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动”起来
2009-09-30申晓静
申晓静
高考不考课本内的内容,是语文最大的解放,已经给了语文教师最大的选择自由,可为什么还存在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呢?关键不在于教材,而是教法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一篇篇重复讲解,毫无新意可言。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他们没有参与进去,没有成功的体验,即使一堂课热热闹闹,也只是老师早就设计好的棋子,仍然像木偶,自然无兴趣无乐趣可言。要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一、创设情境。根据文章内容,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学习。如上《荷塘月色》时,可在有月色的晚上(如果有荷花、心里有点烦就更好了)进行,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之美、感受作者的情感,之后回来先写一篇类似的作文(写不出来更好),与课文对比;再来讨论文章的语言、意境、情感,就不再是空对空而是实对实了。学生这样的经历体验,将终生难忘。
二、专题阅读。涉及到某一名篇的时候,要求全文阅读。在选择确定专题的时候,一方面,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出发,着重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纬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纬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真正落实到语文学习中来;另一方面,从教师能力特长、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着重考虑校本资源、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有利于师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有利于综合性学习。有一点必须强调: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如讲《林黛玉进贾府》,可用一星期5节课(包括早自习)阅读(阅读时尽量提倡轻松阅读,不要提太多要求,只需划出优美词句即可)。第二星期讨论,划出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你认为《红楼梦》真的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的顶峰作品吗,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小说中的哪些人物,结合全文谈谈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的性格,你认为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吗等。
三、制作课件。最简单的是将朗诵录制下来制成朗诵课件,条件好一点的可制成交互式、网络型课件。这样,在课件制作中把握、理解文章,所学到的知识远远超过以往。为了增加刺激性,还可展开竞赛。
四、引导情感投入。如教古诗词,采用角色换位法,假设你就是这位诗人,悲伤、忧愁等情感怎么表达,喜悦、欢乐借用什么来表达。还可找一些吟唱的材料,让学生以唱带背,其乐无穷。
五、体验成功。每周交流,或是读书心得,或是新的发现,或是新的构想,或是写出的一句或几句得意句;每月办一次展览;网上多参与论坛,看谁的观点最新颖最吸引人,谁最客观公正,谁人气最望,谁的语言功底最深厚,谁的反应最快修养最好等;向报纸杂志投稿或自己创办一份刊物。既扩大了交流范围,增加了交流对象,反馈及时;又使检测方式多样,减轻单个教师的重复劳动;还能使学生养成谨慎行文,时刻关注自己的文章有哪些评论的良好习惯。
六、课时机动灵活。语文不是科学而是文学艺术,因此在具体内容的课时安排上可长可短,应根据教师个人的学识、修养,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课时数。力争做到让大多数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悟。这样的语文课不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老师在其中只起一个引导作用,所有结论要让学生自己摸索、归纳,即使与传统答案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应该肯定。
七、轻松作文,积累和实践最重要。动员每个学生订一份报纸杂志(每一周或每一月学生有了期盼,实际是对知识的渴求),交叉阅读,每生每周推荐一篇好文章,并附上理由。其效果不亚于让学生动手写一篇。让学生去关注焦点热点,采访有关人士;实地调查,写调查报告;拿上相机,扛上摄像机,制作电视散文;写歌词并演唱;写辩论稿,或一题多作,自己和自己辩论。习作再进行长达三年的积分比赛,每月公布一次。
作者单位:河北省滦县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