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月珍:野草编出好生活

2009-10-10韦亚玲

晚晴 2009年9期
关键词:文笔床垫稻草

韦亚玲

车子在沿山公路上徐行,丝毫感受不到三伏天的酷热。打开车窗,大口呼吸着山里的清新空气,在徐徐凉风中,尽赏沿途风光。行至山谷深处,才发现这又是另一番景致,苍松翠竹、鸟语花香……这就是百岁老人李月珍居住的村庄——盘水镇文笔村。

吃苦耐劳苦度日

1905年10月2日,李月珍出生在普安县窝沿乡黑石头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除了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守着几分薄土过日子,再没有其它的谋生技能,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十分贫苦。

李月珍在家里十个孩子中,排行老三,上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她与哥哥姐姐不仅要轮流照看幼小的弟妹,还要上山打柴割草,担一家人每天的生活用水,农忙时还要和父母一起下地干活。这样的生活让李月珍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辛,也养成了她吃苦耐劳的性格。

20岁时,李月珍从窝沿乡嫁到了文笔村。丈夫家没有土地,只有租种地主家的田地,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在交了地租后,所剩无几,遇到年成不好的时候,不但交不上租,一家人的口粮也没有了着落。看着一家老小,坚强的李月珍下决心要让家人吃饱饭。于是,她和丈夫起早贪黑地上山砍柴换到一点粮食,都留给老人和孩子吃,而自己和丈夫常常一日三餐都以野菜充饥。

野草变成手中宝

文笔村气候比较潮湿,进入秋冬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床上垫上一层稻草,但那些稻草很容易散落,使用一段时间后还会长虱子。

由于经常进入深山打柴,李月珍夫妇发现,深山里的草长得特别茂盛,比附近山里的草要长得多,夫妻二人想到家里的稻草不多,开春还要用来烧地。他们商量,何不用这些野草编成床垫,不仅能保暖,还干净方便,牢固耐用。邻居和亲友在他们家看了这种草编的床垫,觉得不错,便让他们夫妻帮着编织一两床拿回家用,作为答谢,他们还会送点盐米给夫妻二人。由此,他们想,如果把这些草垫拿到集市上去买,说不定能换来些家用呢。

夫妻二人说干就干,没想到这些用草编织的床垫子一到秋冬季节真的成了抢手货。夫妻俩没日没夜的干起来,家里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生意也越做越好。李月珍渐渐感到,没有知识很容易吃亏。于是家里有了一点积蓄后,夫妻二人顾不上买地修房子,先把6个孩子都送到学堂念书,让他们学知识学文化,就算以后做不了官,做点小生意也不会吃亏上当。

分到田地得安居

在旧社会,他们居住的地方常常有土匪出没,李月珍家那简单搭建的房子四壁透风,有点什么值钱的东西也藏不住,每次土匪不费吹灰之力便把他们家洗劫一空。

为了躲避土匪,他们把家从山脚慢慢搬到了山顶,虽然每次往山下运送床垫子很麻烦,但生活也安宁了很多。解放后,一家人因为分到了土地,他们又搬到山下居住。有了自己的土地,一家人耕田种地,编织床垫,积攒了3年多,1952年,终于建起了自己的房子。老人说,搬进新建的房子里,那颗飘飘荡荡、提心吊胆的心才算安定下来,直到这时才觉得自己是这个村子里的主人,不再是一个居无定所的佃户了。

老人的两个女儿都已远嫁外乡,四个儿子在当地娶妻生子。老人的儿媳说:“前些年,我妈还能操持一些简单的家务,现在大家都不让她干了。没事她就喜欢看电视,特别喜欢看广告。”

对于现在的生活,老人用最简单朴实的话进行了概括:“新中国了,我们有了田地,修建了房子,孙子们读书的读书,打工的打工,都算见了世面,他们到过的城市,就和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样,日子当然好啊!”

寿星档案

姓 名 李月珍

性 别 女

民 族 汉

生 日 1905年10月2日

住址 普安县盘水镇文笔村大桥河组

文化程度 文盲

职 业 家庭妇女

病 史 无

长寿史 母亲90多岁去世,现有一弟二妹,都已年过九旬

生活习惯 早上7点起床,晚上10点左右睡觉,每日午休3小时左右;一日三餐规律,荤素搭配合理,喜食粗粮

脾气 随和、温顺

喜爱活动 聊天、散步、看电视

长寿绝技 编织草垫子

猜你喜欢

文笔床垫稻草
流年似水
选用床垫有学问
不要极端在意文笔
文笔塔生辉
有趣的稻草艺术
一根稻草的经历
睡不着
赶 集
一根稻草的经历
跟踪导练(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