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成为学者的“天堂”
2009-09-30张会杰
张会杰
[摘 要]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于1930年创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并享有崇高声望。作为一个私立的、独立的、非营利的科学研究实体,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始终致力于对未知世界进行基础性探索,秉承小而精的发展原则,不仅汇聚了具有非凡才能且痴迷于基础研究的学术大师,而且使他们快乐,即提供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与优厚的经济待遇。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发展理念、研究模式及成功的关键因素对我国高等研究机构的创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高等研究 发展理念 研究模式
美国东海岸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是一个古朴宁静的小镇,因为有普林斯顿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而闻名遐迩。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创立于1930年。1933年起,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哥德尔(Kurt Godel)、赫尔曼·魏尔(Hermann Weyl)、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等相继汇聚于此,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学术圣地以及世界的科学中心。迄今,这里已诞生2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全部48位菲尔兹奖获得者中,有34位是该院教授或客座研究员,另外还有众多沃尔夫奖和麦克阿瑟奖获得者[1]。作为学者们的“天堂乐园”,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并享有崇高声望,对世界各地的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20世纪的中国,几乎每一位世界级的数学或理论物理领域的大师(如陈省身、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丘成桐等)都与这所研究院有过密切的联系[2]。
受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发展理念和研究模式的启发,1997年,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随后,我国大学开始逐步设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如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1999年)、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2005年)、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2005年)、香港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2006年)、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2006年)、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2006年)、南昌大学高等研究院(2007年),特别是2008年,先后成立了中国高等研究院(位于中央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深圳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大学内部专门成立高等研究机构,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最新进展。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在全世界一百多所类似的研究机构中,学术地位最为显要,独领风骚且别具一格。全面介绍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发展理念、研究模式,并对其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对我国高等研究机构的创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创立及其发展理念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Princeton)是世界上成立时间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高等研究院,由新泽西州的慈善家路易斯·班伯格(Louis Bamberger)兄妹捐资创立。他们原本希望建立一所医疗学校,但在教育家、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长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的建议下,决定捐助500万美元在普林斯顿大学的附近创建一所“对未知世界进行基础性探索”的纯理论研究的柏拉图式的学院。一开始,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是以弥补现代大学学科建制的不足而登上历史舞台的,这一学术研究建制推进的正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所不能充分保证的、以问题为导向而非以学科为分界的基础性、前沿性的高等研究。[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在其定位中明确指出:“研究院致力于鼓励和支持科学和人文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即有助于产生新知识的原创性,常常是纯理论的思想,它将改变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① [4] 始终致力于纯粹的科学探究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最大特点。这种“纯粹性”摒弃了一切功利性的服务职能,它不承担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职能,只做纯粹的学术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它致力于“无涉利益的知识探寻”(the disinterested pursuit of knowledge)[5]。
作为院长,弗莱克斯纳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筹划研究院研究什么,要想做世界顶尖的学术研究,研究方向必须有所取舍。他的原则是:先要物色卓越的人才,然后发展他们擅长的学科,而不是先决定发展什么学科,才去找人[6]。他到欧洲物色顶尖学者,请来了爱因斯坦,就发展理论物理;请来了冯·诺依曼和赫尔曼·魏尔,就发展理论数学;请来了研究欧洲艺术史的权威欧文·帕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就发展欧洲艺术史[7]。“人才第一”的发展战略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功的首要条件,这种思路深深影响着后续成立的其他高等研究机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曾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谈到,1997年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初创时,“要往什么方向走,要看我们能不能找到这方面真正第一流的人才来,假如能找到真正第一流的几个人愿意来的话,我们就往这个方向发展。”[8]
二、组织结构及研究模式
尽管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与普林斯顿大学和新泽西州立的罗格斯大学及周边的研究机构有着密切的学术关联,在1939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办公楼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前,一直借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办公室,机构的主要成员如冯·诺依曼、范布伦也来自数学系,但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与普林斯顿大学并没有隶属关系,而是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实体。
1. 组织结构及其成员
高等研究院最初的研究领域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后来扩展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其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知识领域。高等研究院现有4个学部(school):历史学部(School of Historical Studies,含人文研究)、数学学部(School of Mathematics)、自然科学学部(School of Natural Sciences)和社会科学学部(School of Social Science)。这一格局是1973年社会科学部成立时才最终得以确立的。这期间围绕各学部名称和建制有过无数争论、试验甚至冲突[9]。1949年,原政治经济学部(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s)与人文学部(School of Humanistic Studies)合并并更名为历史学部;科学学部历经痛苦之后一分为二,成为数学学部和自然科学学部。除了学部,研究院还专门设置了一些特别研究项目(Special Programs),主要包括交叉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驻院艺术家项目(Artist-in-Residence Program)、女性与数学项目(Program for Women in Mathematics)、科学行动团队(Science Initiative Group)等。创立至今,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已产生8位院长。现任院长彼得·戈达德(Peter Goddard)为英国数学物理专家,1971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他以弦理论(String Theory)的研究著名,1997年与戴维·奥利弗共同获得狄拉克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