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新课程 综合优化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009-09-29孔祥兴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孔祥兴

摘 要:新课程改革已有一段时间了,如何优化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推进新课程深化改革,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所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具体论述,探讨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举措,以期交流促进。

关键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素养;综合优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6-0043-03

一、 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没有学习所必备的物质环境、信息环境、人际环境等因素,任何先进的思想与理念都是空谈的,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有利于信息素养的提升。

1.创作资源的优化

教育信息资源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基础,信息技术强调基于资源的学习,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需要强大的资源支持。创作多媒体作品、建设主题网站等都需要丰富的资源,要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会由于资源的匮乏而使创意不能较好的实现,从而影响创作投入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围绕作品创作的主题,为学生准备好支持创作的资源,包括提供资源来源线索、获取方法以及提供一些难于获取的资源等。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收集、积累媒体素材,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分类齐全的、便于利用的多媒体素材包。但是要注意的是创作所用到的资源尽量由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法或工具获取,以便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去。

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要做有心人,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除了教学还担任拍照和录像的工作,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平时注意收集学生学习用的素材,如学生合唱比赛、校园歌手比赛、校运会等方面的图片以及视频。由于这些素材是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资料,应用到课堂学习中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制作多媒体作品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手机拍摄照片和视频短片作为电子相册的素材;又例如讲授必修课中的“数字化音频的简单加工”时,可以让学生准备自己喜欢听的歌曲通过Cooledit制作手机铃声,学生享受了学习乐趣的同时也取得了学习成果。这些例子实实在在的能使学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2.教学辅助工具的选择优化

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就是对学生的评价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新课程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促进作用,评价的目的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与其他信息技术教师所采用的博客评价形式不同,笔者所用的教学辅助工具是“EasyTeacher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助手”,它能将学生课堂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评价纳入学生综合评价内容,即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价;另外具有合理完善的作业评价模式,按基本技能、作品美观、创新程度三项评分,作业评语可以由教师添加进行自动评语;学生作业评为优秀作业后,优秀作业展就能及时显示学生照片,同时积分排行榜使排在前列学生能有成就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竞争性。使用这个教学辅助工具后,学生的课堂纪律、学习积极性以及作业质量都有了提升。

3.学习协作环境的优化

新课程的协作课堂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针对某些问题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课堂教学实际效果。它包括营造师生间民主的良好氛围和善于组织学生间的协作两方面。在学生的协作学习中,由于小组成员间的知识差异,组长的协调能力等原因往往会无法正常开展,这时教师就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组织小组成员合理的分工,运用各种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参与意识,让他们能参与教学。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与优化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应用性强、更新快等特点,我们不能完全生搬硬套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此外,学生的经验是教学的基础,脱离学生经验的封闭式的教学,不仅使知识本身容易失去价值和意义,也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枯燥乏味,失去对学习的情感与兴趣,同时由于学生能力、兴趣、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玩电脑多过于学习信息技术内容的这种学习心理,确定教学内容的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教学内容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的背景化

例如在讲授《计算机安全》时,刚好是“熊猫烧香”病毒泛滥时期,而同时有些学生的电脑也中了这个病毒,所以,把这个主题内容引入到教学中,这样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教学内容的新颖化

信息技术是日新月异的,而教材是几年才修订一次的,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中要适当添加一些新颖的内容,以跟得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拓学生的视野。

3.教学内容的应用化

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高中学生能够主动地将所学的内容应用于学习生活中。在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中可以将“表格数据的处理”知识点内容延伸应用到各学科的总分、平均分、及格人数以及学分等级等成绩统计上代替复杂的手工统计,这样学生的知识既可以得到巩固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知识点的价值,也正是这个应用过程中,学生信息素养切切实实在提高。

4.教学内容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化

在新课程中各学科特别是数学、物理等理科都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要求,在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里的“IP地址及其管理”中计算主机数目以及“个人密码的设定”中的密码破解都涉及一个组合的数学问题,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在一起,对知识点加深理解和加强记忆。所以应注意挖掘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联系点,用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事物去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浓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信息素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内容的思想文化挖掘

信息技术课程强调技术过程与文化生活,而信息文化生活恰恰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如果忽视文化教育价值的挖掘,就会走回计算机教育的老路了,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需要教师适当对技术思想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技术思想,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在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中的“IP地址、域名的管理办法及相应重要管理机构”这个知识点中就引出“中国在2000年ICANN理事推选中的失败”的事件,引导学生参考CNNIC的网上资料分析失利的原因以及中国进入ICANN决策层的努力过程。

6.教学内容的错误确定验证

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事物总是一天变一个脸,而教材的相关知识内容却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对于教科书上的一些网址超链接、IP地址以及FTP地址,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确定这些信息的正确性,免得在课上得不到想要的正确信息以造成教学环节脱节,从而得不到预想的效果。

例如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技术应用》中的第35页IP地址及其管理的教学内容中,实践要求“打开两个浏览器,分别输入www.cnnic.net.cn和159.226.1.19”,因为相应的IP地址已更改,所以按教材的要求做是得不到预想效果的。另外在学生实验登录FTP服务器时,由于FTP服务器的安全设置与学校电脑通过ADSL上网的原因,不能多台电脑通过同一个IP地址登录FTP服务器,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确定如何解决问题了。

7.分组练习的设计优化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纽带。学生通过分组实习操作完成课程任务,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并总结其中的知识要点,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意识和习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中组员有问题可以寻求组长的帮助,如果组长解决不了的,可以让小组讨论得到解决,最后小组仍然不能解决的,可以由小组长向教师汇报。在整个分组练习过程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能力。这样既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学习合作精神。因此,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巧妙安排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式方法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的方式方法的统一,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因素,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教学选择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练习为主线的有机结合。

2.教学选择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兴趣越浓,注意力越高度集中,求知欲就越高,知识迁移越快,信息交流量就越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3.教学选择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这样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导入的优化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兴趣可以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热点导入

热点可以是新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也可以是学生身边讨论的话题,以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较易引起学生兴趣,体现信息技术知识与学生生活学习相联系的特点。例如在讲授《网络技术应用》的“因特网的应用与发展趋势”,通过视频展示台将教师手机上网的内容显示放大给学生看,手机功能是学生讨论的热点,通过这样导入学生会很容易把目光转移到老师身上。

2.材料导入

一个寓言故事、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都可以成为绝好的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去粗存精,并赋予材料以新的生命力,其针对性和形象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网络技术应用》中讲授“防火墙”知识点时,将电影《特洛伊•木马屠城》作为导入材料,让学生对“木马”先有一个模糊的认识,然后教师再展开课程内容。

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标。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益,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真反思的课题。教师只有在全面认识信息技术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深入的探讨,才能够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于平.什么是一堂好的的信息技术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3,(4).

[3]课堂教学优化原理与方法[M].广州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2000.

(编辑:刘轩)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初探
浅谈高等数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