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尼·莫里森:黑人的哥特式魔幻之书

2009-10-12邱华栋

湖南文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白人

邱华栋

在美国文学史上,黑人文学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传统,成为有着具有巨大创造活力的20世纪美国文学大树上一条耀眼的枝杈。那些自1640年之后作为奴隶被引进到北美洲大陆上的非洲黑人们,经历了漫长的缄默岁月,到19世纪才开始逐渐地以文学的形式发出了他们的声音,表现出他们的心灵世界。如今,一些黑人作家的作品已经成为了经典名作,想到黑人文学,我的脑海里立刻就涌现出哈里的《根》、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詹姆斯·鲍德温的《另一个国家》、兰斯顿·休斯的自传《大海》、艾丽丝·沃克的《紫色》等黑人作家、诗人的作品。而托尼·莫里森更是黑人作家中的佼佼者。她将美国的黑人文化混合一种哥特式的魔幻小说风格,将美国黑人文学、甚至将英语新小说引领到一个更加开阔的境地,对她的阅读和了解十分重要,是对那些有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记忆的族群、国家和个人的特殊启发。我想,托尼.莫里森开辟了一条道路,即使她没有开辟出一条新路,那么,她至少是一条道路的高大路标。

1931年2月18日,托尼·莫里森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钢铁城市洛里恩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蓝领工人,母亲主要靠在白人家做女佣来养家。1949年,18岁的托尼·莫里森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华盛顿特区专为黑人所开设的霍华德大学英文系,1953年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后来,她又进入康奈尔大学继续攻读英美文学,24岁的时候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毕业之后,她先在得克萨斯州的南方大学担任老师,后来在母校霍华德大学教书。1965年,她开始在美国著名的出版机构蓝登书屋担任文学编辑。从1970年代起,她主要在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等各个大学讲授美国黑人文学,还在《纽约时报书评周刊》上发表大量书评文章。1987年,她开始担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文学教授,讲授文学创作和美国文学研究课,属于典型的学者型作家。在托尼·莫里森近40年的文学生涯当中,她一共出版了8部长篇小说,一个剧本,两部文论集,还主编了一部三百年来美国黑人为了争取和白人同等地位而奋斗和抗争的史实性文献汇编《黑人之书》(1974),这本带有史料性质的著作影响深远,记叙了美国黑人300年的历史,被称为是美国黑人的百科全书。在蓝登书屋当编辑的时候,托尼·莫里森就开始对黑人文化进行了深入思考。她除了研究威廉·福克纳的小说之外,还为黑人拳王穆罕默德·阿里的自传和一些黑人青年作家作品的出版费了不少心力。

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是《最蓝的眼睛》,该书出版于1970年,篇幅不算很大,翻译成中文有10万字,但是内容复杂,有着多层次的表达,语言和叙述语调非常独特,已经显示出托尼·莫里森强烈的、很难模仿的文学风格了。《最蓝的眼睛》的主人公是一个黑人女孩子,在社会上,她因为自己的黑人血统而备受白人歧视,因此,她幻想自己能够有一双白人姑娘才有的美丽的蓝眼睛。托尼·莫里森过去曾经写过一则童话,在那则童话中,一个盼望得到蓝眼睛的女孩子,最后果然得到了一双“最蓝的眼睛”。但是,在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孩子佩科拉对上帝进行祈求,在幻觉中得到了一双蓝色的眼睛,可是实际生活中仍旧四下碰壁,找不到出路,还被同样潦倒、穷困、失意的父亲连续强奸,生下了一个孩子,一家人坠落到更加悲惨的境地,以至于完全丧失了生存的希望。

小说《最蓝的眼睛》是一个残酷的童话,小说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不单单控诉了白人社会压制和歧视黑人的现实,它对黑人自身存在的问题也给予了尖锐的清理和批判,这是作者胜于那些控诉型和单纯描述黑人苦难、只将账算在白人头上的黑人作家作品的地方。的确,黑人在美国长期受到压迫和歧视,这当然是白人种族主义在作祟,但是,当美国社会的制度不断发展,能够给美国各民族成员提供相等机会的情况下,黑人的劣根性也就显露出来了,比如小说中,黑人女孩的父亲懒惰、自暴自弃,竟然强奸自己的亲生女儿,还生下了一个孩子,令人发指。这些劣根性也影响着黑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这就不光是白人歧视的问题了,是黑人自己不争气了。这是以往很多黑人作家所忽略的,而托尼·莫里森一开始就注意到了事物的两面性,她能够描绘出黑人文化的历史渊源、复杂处境和自身的局限性。《最蓝的眼睛》带有童话色彩,还有一些英语哥特小说的诡异气质,和一种女性主义和文化批判的敏感性,托尼·莫里森将这些元素都放到一个篮子里,显示了她卓越的才能。小说的叙述语言模仿了黑人女孩那种祈愿的语调,有些段落没有标点,显示了女主角思维的连绵、断裂和幼稚,叙述角度在不断的转换中获得了多层次的立体效果。

托尼·莫里森的第二部长篇《秀拉》出版于1973年,篇幅与《最蓝的眼睛》相当。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黑人女孩子秀拉,她倒是比那个沉浸在童话世界里、祈求一双“最蓝的眼睛”的佩科拉不一样,秀拉是一个性格坚强、具有反叛精神的女孩,她试图向白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挑战,她不愿意像父母亲那样逆来顺受。小说还塑造了另一个黑人姑娘内尔,内尔更愿意过一种循规蹈矩的生活,和秀拉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秀拉感到无力和社会对抗,她还毁了内尔的婚事,遭到了大家的谴责,大家认为她是一个坏女孩而厌弃她,导致秀拉通过自杀来抗议社会和黑人部族对她的威压,她自己得到了解脱,也使那些不喜欢她的黑人们松了一口气,而笃信基督教严格教规的内尔则以传统的生活方式继续生活。小说以两个黑人女孩子不同的人生道路,呈现了美国黑人女性的真实生存处境。小说的叙述节奏跳跃,第一章讲述了1919年的事情,小说的倒数第二章是1941年,最后一章则讲述了1965年的事情,在10万字的篇幅里,跨度达到40多年,有些地方叙述得非常详细,有些地方又忽然加快了步伐,详略得当,把主人公放到美国历史背景的大幕布上进行全面审视,使我们看到了秀拉背后的时代的整体氛围。

《最蓝的眼睛》和《秀拉》算是托尼·莫里森创作第一个阶段的作品,在这个阶段,她还在多方面试验对小说体裁、题材、叙述和思想主题的把握,小说的篇幅也不大,人物也很单纯,两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是黑人女孩子,都是以她们在美国社会遭受的悲剧命运来呈现时代的气氛,也突出了托尼·莫里森独特的创作视角。这两部小说出版之后,托尼·莫里森不仅在美国文坛一举成名,还被看做是黑人妇女的精神领袖和代言人。

迄今为止,托尼·莫里森最好的小说大都出版于她创作生涯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从1977年开始,到1993年结束。在这个阶段中,她出版了《所罗门之歌》、《柏油孩子》到《宠儿》和《爵士乐》四部长篇小说,然后,以1993年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达到了一个颠峰。今天来看,这四部小说也是托尼·莫里森最好的小说,是她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根据和砝码,如果没有这几部小说,她的文学成就就会大打折扣了。

1977年,托尼·莫里森出版了长篇小说《所罗门之歌》,该小说可以看做是她逐渐攀上文学顶峰的标志。小说出版之后,大获好评,获得了当年的美国全国图书奖。为什么说托尼·莫里森通过这部小说逐渐攀上了她的文学巅峰呢?首先,这部小说所描绘的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实处境更加深广,书中出现的人物已经不再是黑人女性了,而是更加复杂和有代表性的黑人群像。小说的故事情节带有一种黑人的哥特式鬼魅气息和魔幻色彩,描述了黑人马孔·戴德和皮拉特里兄妹两家之间的故事。《所罗门之歌》的情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主线和副线互相交织在一起,第一部分主要讲述马孔·戴德在美国北方某个城市的黑人聚集区里的生活,描绘了他的家庭环境、自我困境、社会环境,托尼·莫里森还描绘了黑人聚集区的文化,比如,一些思想激进的黑人秘密社团组织的活动等等。小说的第二部分开始,马孔·戴德就向南方去寻找黄金了,而马孔·戴德的自我认识和发展成为小说中最重要的情节线索。他离开了自己的家庭,去美国南方寻找父亲和姑姑过去曾经发现、但又遗失了的黄金,在寻找黄金这个具体的财富的过程中,马孔·戴德就不断地寻找到自己作为黑人的根,还听说了他的祖先从非洲来到美洲的传奇经历。这个部分,马孔·戴德是在寻找自我、发现历史,逐渐靠近了家族和族群的文化之根。在小说的结尾,马孔·戴德虽然没有在南方找到黄金,但是他找到了比黄金更加宝贵的黑人族群文化的根。祖先作为血液里的力量重新在他的身体里聚集和沸腾,使他获得了在美国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他也开始确信自己作为一个黑人的生命价值了,他相信,自己的曾祖父当年就是因为不愿意继续在美国当奴隶而独自展翅飞回了非洲。小说在最后的部分点题了,“所罗门之歌”,既是关于曾祖父这样的祖先的歌曲,也是对圣经传说的一次文本上的呼应。

小说里有一个黑人的神话原型故事贯穿其间:当年,凡是不甘心在美国做奴隶的黑人,都可以独自展翅飞回到非洲去。这个神话传说是美国黑人想要挣脱奴役和枷锁的心理暗示和象征。小说中,戏剧性的场面首先出现在第一章的开头,一家保险公司的一个黑人职员,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寻短见,从医院的楼顶跳了下来,结果摔死了。在这里,托尼.莫里森以神话原型的比拟方式,暗示了黑人自我精神安慰的神话的瓦解。这一次,托尼·莫里森似乎扮演了一个神秘的说书人的角色,她在小说中采取的语调很特别,给你娓娓地将黑人文化历史和传说的古老和神秘一一道来。小说也带有着黑人民间文学、神话传说的魔幻色彩,在细节和情节上大量显现,具有了阅读的新奇魅力。因此,托尼·莫里森跳出了她的前两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和《秀拉》的对黑人女性的狭隘关注。《所罗门之歌》完美地表现了黑人文化的巨大魅力。在对黄金的寻找中,马孔·戴德找到了比黄金更加珍贵的东西,这就是托尼·莫里森想说的。在我看来,这部小说无论是在文学写作技巧上,还是思想所达到的深度、涉及社会和文化问题的广度,都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它完全可以和威廉·福克纳、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人的作品相比较且毫不逊色。《所罗门之歌》也开拓了托尼·莫里森自身创作的疆域,使她的视野扩大到对整个黑人历史文化的探询、总结、发现和再创造。

1981年,托尼·莫里森出版了长篇小说《柏油孩子》。和《最蓝的眼睛》一样,这是一部根据一则童话故事发展而来的小说。那则童话的原型故事原来是这样的:一个农夫为了吓唬偷盗庄稼的兔子,就用柏油做了稻草人,野兔不知道柏油稻草人的厉害,靠近它的时候被粘住了,于是,农夫抓获了野兔。聪明的野兔花言巧语地对农夫说,它偷他的庄稼,理应受到惩罚,而最好的惩罚莫过于农夫将它扔到长满了刺的荆棘丛里,这样它就会皮开肉绽,永远记住这次教训。于是,农夫就把野兔扔到了荆棘丛里,结果,农夫中计了,因为荆棘丛正是野兔的天堂和家园,它逃脱了。

《柏油孩子》这部小说的地理背景是加勒比海的一个海岛,小说描绘的是一户白人家庭中一对黑人帮佣的生活。柏油孩子特指这对夫妇的侄女,后来成为他们的养女嘉甸。小说在白人主人和黑人仆人之间、在黑人仆人和他们的养女之间、在黑人夫妇之间、在养女和她的心上人之间,铺展开了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纠葛了种族与文化、白人与黑人、男人和女人、主人和仆人、老辈和晚辈的矛盾,在这些紧密的人际关系之间,托尼·莫里森可以说是螺狮壳里做道场,将这些人的心理活动和外部的行为举止描绘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小说中的“柏油孩子”嘉甸,曾经由白人主人送到巴黎留学,因此,她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有着很好的文化素养,回到美国之后,她很难融合到美国南方落后的黑人文化中去,和父母亲以及周围的其他人不断发生冲突,于是,她和男朋友森私奔到了纽约。森是一个强壮能干的黑人男青年,现在,他成为了被粘在柏油孩子身上的野兔,两个人的命运就这样粘合在了一起。森曾经犯过罪,杀过人,但是,他也渴望过一种传统的女人相夫教子、男人挣钱养家的生活。到了纽约,森无法在纽约的白人文化氛围里生存,他们发生了激烈冲突。为了维护关系,两个人不得不互相妥协,一起回到了故乡。回到故乡之后,他们之间的分歧更加严重,又面临着爱情婚姻的解体。小说以嘉甸姑娘和森的经历,描述了当代北美洲黑人的两种方向,一种是借助白人文化的优势,沿着白人成功的道路发展,去接受良好的教育,然后在白人主导的社会里出人头地;另外一种就是森的道路,渴望回到传统的黑人社会里,以黑人群体的力量去反抗白人的社会,找到一种疏离感,与白人社会格格不入。小说中,托尼·莫里森对这两条道路都做了反省和批判。

《柏油孩子》在写作技巧上非常精湛,小说采取了大量现代主义小说家在意识流方面的探索,但是却没有宥于其限制,而是采取暗示、意象和回忆的方式,来呈现主人公的存在状态,把黑人文化中强调的直觉、神话、象征符号和独特生活元素结合起来,叙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阅读这部小说,就像有一幅渐渐打开的、色彩绚丽的扇面。可以说,《柏油孩子》是一部情节紧凑、张力巨大、内容精彩的黑人之书。

托妮·莫里森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杰作是《宠儿》(一译《娇女》)。《宠儿》出版于1987年,受到了评论界的一片赞誉。《纽约时报》评论这部小说“神奇而辉煌,具有神话的气势和韵律”,《洛杉矶时报》认为“不读《宠儿》,就无法理解美国文学”。1988年,该小说获得了美国普利策小说奖,还被《纽约时报》评为“25年来最佳美国小说”第一名,这是相当大的殊荣了。说起来,《宠儿》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小说是根据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用文学的形式加工再创造后完成的。那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是当年托妮·莫里森在编辑《黑人之书》的时候获取的:有一个叫玛格丽特·加纳的黑人女奴,逃脱奴隶主、向自由的北方逃跑的时候,为了免遭白人种植园主的追捕,亲手割断了拖累自己逃跑的孩子的喉咙。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和精神决绝呢?看到那个案例,托妮·莫里森当时就非常震撼,她把这个事件放到了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讲述了一个后来过上了稳定安全生活的黑人女人,不得不和女儿的鬼魂一起生活,但在内心里,她感到羞愧和罪责并不断谴责自己的故事。女黑奴塞丝向北方逃亡的时候,途中遭到追捕,快要被逮住了的时候,她不愿看到孩子和她重新沦为奴隶,就掐死了亲生女儿。18年后,奴隶制被废除,被她杀死的女婴还魂归来,开始纠缠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小说的叙述结构精巧复杂,分为三个部分,倒叙、顺叙和插叙以及视角的变化精彩纷呈,继承詹姆斯·乔伊斯、普鲁斯特等人开创的现代小说技法,并发扬光大了。

《爵士乐》(1992)是托尼·莫里森的第6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一个杀人案件作为小说的叙述核心:1926年,50多岁的黑人推销员乔,在纽约黑人聚集区开枪打死了他18岁的情人朵卡斯,他的妻子出于嫉妒和愤怒,在葬礼上打算毁坏死者的面容,被大家制止,由此,引发了冲突。这是小说的核心人物关系。但小说在叙述的时候,并没有采取顺时的叙述,而是采取了内心独白和回忆的方式,交织了主人公的行为动作,把现实层面和内心层面也交织起,形成了叙述层面、外部社会与内心层面的双层结构。可以说,小说是一部描述美国黑人从乡村来到大城市,寻找新生活并不断遭遇挫折的心灵史诗。通过了大量的闪回和类似爵士乐的叙述节奏,小说把我们带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在主人公内心里,交织着无法解决的矛盾和痛苦的回忆。后来,乔和他的妻子明白了,他们必须互相支持才能度过漫漫人生。于是,他们修补了生活和情感的碎片,缓慢地恢复了关系。

我看这部小说最美妙的是它的叙述语调,那是一种与黑人爵士乐合着节拍的节奏,因此,阅读起来也非常有音乐感。它还使我想起来另一个美国作家多克托罗的小说《拉格泰姆音乐》。那部小说也是带有了一个时代特有的音乐节奏,将时代的风貌以音乐的节奏叙述出来,并使音乐节奏和人物的命运线索重合。《爵士乐》这部小说宛如是给一个黑人家庭演奏的一曲低徊婉转、哀伤激越的爵士乐,将美国黑人内心的挣扎和外部的遭遇都呈现了出来。可以说,这是一部关于黑人自身的灵魂之书,是黑人的内省之书,也是黑人的苦难和自我审视之书。依靠这本书,托尼·莫里森完成了她的写作第二个阶段,达到了她小说写作的颠峰。

托尼·莫里森的创作的第三个阶段,开始于她的第7部小说《天堂》。小说出版于1998年,故事情节依旧以一个刑事案件作为主线索。1976年,一天清晨,鲁比镇的9个黑人男子开始袭击一家修道院中的4个女子。这些黑人男子为什么要攻击这家修道院呢?原来,这里面有深刻的历史渊源。这些黑人男子认为,修道院是一个带有异端和叛逆色彩的地方,修道院中的4个女子是向男权社会挑战的叛逆者。这4个女人,她们各有各的不幸,都是遭受到男权社会和家庭的迫害,在婚姻、性方面遭受了失败和痛苦,她们才一个接一个地逃到了这个修道院里的。进入到修道院之后,她们把这个天主教修道院建成了带有避难所性质和弘扬女人叛逆精神的场所,如同灯塔一样照亮了周围那些被压抑的女性的生活,也使男人们感到害怕。于是,黑人男人们认为,这些女人是危险的、离经叛道的,他们认为,一切罪恶的渊薮都在这个被不洁的女人所占据的修道院。他们精心策划了一场攻击,准备除掉她们。但是女人们成功地逃脱了。

小说是复调的叙述,它的另外一条叙述线索,则追溯了鲁比小镇的来由,讲述了从1755年开始,这个鲁比小镇是如何由从非洲被贩卖来的黑人奴隶所建立,并且逐渐地发展、壮大,并形成了当地那种闭塞、顽固、保守的黑人文化氛围。小说在对黑人命运和女人命运这两个重大的美国乃至人类的文学主题上,都做了深入开掘。鲁比小镇和那座修道院,就像两块飞地一样,伫立在美国的国境之内,是美国历史和现实的独特产物,又像天堂一样成为黑人和女人的圣地。因此,小说分别描绘的鲁比小镇和那座修道院,成为了天堂的化身。

托尼·莫里森以往的一些小说,要么偏重于女性的命运揭示,比如《最蓝的眼睛》和《秀拉》,要么旨在探讨美国黑人的现实处境,比如《所罗门之歌》和《爵士乐》,而《天堂》则技高一筹,不仅将黑人问题和女性问题结合起来,还把神话和历史问题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很难回答的问题:黑人的天堂,女人的天堂,到底在哪里?《天堂》精彩之处就在于,托尼·莫里森并没有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是以黑人和女性冲突的方式,将这个十分复杂的世纪性问题呈现给我们,让我们自己去思考,并做出一个回答。

2000年,托尼·莫里森和儿子合作,写作出版了童话叙事长诗《大箱子》,这是一部写给孩子们的童话长诗,描述几个喜欢惹祸和吵闹的孩子,被父母锁到了一个大箱子里的故事。后来,他们在箱子里演绎了一出有趣的自我发现的童话。2003年11月,托尼·莫里森出版了她的第8部长篇小说《爱》,小说以黑人企业家科赛作为主角,讲述他如何白手起家,逐步地发达起来,兴建了科赛饭店和娱乐场,成为黑人在美国东海岸的度假地。小说的叙述者并不是科赛本人,在小说的开始,他就已经去世了。小说围绕着他的妻子、孙女和一个女护士展开故事,描绘了一个黑人家族在20世纪的兴衰史,以及几个女人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在托尼·莫里森的全部小说中,我觉得这部小说是最弱的,主题模糊、人物牵强、关系怪异,而且还描绘了主人公有些异常的性欲,似乎没有找到一个好的着力点。

托尼·莫里森的最新作品是长篇小说《仁慈》,出版于2008年,这是她的第9部小说。小说深入到美国历史的现场,描写17世纪种植园中的黑人如何逐步地陷入到种族主义的深渊里,在小说中,托尼·莫里森继续她对黑人文化和命运的思考,对黑人在历史中的身影的追寻。1632年,一个白人商人买下了一个黑人女孩,他对待这个黑人女孩很好。小说以商人瓦克的农场和他的家人之间的关系作为核心,把奴隶制和种族主义在美国诞生之前的历史氛围逼真地描述了出来。小说表达了惟有爱和善才可以化解种族矛盾和冲突的主题。

托尼·莫里森是一个能够不断超越自我的小说家。美国另外一位重要的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赞美她说:“没有人比托尼·莫里森写得更美,她始终不懈地探索非洲裔美国人的复杂性、恐惧和生活中的爱……我想象着她穿着一条粗布裙子,坐在大炉灶前,一边把火上的大铁壶弄得丁当响,一边讲述一个久远的悲哀故事。她讲述着黑人的故事,殖民地的白人妇女怎样若无其事地背着婴儿去看被私刑处死的黑奴;黑人街区的女孩如何战栗地看着自己的父母兄弟沉溺于兽行和酗酒,渴望自己有一双美丽的蓝色眼眸,从此看不见任何苦难。这不再是‘外人对黑人痛苦生活想当然的揣测;这是用黑人的眼睛看世界,用黑人的脑子想问题。她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让全世界都体会到一个民族和他们所处的阶层的无奈、屈辱,她讲述着黑人的彻骨之痛,读者为之窒息,她却一如既往的平静,而黑人们模糊的朦胧若雾的艰辛的求生的路径,也在故事中隐隐约约地浮现出来,那些饥寒交迫的灵魂走进我们的脑海深处,久久不散。苦难与挣扎不是某一个民族的专属,它原本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所共有。这些人没日没夜地为了生计而奔忙着,麻木不仁地对待上苍赐给他们的任何不幸,却无处申诉,无由申诉。感谢托尼·莫里森作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分子站了出来,代表历史拷问世界:人类的迷茫与堕落是否还将继续下去?有没有力量阻止它?”

托尼·莫里森把神话传说和社会批判结合了起来,使小说拥有了独特的气质和锐利的思想。同时,她深受《圣经》文学传统和美国南方文学大师威廉·福克纳的影响,并且将哥特小说式的鬼魅气息混合了黑人文化传统中的神话和魔幻色彩,结合了童话和寓言的元素,把一种新文学带给了我们。这些都是她的精神资源、写作资源和文化资源。同时,她又将美国南方种植园制度的解体以及黑人的遭遇精巧地展现出来,使我们看到了黑人族群那斑驳丰富的内心世界,了解到黑人群体在美国历史中的真实境遇。

托尼·莫里森的9部小说和其他几部诗歌、随笔和非虚构作品,大都以美国黑人生活为主要内容,坚持表现黑人种族的命运和历史文化,小说的笔触细腻,语言生动和富有跳跃性,叙事技巧精巧复杂,塑造的人物性格突出,故事情节带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想象力丰富,创造出了一个非凡的、独特的小说世界。正是托尼·莫里森使美国小说继威廉·福克纳之后,再度呈现出神话般的恢弘和史诗的力量。

阅读书目:

《娇女》,王友轩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10月版

《宠儿》,潘岳译,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2月版

《所罗门之歌》,舒逊译,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2月版

《最蓝的眼睛》,陈苏东等译,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11月版

《柏油孩子》,胡允桓译。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8月版

《天堂》,胡允桓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5月版

《爵士乐》,潘岳等译,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12月版

责任编辑:赵燕飞

猜你喜欢

托尼莫里森白人
莫里森酒吧拉票遭民众痛批
加拿大游客穿T恤:我不是莫里森
我想自己做
戒烟公司
美国白人内部“三六九等”的鄙视链(观察家)
托尼逃跑
“后隔离”时代的骄傲与焦虑
走得快和走得远
关于白人的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