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理性思维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
2009-09-30陈占英
陈占英
一、高中历史理性思维能力的构成
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与内部的规律性。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进入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历史现象虽然纷繁复杂,其本质却有一定的共性,人们可以通过知识的积累,情境的设置,从枯燥的史实、概念中推理、论证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帮助我们预测今后发展的方向。“学校的历史教育是以教科书为依据,以实现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为目的,把史实的传授和科学的历史思维和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发掘历史文明,创造时代精神。”因此,形成和运用正确的历史概念,是理性地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学科各项能力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历史史实、概念基础,就根本谈不上理性的提高。但是,如果我们在高中教学中不根据高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只教会学生一些机械记忆的能力,甚至把历史课上成故事课,这是达不到历史学习的目的与要求的。学生应该首先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中学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把知识的真谛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素质。
然而,“当你把机器应用到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运输上,你就无法制止这个国家制造和使用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但在客观上却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随着资产阶级这一代表新的生产力的阶级的产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就翻开了新的一页。通过这样的整理,使学生会对认知能力的培养目标及由低到高的体系和落脚点有了一个大体的框架,有助于克服历史学习中出现的随意性和突击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主体意识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传授知识,但这不是唯一的目的。教育的更高目的是启发人的智慧和思想,使学生自觉地获得知识、运用知识,成为自己生命的真正主宰者。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从事的活动能否充分自主、自觉、积极主动地活动,能否充分发挥主体性,除了受主体所处社会历史环境制约外,还受到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的制约。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述——“灌”、学生的课后记忆——“背”来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这就扼杀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能力始终得不到挖掘。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而创设问题情境,能帮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启发先前可能处在压抑或非觉醒状态的那种自觉、果断的智慧,形成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心。
三、突破思维定势、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机动性、灵活性、新颖性的思维活动,它表现为打破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模式,得出有价值的、非结论性的新思维。前提是用必要的眼光审视自己一向未曾怀疑过的观点,然后在符合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同样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同样遭受经济大危机的打击,美国保留了民主体制,暂时度过了危机,而德、日却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战争的策源地。那么,美国的民主制度能否在德、日推广,德、日的法西斯制度又能否在美国盛行呢?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如西晋灭吴、隋灭陈、元灭南宋都有以下一些共性即都是北方统一南方,南方统治者大都荒淫残暴。那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南方能否统一北方呢?如果南方换一个统治者能否摆脱被吞并的命运呢?这种对历史事件的过程、结论、传统观点进行双向思维,实际上是对多年思维死角的客观、辩证的重新理解,而这种理解恰恰有助于加深对结论和观点的再认识。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把历史教学看作是一种社会体验、一种文化生活方式,真正认识到能力培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地把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河北省滦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