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跨文化解读
2009-10-09刘显才
刘显才
[摘要]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原片名的内容和形式,而是要求译者能跨越中西文化障碍,以传递文化信息和唤起美感为目的,体现汉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内涵,使译名易于为中国观众所接受,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达到令观众心领神会的效果,必须利用传递文化意象的联想和象征手法,采用相应的翻译技巧,展现影片的文化特色和含义。
[关键词]电影片名;汉译,文化特色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要译得好,译得切题,使人看了就渴望先睹为快,并不那么容易。电影片名是电影内容的眼睛,兼有艺术观赏和商业广告的双重效应,片名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效果和商业效应,甚至关系到影片的上座率。优秀的电影译名要考虑到电影观众的社会文化因素。电影片名翻译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原片名的内容和形式,而是要求译者能跨越中西文化障碍,以传递文化信息和唤起美感为目的,利用传递文化意象的联想和象征手法,采用相应的翻译技巧,展现影片的文化特色和含义。
一、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是文化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著名翻译家奈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义都直接或是间接地反映一个相应的文化,词语意义最终也只能在其相应的文化中找。”“文化的不同几乎很自然地体现在语言上的不相同。”语言的翻译实际上是文化的翻译,而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是文化翻译的一个典型实例。因此,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不单纯是语言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属于跨文化交际韵活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既受到原语文本的约束又被赋予一定的创造性,由于各民族在文化背景上存在巨大差异,电影片名包含了很多文化因素,译者应该正确把握译语民族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不断地进行选择和适应,以求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中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对等。也就是说,在文字转化之间,要求既要紧扣影片内容,保留原名中的蕴涵信息和文化特色,又要注意选择汉语语言中与原片名艺术最相似、最贴近、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词语和文化意象来进行翻译,体现汉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内涵,使译名易于为中国观众所接受,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做到“忠实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总之,浸润在由西方民族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传统、习俗和传说等等因素构成的西方文化体系中的英语电影及其片名,形成了西方文化圈的隔膜,不为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人所认识,成为翻译中的“超语言因素”和理解与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为了能及时有效地使英语电影片名的译名与中国观众沟通,达到令观众心领神会的效果,其片名翻译要受限于中国文化。
二、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文化特色
1.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偏重整体性和概括性
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人生价值观,已深入人心。它宣扬一切价值以人为中心,个人是目的的本身及最高价值,强调个人的独立自主,重视个人权利,亦强调对他人的尊重,更是不遗余力地高举反权威的大旗。在西方社会的文明进程中,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整体性和普遍性意义,它构成了西方人赖以把握人和世界关系的基本方式和存在状态。个人主义在英文电影中得到了极大的反映,电影始终有着悲天悯人的情结;个人被放在了极为突出的位置,他们的名字作为个人最显著的身份特征被加以强调。即便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个人,只要他(她)有着自己的独立个性,不安于现状,渴望主宰自己,敢于和命运抗争,他(她)的名字都可以成为无可厚非的片名,即便是他(她)仅仅进行了一场看似微不足道的爱情保卫战。
中国是集体主义的典型代表,强调组织观念,以集体为重,而不是强调自我需求和目标。在潜意识里,国人不愿意“我行我素”,怕“枪打出头鸟”。在汉民族的集体主义文化里,谦虚是一种美德,“满招损,谦受益”。取得成绩的个人应该受到表扬赞赏,但是绝不该“自吹自擂”,“自命不凡”。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文化信奉“三纲五常”,有较明显的等级观念。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有所改变,但在语言上仍留下了这一烙印,如称呼语,往往加上头衔或职务以示尊重。很难想象一个小人物可以担纲一部电影。为此,在中文电影中,除了著名历史人物、风云人物、民族英雄、人民楷模外,很少用人名命名一部电影。所以,在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英语电影,其片名的翻译偏重整体性和概括性,很少突出个人。
2.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偏重四字结构
好的译名犹如给影片这条“龙”点“睛”,它赋予影片以活力与神韵;好的译名犹如一块磁铁,能吸引观众欣赏,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好的译名犹如一件艺术精品,使观众得到艺术的熏陶,美的享受和高尚情操的陶冶。电影片名的翻译实际上是一种审美再创造。如果说画的审美意义表现在色彩上,那么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名的审美意义就体现在将原片名的美感经验传导给中国观众的字里行间。实现审美价值首先要讲求炼字,用词力求意、形、音俱美,达意传神。由此可见,电影片名的翻译是否得体,是否符合观众的心理审美观至关重要。
曾有人做过调查,在片名汉译中使用率最高的,占汉译片名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都是一些四字短语。汉民族讲究求偶对称、和谐统一,此外,受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美学观中特别强调平衡美,因此在汉语中多采用四字结构,大量使用四字词组。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成语典故多由四个字为一词的形式保留下来,这些成语或典故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相当高,也就是说这种结构在汉语言中的接受度很高,是汉语中使用相当广泛的语言形式。吕叔湘指出“2+2”的四音节是现代汉语的一种重要的节奏倾向。从语音的角度看,四字结构体现了汉语节奏美的特点,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四字结构语言言简意赅,铿锵有力,极富音韵美和表现力,将汉语语言的风格特征尽显无遗。四字结构由于具有精练简洁、抑扬兼备、铿锵有力的特点而成为片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形式。总而言之,英语电影片名汉译偏重四字结构体现其“三美”:
(1)意美。汉译名的四字结构,用语言创造意境和气氛。英语片名一般都比较朴直,但中国人讲究含蓄意蕴。在翻译低调陈述、平铺直叙的英语片名时,往往利用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象进行重构,运用四字结构,使之出之有故,用之有典,充分发挥汉语优势,选词精当,意境深远,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2)形美。汉译名的四字结构,措辞造句,对仗工整。汉字是方块形文字,一字一型,言简意赅,富于形美,有着巨大的构形优势且富于表现力。四字结构,形意相宜,美不胜收。而英语则是拼音文字,字形长短不一,有时显得冗长累赘,组词造句难以对齐且表达拖沓。
(3)音美。汉译名的四字结构,抑扬顿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汉字是声调语言,平仄有致,音感丰富。而英语是语调语言,以不同的语调和重轻音排列构成连绵不断、行云流水般的旋律美。在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转换中,也促成了两种旋律美的转换。
三、结语
那些寓意深刻、回味无穷的片名,寥寥数词凝聚着整个作品的精髓,是翻译工作者仔细斟酌、精心琢磨反复推敲后的产物。它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的内容,又要体现原片名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而且还要考虑到影视观众的广泛性、欣赏层次的多样性,特别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性。雅俗共赏、文情并茂的译名,应该作为一件艺术精品,经典难忘、具有鉴赏和收藏的双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