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望在灾难中坚强成长

2009-10-07董晓雅

记者观察 2009年10期
关键词:北川汶川灾区

董晓雅

2008年5月12日,一个举国心痛的日子,巨大的灾难突然袭来,多少生命离我们而去,多少家庭面临生离死别,5.12,给每个中国人心头烙上沉痛的印记。曾经的灾难给我们带来悲怆的记忆,也给我们带来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剧痛后的汶川正如凤凰涅槃般迎来新生。

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一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然袭来的大地痉挛,撼动着汶川,撼动着地球。一时间,数万条生命瞬间陨灭,数十万条生命亟待拯救……

一年过去了,再回首仍旧撕心裂肺。然而,对逝去之人最好的祭奠和怀念,便是好好地活下去。一年了,废墟上绽放了鲜艳的花朵,青山中矗立起崭新的房屋,面庞上重现灿烂的笑容。灾区人民的生活正在慢慢地恢复。这正是我们所有人期盼的。

灾区的父老乡亲们在坚强着,温馨着,希望着……未来会如何?村民周长兵说“日子会越来越好”。相信,这也是所有人的共同祈祷和期盼!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在流血,中国在流泪。这是一场天难,举国哀悼!

伤痛未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随即开展了一次世纪大救援。生命是最宝贵的,人是最重要的!一切,都为了抢救生命。有人,就有希望,有人,就有一切,有人,就有未来。

山崩地裂,让亿万中国人结成了一个血脉相通、牢不可破的生命体, 空前的灾情牵动中南海。党和国家领导人急赴一线,靠前指挥。共和国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强音震撼山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情怀温暖人心!

灾情就是命令,抢险救援十万火急。灾区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灾区群众奋起自救,各方救援力量全速挺进。高扬的党旗下,各级党组织勇敢担当、抢险救人,成为引领群众的坚强堡垒;13万子弟兵千里跃进,用血肉之躯筑起救民于危难的钢铁长城;白衣天使与时间赛跑、与死亡竞速,点燃绝地逢生的希望之光。来自大江南北的志愿者,自发救人的“的哥”,义务献血的长队,捐献拾荒收入的老人,汇成战胜特大灾难的滚滚洪流,彰显出中华民族危难之际守望相助、心手相牵的伟大力量。83988名群众从废墟中抢救生还,36万多名重伤病员得到及时收治,死亡率和致残率降到最低。

千难万险不放弃,硬仗一场接一场。决战唐家山堰塞湖,部队官兵日夜奋战,悬在绵阳人民“头顶”的威胁被安全排除。鏖战都汶路,筑路“铁军”仅用3个月,就穿越塌方山体,奇迹般地打通了连接汶川、理县、茂县的“生命线”。在最短时间内,灾区的通信、供水、供电得以抢通,104座堰塞湖、1996座震损水库化险为夷。专群结合、进村入户、不留死角、彻底防疫,实现了大灾之后无疫情,我们的人民安全度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最快速度抢救被困群众,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

我们依稀的记得,瓦砾上伤痕累累的握笔小手、废墟下艰难求生的“夹缝男孩”、黑暗中相互鼓励的患难伙伴……让人心碎的镜头,把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一同定格在亿万人的脑海中,铭刻在历史纪念册上。

大勇无前,大爱无疆,汶川百姓,十万官兵,万千志愿者,在废墟上传递伤者的身影,那些丧妻失子仍在抢救生命的人们,还有那不断创造生命奇迹的幸存者告诉我们什么是坚强。

武警某师参谋长率部队冒死抵达震中,四面八方源源不断送往灾区的物资,特殊党费、企业、个人倾其所有的捐款,献血长龙中凝重焦急的面庞,天安门广场挥动的国旗和拳头、那十三亿中华儿女迸发出的“中国不哭、汶川挺住”的吼声……令人感叹的事迹,传颂着中华民族同舟共济的品质,告诉世界什么叫“中国力量”!

生与死的抉择,泪与汗的交融,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中国力量令人惊叹,中国精神感动世界。

灾难,让一个民族坚强;抗争,让一个国家奋进。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比悲痛的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一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一年是短暂的,但抗震救灾的这一年,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镌刻下永恒的一页!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兄弟省区市大力支援,灾区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收拾破碎山河,重建美好家园。

草枯了又荣,花谢了又开,灯火灭了再亮,家园毁了重建,废墟之上彰显重生的力量。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实践证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越是灾难深重,中华民族越能自强。

心若在梦就在

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一年。怆然回首,在苍茫大地上,震后重生的四川留下一串情动天地、气壮山河的足迹。这一年,我们穿越灾难、崛起危难,书写了坚强与奋起!

我们欣慰地看到,历经旷世之灾,四川没有垮,四川的经济没有垮,四川的精神没有垮,四川人民挺直脊梁从废墟上站立了起来。

曾经的山崩地裂,曾经的流离失所,曾经的满目疮痍,如今都已平息。我们倾听到了她的忧伤,也倾听到了她的坚强和希望。

我们依稀的记得地震过后,北川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死亡之城”,在这座城里,有15645人死亡,4402人失踪,26916人不同程度地受伤。亲人没有了,家也没有了,北川城只剩一片废墟。

如今,当我们再次置身在这片土地上时,道路两旁的迎春花格外醒目,掩埋死难群众的地方如今已经栽上了长青的松柏。在坍塌的楼房下,在堆积的瓦砾边,惨烈的瞬间已被凝固了将近一年。而草木葱郁,百花争艳,它们默默地生长,顽强地开放,好似为逝者生,为生者歌。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当所有关心灾区人民的同胞们,踏上这片土地,不经意间发现,希望已经发芽、成长、开花结果。

老县城的望乡台,修建了一座“5•12”祭奠处,一周年的纪念活动也将在这里举行。记者随处可见群众祭奠时摆放的鲜花、水果等祭品。正在执勤的哨兵唐磊说,清明节时,来这里祭奠、缅怀的群众多达五六千人。

这座旧城消失了,未来的它将永远定格为国家级地震遗址博物馆。然而这片历经千年风雨的土地,还在焕发新的生命。远处一排排蓝色的板房炊烟袅袅,田野笼罩在轻纱似的雾霭里,显示出春天的安详和宁静。公路边堆满了重建农房用的赭红色火砖,肩扛手提的人们来来往往,精气神健旺。

如今,“再造一个秀美北川”已不是梦。擂鼓镇的一位村支书邝志文告诉记者,政府很快将为他们建一个新家。按规划,北川县城将实施整体异地重建。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位于安昌镇东南2公里处,处于永安镇与安昌镇之间,距离老县城23公里。新县城地质条件好,离地震断裂带较远,可利用建设用地也更充足。2009年5月12日,新北川县城将举行奠基典礼。新北川中学也将在这一天破土开工,占地200余亩,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唯一一所完全中学,预计学生人数超过5000人,将成为北川新县城的一个标志性工程。

北川灾区蜿蜒山路旁的树枝上,系着一条条火焰似的红布条,这是历经沧桑的羌族人祈福用的羌红,它们就像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熊熊燃烧在高原凛冽的山风中,灾区四处可见的条幅“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抓住时机,重建家园”、“建设和谐新北川”、“感谢共产党,感谢子弟兵,感谢祖国”无一不彰显着稳步重建的迹象和不远处汶川、都江堰、绵竹、什邡……在改造重建中的依然美丽。

我们坚信,无论是汶川、北川,还是青川,都将化作锦绣山川,展现在世人面前。

坚强重生多难兴邦

该怎样讲述这一天,该怎样讲述这一年!365个日升日落,我们又一次回到这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让亲历者和见证者痛彻心扉,虽然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会渐行渐远,但在博大浩瀚的人类发展史上,它必将留下一个沉重的印记。

思绪追逐着再也无法挽回的地震波方向,我们看到了灾难在这片土地和人民身上留下的复杂背影,悲伤与坚强孪生,毁灭与希望同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人类都在与灾难的不断抗争中奋起和进步。回首一年来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之路,走过重新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灾区土地,我们又一次看到,中华民族不灭的梦想在顽强生长,英雄的中国人民向着希望昂首进发。

震后这一年,是艰难而非凡的一年。面对这场世纪劫难,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英雄的13亿人民直面灾难,与死神争夺生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中国勇气、中国力量、中国智慧震动也感动了世界。让世界看到中国——一个“摧不垮的民族”坚强重生。

中国人,以钢铁意志和坚挺脊梁,以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坦荡坚定自信开放,展示出清晰真实的国家形象。

“原来中国是这样!”面对中国万众一心抗击天灾的史诗般壮举,美国《时代》周刊如是惊叹。

中国就是这样!一年来,无论是在救援现场,还是在急救帐篷,无论是在临时过渡房,还是在震区孩子寄读的异地他乡,全球炎黄子孙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人,为我们自己,举行了一次“成人礼”。

这一年,我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死神抢夺生命;这一年,我们力尽绵薄,对“汶川人”进行着持久的守望关爱;这一年,我们以“我们都是汶川人”的誓言和行动,对中华民族进行了集体身份确认;这一年,我们以“第一位是生命,第二位是生命,第三位还是生命”的行动纲领,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实践推向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这一年,我们以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的姿态,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

在这场世纪大救援中,在与死神争夺生命的赛跑中,在重建家园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奋斗中,我们在世界人民面前,在人类历史上扬起了一面大旗,那就是:“中国精神”,是更坚强、更奋进、更自信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总是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无论中央高层的决定,还是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的指令,以及方方面面的自觉行动、英勇牺牲,无不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把救人作为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绽放出更加璀璨的人文光辉,验证了公民精神的新高度。有美国媒体感叹:“千百万的中国人排起长队,捐出鲜血、食品和衣物”,“13亿人都在贡献所能和爱心。”灾难面前,每个中国人都是志愿者。志愿者的井喷式发展,代表着一种现代公民意识的日趋成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有社会主义制度作保障,有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饱经风霜的共和国经得起任何考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我们深信:多难兴邦,历经千百年来一次又一次磨难,中华民族愈挫愈强,中华文明熠熠生辉。中国人民承受了太多的“天难人非”,但中国从来没有倒下,人民从来没有屈服。磨难无可回避。每一次磨难都是对“中华魂”的再锻造,对“中国剑”的再磨砺。中国人是打不倒、压不垮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必将更加兴旺发达。如果说汶川大地震是我们民族悲痛的集体记忆,那么,在历史进步中丰富和深化、在灾难考验中迸发和升华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我们开创未来的强大动力。

汶川,我们悲痛的震中,正是我们奋进的新起点!在伤痕、悲恸、泪水之外,是沉思、坚强、希望,是人性的新光辉、精神的新境界、民族的新梦想。

猜你喜欢

北川汶川灾区
黑鹳落处是北川
曲奏汶川情花开时代梦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记(上篇)
花溪区委离退局积极为云南鲁甸灾区捐款献爱心
天使的爱情
汶川樱桃熟了
灾区笑脸
完形填空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