家长的工作。

总之,面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新问题,学校和老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引导,开拓创新,大胆改革,才能开创中职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农业学校)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中职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