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位寿星,60座丰碑
2009-10-10赵明
赵 明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座图书馆,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部百年史。”
日前,在贵阳市南明区沙冲路玉溪社区,100岁的张淑朝老人面若桃花,面对记者侃侃而谈:“我活了100岁,见证了中国的几个朝代和100年的风雨历程,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她再一次向记者展示了“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座图书馆”的真谛。
今天,新中国已经成立60周年,在历经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阵痛后,迎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明媚春天,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正在不断深入党心和民心,同时,我们的祖国正踏着建设“和谐中国”的步伐大步向前迈进。
从第4期开始,本刊连续6期推出了“60位百岁老人见证新中国60周年”专栏,先后深入贵州各地采访了60位百岁老人。通过他们,我们阅读并体味了这60座“图书馆”里的丰富内涵,洞悉了他们在旧社会里的血泪历史,他们投身新中国建设的革命热情,以及他们在建设“和谐中国”伟大时期的幸福晚年。
罪恶与苦难,旧社会百姓生活充满血泪
翻开20世纪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史,不难发现,战争连年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既有外敌的入侵,也有劳苦大众为了和平与自由而进行的殊死抗争。
就是这段特定的历史,60位百岁老人,踏着硝烟,一路向我们走来。这60座“图书馆”,向记者展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别印记。
101岁的杨昌文,一个出生在江口县的农家子弟,在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前,他在旧军队里干过,抗战全面爆发之后,他毅然加入抗日队伍,奔赴抗日前线。在惨烈的对敌斗争中,不幸右手受伤,导致残疾。他用自己血与火的经历,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英勇抗击外敌的心路历程。
唐金秀,一个出生在湖南祁东的湘妹子,因为日寇入侵,战火延伸,她与丈夫举家迁徙。逃难途中,她的丈夫没有死在日本鬼子的铁蹄之下,而是断送在烧杀抢掠的土匪手里。她草草掩埋丈夫,带着幼子,继续加入逃难的“大军”。谁曾想,就是这次逃难,一路走走停停,直到全国解放,最后只得定居贵州都匀。
因为外敌入侵,让杨昌文、唐金秀、曾长英、林月仙等人历尽了艰辛,饱受了磨难,也打造了性格,磨炼了意志,成就了他们的百年人生。
然而,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老百姓更多的苦难却是来自于统治阶级的无情盘剥,以及旧军队和土匪的烧杀抢夺。
1903年出生于贵定县的莫敬山,他的哥哥被国民党抓丁后从此杳无音信。后来,国民党军队再次到村里抓丁,他只得逃进深山请求地主收留做工。然而,他在地主家的日子也不好过,不仅要超负荷地劳动,甚至连饭都不能吃饱。为了糊口,农忙时,他就在各村辗转做工;农闲时,他就去帮地主跑马帮贩盐。
生长在盘县的谭粉兰,出嫁时的陪嫁比较丰厚,不幸被一地主少爷“看中”。不久,这个地主少爷勾结土匪,持刀洗劫了谭粉兰家,不仅抢走了她的全部陪嫁物品,甚至连家中的其他东西也被“顺便带走”。
在苦难的旧中国,莫敬山、谭粉兰等人的遭遇,只是记者采访过的众多百岁老人中的个例,杨忠华、黄忠清等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那“命悬一线”的苦难历史让他们至今心有余悸。
作为旧社会的见证人之一,黄忠清说,解放前的中国,政府盘剥,匪患猖獗,老百姓不仅缺衣少食,就连人身安全也难以保证,人们为了养家糊口,一天疲于奔命,哪里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哪里还能健康长寿?
珍惜与奉献,新中国投身建设充满激情
“曾家女儿当妇干,圆月太阳干在前,元旦节假作调解,青石板上造粮田。”这是一位读者为百岁老人曾元元所写的嵌名诗,它真实反映了老人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投身建设新社会的豪情壮志。
在记者采访的众多百岁老人中,像曾元元一样誓死保卫新中国、积极建设新社会的老人不在少数,杨忠华、田春莲、杨冉妹、李贵香就是其中的代表。
杨忠华因为在解放前当过国民党的兵,做过生意,曾经九死一生。解放后,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当上了生产队的民兵队长,并不惜一切去维护新的人民政权。村里有人组织假农会,他连夜步行上百里山路到县政府报告。最后终于彻底摧毁了这个假农会,那些妄图破坏人民政权的反动分子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农会主席田春莲,为了清剿国名党残余反动武装和土匪恶霸,她不仅让解放军住在自己家里,还半夜起床为解放军引路清剿国民党残余势力。同时,她积极组织和带领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动员青年入伍抗美援朝,打击企图颠覆新中国的侵略者。每每谈到这些经历,田春莲都是激动不已。
如果说杨忠华和田春莲是誓死保卫新生人民政权的典型,那么陈林英、杨冉妹等则是积极投身建设新中国的代表。
陈林英和其他群众一样,都是投身新中国建设的积极分子。在生产一线,人们常能看到她背着小孩忙碌的身影。她大字不识,但生产积极,勤劳肯干,成为群众拥戴的“群众头头”和“自然领袖”。尽管党组织两次找到她,动员她入党,但她始终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而放弃入党。直到第三次动员她入党时,她才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
在解放初期,杨冉妹被推选为生产队的妇女主任,为了转变妇女观念,把她们从灶台旁解放出来,她带领妇女干部挨家挨户的做工作,广泛宣传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思想,并积极动员妇女自食其力,投身劳动。在她的动员和带领下,妇女的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101岁的曾元元回忆起往事,感触很深,她告诉记者:解放前是给地主老财卖命,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解放后,劳苦大众成了国家主人,所有的汗水都是为自己而流,所有的果实都是大家分享,所以大家都非常乐意去奉献自己的精力和生命。
报答与感恩,享太平衣食无忧充满幸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所有接受采访的百岁老人,大都性格温和、饮食规律、心情愉快,安定的社会环境,富足的生活条件,都是他们长命百岁的基本因素,并且他们知足常乐,感恩社会,报答他人。
普安县的龙天凤,是本次活动采访的最后一位百岁老人。2005年,当地政府调查发现,他们的居住地因为地质变化,已经不宜人居,便投资为每户修建了一栋平房。搬家时,老人开心极了,说活了100多岁,总算住上了宽敞的大房子。说到政府每月给她的生活补助,老人乐呵呵地说:“国家不但修新房子送给我们,我100岁了还开始领工资呢!”
家住石阡县本庄镇的鄢成武是一个“老顽童”,百岁高龄还远赴湖南,游览了岳阳楼、洞庭湖等地方,并且一去就是4个多月。回来后,他还不时与人侃起:“那边的老人很好玩啊,大家喜欢在一起摆龙门阵,我也和他们拉家常呢。”老人如今还为那次“大开眼界”兴奋不已。
采访中,老人们都说,如今他们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主要是党和政府对他们的无限关爱,以及社会的热心扶助。甚至有些老人还认为,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党和政府给予的,所以他们知足常乐,感恩他人,回报社会。
黄登培解放前是一名铁路建筑工人,黔桂铁路修通后,他选择留下来看守隧道和桥梁。解放后,他在寄身的茅草棚周围开垦了几分地,种上瓜果蔬菜,再到附近的山上打柴换些盐米度日。上世纪70年代,附近群众见年逾古稀的他生活困难,便帮他修建了房子。1998年,修建贵新高速公路,老人的木屋要搬迁,工作人员前往动员,老人却说:“我的房子、土地,都是政府和好心人给的,现在国家需要,我什么补偿都不要。”
从贵阳市云岩区粮食局退休的贾希陶老人,如今“什么都不愁”。但老人一心想为贵州建设做点事情,居然“想捐款10000元修建公路”。汶川大地震后,他又给灾区群众寄去了爱心。有谁会想到,老人所捐献的钱,都是他从微薄的退休金里节约出来的。
其实,在记者采访的百岁老人当中,像黄登培、贾希陶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比如,林桥龄、李贵香、杨玉芝、唐老冬等,他们都在用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回报社会。
本刊采访的60位百岁老人,只是众多百岁老人中的代表。通过他们,记者了解的不只是其苦难的过去、温馨的现在、幸福的明天,更重要的是它昭示着,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才能稳定,百姓才能安居,生活才能幸福,老人才能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