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水稻“四吃”

2009-10-07陆桂江季向阳

记者观察 2009年10期
关键词:养鸭农事稻穗

陆桂江 季向阳

食客们常把黑鱼头、尾炖汤,中段红烧称之为黑鱼“两吃”,把蟒蛇皮凉拌,蛇肉的前段焦盐,后段炖汤,称之为蟒蛇“三吃”。去年金秋时节,我们围绕水稻收割采写了四条消息,被同仁们戏称为“水稻四吃”。

春种秋收,水稻收割是一年中的重要农事,也是稻农们最开心的收获季节,因此也成了各媒体每年必报道的“四季歌”之一。如何找出突破口,有创造性地报道好这个收获的季节,是我们多年从事“三农”报道记者值得深思的课题。

为了搞好这组“四吃”报道,我们早在水稻收获前,就深入到我市水稻主产区-江心沙农场、棉花原种场,除走访农场涉农领导和农机站领导外,还专程与多位稻农攀谈,仔细了解今年的水稻生产情况,在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的情况下,综合了亮点、热点、卖点等因素后,确定了整体报道思路。

一吃:《我四万亩水稻开镰 本地新米即将上市》。翻阅往年水稻收割报道,大都是先来一段主持人现场主持,说开始收割,然后说说产量就完事。为增加报道的信息量,我们一改以往的写法,特意把本地市民高度关注的本地新米上市的信息加了进去。这样不仅使广大受众了解到全市水稻的生产情况,还知道了新米的上市时间。

二吃:《人工插秧倒伏严重 机械插秧应当普及》。在走访安徽稻农王文传时,老王很有感触地跟我们说,今年他来农场承包了8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插秧季节,他虽然也看到其他稻农都选择了机械插秧,但他想,在老家种了多年的水稻,都是手工插秧,产量也不错。谁知水稻灌浆时节,接连两次台风过后,他家的水稻倒伏严重,经测产,亩产约600斤左右。说到这,老王很是后悔,没有选择机械插秧,产量减半。

三吃:《粒粒皆辛苦 有人拾稻穗》。孩提时,每当麦子、水稻收割时,我们都能看到父辈们利用收工后的时间,去田间地头捡拾散落的麦穗、稻穗,颗粒归仓,以弥补家中口粮的不足。如今,随着中央多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多项适新技术的推广,农民朋友再不为口粮不够发愁,因此逐渐淡忘了颗粒归仓。因此,当我们看到收割完的稻田间,重新出现了拾稻穗的人群,就想,这是提醒人们,饱时别忘饥荒时,随时注意珍惜粮食,再好不过的典型,更符合国家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题。

四吃:《稻草是个宝 烧掉真可惜》。近几年,每逢收获季节,各地农村焚烧桔杆的现象比比皆是,不仅浪费了资源,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交通、航空,还容易引发各类火灾,成为难以根治的公害,各地政府也曾采取多种措施,努力阻制这一现象,但因没有找到桔杆的合理出路,收效甚微。把稻草用作养鸭,这是一个解决稻草出路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报道这样的典型,要比空洞说教更有效,还可为阻止农户焚烧其他桔杆提供了好的做法。

水稻 “四吃”报道不仅在本台播出,后“三吃”还在南通台、省台先后播出,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得到市领导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肯定。首次成功地围绕水稻收割采写了一组颇有影响的报道,更增加了搞好“三农”报道的信心和决心。

一、 事前介入 打有准备之战。

作为多年从事“三农”报道的记者,报道好每一季节重要农事,是本职,也是义务。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年的农事都大同小异,要使报道创新、出彩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通过水稻收割“四吃”的组合报道,使我们感到,作为记者,要把某一个事件报深报透,报出新意来,就得事前介入,打有准备之战。以水稻收割“四吃”为例,如果没有我们事前的深入走访,根本不可能找到水稻收割中的许多新意。比如:我们在跟农场领导交流时,场领导告诉我们,我们海门人多地少,是大米差进县,市民吃的大米大部分都靠外调,由于污染等问题,市民对本地大米尤为关注。因此,农场水稻才开始收割,就有许多市民来电询问本地新米上市的事。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使我们眼睛一亮,当时我们就确定了“一吃”的标题:《我四万亩水稻开镰本地新米即将上市》。从市民最关心的事中求突破。

二、 熟悉农事 找准报道重点

熟悉农事,是“三农”记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功。如果我

们对春种秋收,啥时候种什么、收什么,各阶段作物培管的重点都不知晓,怎能做好“三农”报道?机械插秧是一项省工、省本、高产的先进生产技术,我市农机部门从90年代初就开始,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这一适新技术,准备大面积推广,但许多稻农就是不愿接受,推广速度缓慢。农民是最讲实惠的群体。带着机械插秧推广缓慢的问题,我们就深入到稻农的家中了解,不仅走访采用机械插秧的稻农,还走访人工插秧的稻农,当我们走访到安徽来海承包土地种水稻的王文传时,老王后悔没有采用机械插秧,造成水稻倒伏而减产。让老王在收割现场现身说法,讲述他的教训,提醒众多稻农引以为戒,主动接受机械插秧这一适新技术。试想,如果我们事前不知道我市机械插秧推广情况,很可能就要把这一典型遗漏了。因此,作为“三农”记者,不仅要熟悉农事季节的重点,还要了解各项适用技术的推广情况。从农事季节重点中找出报道重点。

三、 重拾旧趣 做足卖点新闻。

饥荒年代,利用工余时间去田间地头拾麦穗、稻穗习以为常,

但在衣食无愁时还有人去拾稻穗,就给人感觉不可思议了。新闻讲究的是新、奇,孩提时见到的拾麦穗、稻穗情形,今有重现,不仅亲切,更感意外。通过三吃《粒粒皆辛苦 有人拾稻穗》的报道,不仅可勾起父辈们对往事的回忆,倍感珍惜粮食的重要;更使年轻一代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的含意。在国家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重提节约粮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众观三吃报道,立意高,卖点足,难怪时间过去了近一年,还有观众记得这篇报道。从孩提时旧趣中寻找卖点新闻。

四、 透过现象 挖掘新闻本质

往年水稻收割期间火光四起、浓烟滚滚的江心沙农场,今年却是蓝天白云,着实让人欣喜之余要问这是为什么?农场领导告诉我们,为阻止稻农们焚烧稻草,他们在采取广播宣传、与生产大队签订责任状、派巡逻队巡逻、甚至出动公安警察阻止焚烧稻草,都没有凑效的情况下,就从帮助稻农寻找稻草的出路着手。于是他们经过走访,得知养鸭场需要稻草,而且需求量很大,就由场领导牵线,让养鸭场自行收集,养鸭场得到了免费的稻草,省了开支,稻农们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去烧稻草了,节省了资源,保护了环境,真是一取两得的好事。从发现这一题材中,使我们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记者在采访中,无能遇到什么样的题材,都要透过事物的本身,挖出深层的原因,让观众从深层次的原因中受益。从表面现象中挖掘出新闻的本质。

猜你喜欢

养鸭农事稻穗
农事
周三根:养鸭走上脱贫致富路
巧得妙方
永修贫困户养鸭铺就脱贫梦
骄傲的小稻穗
母亲
插秧
稻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