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英雄郑成功对宝岛的收复与开发

2009-10-09沈福星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殖民者郑成功荷兰

沈福星

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

——《难忘的一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她自然风光美丽,物产富饶,像祖国东海上的一颗明珠,我们亲切地称她为祖国的宝岛。

自十六世纪初至十七世纪,日本倭寇、葡萄牙、 西班牙、荷兰等殖民者都曾为了占据台湾而经常发生冲突。1624年,台湾被十七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侵占。在此后的38年中,荷兰侵略者对台湾进行政治上的控制、经济上的掠夺、精神上的奴役,使台湾人民饱受殖民统治之苦。荷兰殖民者对台湾人民进行残暴的军事镇压与政治压迫;霸占土地,将田亩改为“王田”,苛征田赋,掠夺大量米粮、蔗糖和鹿皮等物产,强征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文化方面,实行殖民奴化教育,兴建教堂,还在台湾各社办小学,用荷兰的语言、文字传授少年儿童,不让台湾的少年儿童使用毛笔写字,而改用鹅管,并要学习用罗马字书写公文契券等,使之成为荷兰殖民者的驯服工具。与此同时,荷兰殖民者还不断侵扰东南沿海,在海上抢劫中国商船。荷兰殖民者的统治与暴行,激起台湾人民的愤恨。

1661年3月23日,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2.5万东征大军,不畏艰险,乘风破浪向东挺进,进行了收复台湾的正义之战。郑成功领导中国军民历时8个月的攻击,打败当时西方最强大的荷兰侵略者,结束了他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面临许多困难与险阻,他广纳建议,采取许多有效措施。郑成功领导数十万军民进行大规模垦荒屯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为台湾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发给高山族人铁犁、铁耙、锄头、镰刀、耕牛等农具,还发给种子,教他们播种、耕耘及收获的技能与方法,使他们迅速改变了原来的落后原始的农耕方式。郑成功还组织人力,动员工匠发展台湾的手工业。他招贤纳士,在岛上传播儒家学说,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他倡导汉人与高山族子弟“劝学”,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免除徭役,他还让高山族酋长的子弟都去上学读书,使中华文化在台湾得到播扬。不久,台湾较快进入了大规模的开发时期,台湾的经济、文化事业随之飞速发展,社会面貌也大为改观。郑成功的努力加速了两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融合,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

郑成功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光辉业绩,340多年来一直受到海峡两岸同胞的深切怀念与敬仰。郑成功对台湾经济、文化诸方面的贡献永载史册。先人们在收复台湾建设台湾所表现出来的坚毅不拔的气概以及勇于开拓、拼搏进取的精神和高尚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

猜你喜欢

殖民者郑成功荷兰
凡·高
从《黑暗之心》看十九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主义
乌干达传统土地产权体系研究
论施叔青《香港三部曲》中的殖民者形象
“荷兰威尼斯”羊角村:这里岁月静好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
枷锁 ——阿伦德(荷兰)▲
五名索马里海盗被引渡至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