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自然的心灵抒唱
2009-10-10李掖平
李掖平
读完手头上孙云峻和孙永泽创作的《心灵的倾诉》这部散文集书稿。心里不由生出一种感佩之情。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云峻、永泽父子俩一起在文学道路上前行,老的壮心不已,少的后生可畏。他们凭着对文学的一腔热爱,执著地在文学园地里默默耕耘着。这部《心灵的倾诉》散文集是两人的合集,主要包括两人近年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作品和平时的随笔创作。倘若以专业的眼光来看,也许你会觉得这些文章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甚至有些过于平淡。但平淡并不等于浅俗,其实恰恰是作品中清新质朴的本色深深拨动了我的心弦。虽然他们不是声名远播的专业作家,但却同样有着真诚炽热的文学情怀。正如他们在后记中所说,“我们注重的是触及灵魂、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的表白、流露、倾诉”,作为业余创作者。孙云峻和孙永泽两人的写作完全是真诚自然的心灵抒唱,摆脱了一些专业作家的功利性,这样作品中也就少了一些矫揉造作的成分。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读他们的作品,犹如同朋友交心,我们感受的是作者那淳朴、淡泊而又火热的心灵。
永泽的文笔清新可读,而且涉猎比较广泛,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方面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管是文学创作还是评论写作,永泽清新的文风都体现得非常明显,尤其是在散文创作方面。他的散文有对童年的回忆。如《那年的黄军装》;有对故乡的赞美,如《我故乡的槐树林》;有对亲情的讴歌,如《落雨情怀》;有对人生的思索,如《人生是书》;也有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如《澳门,归去来兮》。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从心灵深处自然流出的甘泉佳音,普普通通的语言以最为自然的行文方式组合在一起,你甚至都找不到文章的结构章法,只是觉得这样写可能就是最好的、最合适的。在当下满目花花绿绿的语言垃圾堆里,永泽的作品清新质朴却叉不失深刻精警,确实别有一番自然的动人的韵致。《失去,也是一种美丽》是一篇优美动人的散文。作者深情回忆了小时候放风筝时的情景,断了线的“小燕子”常常在“我”的记忆中飞舞,屡屡牵动“我”对曾经经历过的、曾经憧憬过的感动和美丽的追忆与回味,这些追忆与回味一次次净化着“我”的情感和心灵,最后文章又升华到哲学思索的层面:“拥有的即便失去,也是一种美丽”。《母亲是河》则是一首精美的散文诗。诗中将母亲的形象赋予了河的内涵,她是生命的源泉,她是心灵的港湾,她是托起梦想的双手。她涵容一切的意义,她联通着过去、现在和未来……除了散文之外,永泽的评论文章也同样精彩。读永泽的评论,你会发现文中几乎没有那些流行性的、模式化的批评术语。据此,你可以说永泽不够专业,却不得不承认永泽具有敏锐的艺术感悟能力。其实术语只是批评的工具而已,当那些拐弯抹角、冷僻艰涩的所谓专业术语看得读者疲惫不堪时,它其实已成为通往生活、通往心灵的无形栅栏,对这些术语的滥用是会严重妨碍读者与文本的心灵沟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许纯个人化的体验式批评反而更能接近文本的内核,也更符合文本的实际。《感觉世界——莫言小说印象》、《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漫笔》等都是这种个性斐然、别有见识的评论文章。
与永泽文章的清新精致相比,云峻的文章就显得更为质朴厚重一些,更多的是一位老者回首往事时的安详与睿智。《我学老舍先生<养花>》这篇短文表面上虽然谈的是养花之道、读后却让我们明白了做人道理: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人虽是万物之灵长,做事也必须遵循事物规律,违规而行定遭失败。这样作者就以从容的心态、舒缓的语气、简单的事例自然而然地阐发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份平和淡远显然渗透着一种饱经沧桑、洞彻世象的老者的睿智。但是每当忆起青年时代的热血岁月时,步入老年的云峻依然掩不住内心的激动。《黄河堤》仿佛将我们带到了战天斗地的往昔岁月,作者在文中自豪地写道:“黄河堤是千百万人汗水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勤奋、忘我、质朴、吃苦耐劳的象征。”云峻是从那个灾难重重岁月走过来的人,曾经的往事自然包含了很多辛酸与苦难,然而这些辛酸和苦难在云峻的记忆中已经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内涵,苦难已经变成了磨砺意志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辛酸则同欢乐掺杂在一起,时间久了就酿成了醇酒,历久弥香。《一夜一次包公脸》、《一包点心的浮想》、《风雪中记起“塑料人”》让我们一次次回到了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但作者似乎并不多么在意物质上的贫乏,而是每每自傲于当时精神上的富有,在冒着黑烟的柴油灯的映照下,云峻夜读的身影显得那样高大:冰天雪地里。全身披挂着塑料布的云峻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从未耽误过他所教的四个班的一堂课:民办教师补贴很少,为了买书,云峻只好戒了烟瘾:云峻的住所非常简陋,屋里却摆满了书和字画,难怪张强先生称云峻为“物质上的乞丐,精神上的富翁”。你可以质疑作者对那个年代的眷恋和提纯与美化,但你却无法怀疑作者的真诚和坦率,虽然文笔显得直白单调了些。与这类文章相比,我倒更喜欢如《四季的情愫》、《柳笛声声》、《枸杞树》等文,伴随着声声柳笛,我们的思绪仿佛也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让浪漫的童心自由地放飞在这些清新活泼的文字间。
永泽与云峻的文章之所以能够打动人,我想主要是缘于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真善美就是他们文章的内核。当传统被所谓的新锐作家当作绊脚石一脚踢开的时候,我们看到仍有一些作家在默默地守着那份无法割舍的传统情愫,永泽与云峻的创作本身就是以文学方式来阐释他们对于真善美的理解。与这种创作理念相契合,他们一直坚守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立场。用写实手法描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童真、情感、人生、家事、国事莫不入题。永泽与云峻两个人的作品中都有对父爱的描写,永泽的《爸爸,你真的好棒》中的父亲是淳朴无私而又严厉的,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乡村的教育事业;云峻的《缅怀的情思》中的父亲则是细心体贴而又坚强刚毅的。他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对父亲的敬佩与尊重是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对于当下现实。两人更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永泽是济钢职工,钢厂的生活让他深深地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同时也让他懂得了“劳动是美丽的,劳动是快乐的”。只要翻阅一下永泽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多篇目是歌颂济钢工人的,他们在枯燥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青春,创造着财富。这难道不是无私的美德吗?云峻在《零距离感受泉城文明新风》中也热情歌颂了社会上的种种高尚文明行为:怀抱一份赤诚激越的爱国情怀,感受着祖国的成长壮大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永泽与云峻都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心中的歌唱》、《百年的梦想》、《澳门,归去来兮》、《新世纪随想》、《普天同庆》、《满足这颗欣喜若狂的心》、《共产党的颂歌》一篇篇充满激情的文字表达着共同的心声: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为祖国的统一而欢呼。
实事求是地说,孙云峻和孙永泽的文学视野还需要更高更宏阔的拓展,创作思路还需要更深刻更灵敏的创新,文字表达也需要经历更严格更精致的磨砺,但我相信他们的热情、执著和勤奋,会促进他们的创作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