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些看法

2009-09-29杜爱敏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

杜爱敏

摘要: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信息技术教育给教育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为什么要开设信息技术课?技术学习就是信息技术学习的目标吗?信息技术是一门独立学科吗?这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弄清楚的三个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技术学;独立学科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6-0021-02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信息技术教育给教育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将信息技术融入中小学教育之中,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当代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教育的路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去探索,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更应该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为此,笔者想谈谈关于这门课程的一些感想。

一、我们是仅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开设信息技术课吗

笔者一直在思考,我们是仅为了语言与文字的应用而在普教中开设语文课吗?是仅为了数字与计算的应用而在普教中开设数学课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有高中的高难度数学问题?为什么还要在语文课中讲古文?(这些内容在今天极少用到)

信息技术学科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普教中,是仅为了编程而开设程序设计课吗?我们是仅为了计算机应用而开设信息技术课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门学科,尤其是中学的这门学科消失的时间会不会不太远了?因为,许多教学内容如Windows98、Windows2000甚至Windows XP都会在将来的应用中落后、消亡。而VB、QB甚至C++都有可能会被更好的编程语言所代替。

全国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特邀教研员郭善渡老师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信息技术课除了技术的应用以外,还有没有更加深层的东西了呢?”在PowerPoint教学中学生们对艺术字特别感兴趣,一节课后,许多学生的作品中,只有设计好的艺术字标题,却见不到完成的多媒体作品。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比如:在进行网络部分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虽然学会了上网,却迷失在互联网这个信息的海洋中。“被信息的海洋淹死了”——忘记了自己学习的目的;在字处理教学中对剪贴画感兴趣,却忘记了学习任务……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因为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最多的仍然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少了些。信息技术课程还停留在如何教好学生学习技术。

那么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是不是应当在对学生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的方法与策略,使学生们明确什么是手段、什么是工具、什么是目的、如何利用手段与工具达到自己的目标呢?

计算机的应用固然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而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使用工具完成任务或者作品的策略,是不是也应当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呢?

二、技术学习就是信息技术学习的目标吗

在信息技术课中,技术和信息谁更重要呢?戴尔计算机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复:“其实PC和网络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PC和网络只是工具而已,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多、更及时的信息。现在的计算机网络可以连接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拥有极其丰富的共享资源。在这样的信息海洋里,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驾驭信息的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之一。所以信息技术课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为了某种目的而寻找、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它应该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三个方面。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它与传统的学科相提并论,教学中也沿袭了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甚至把学习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等同起来,缺乏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应有价值。

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教材里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远多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的内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频频接触计算机软硬件;同时,具有指挥棒作用的信息技术会考中的题目也侧重于考核学生的软硬件操作的熟练程度,这就很容易让师生片面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操作,这就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真正的教学目标,走进了唯技术论的误区。

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

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技术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可以设想,今天一些优秀的软件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软件取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对于编程而言,具体的语言是可选的、多变的、愈来愈强大易用的,而算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基本保持不变。这便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

在这方面有一些反例,如社会上有些人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盗窃网上银行、制造病毒、攻击网站等,这些现象如果没有引起信息技术教师的充分重视,在教学中未能有意识地对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难免会产生新的计算机犯罪。例如:有的教师在讲穷举法时,提到可用此算法编写破解密码的程序,立刻有学生问能不能编出破解取款机上密码的程序。可见对信息的理解、评价和正确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比计算机的具体操作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道德、法规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观。

三、信息技术是一门独立学科吗

由于存在“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及应付会考等原因,部分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意识,这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大误区。信息技术课应融会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时时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渗透,教师的这种意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前一段,笔者在网上听了几节信息技术评优课,同是讲Word中的自选图形,一位老师只是把课本内容讲完了事,另一位老师则是用自选图形绘制了高中物理课本中的各种图形,如物体受力图形等。显然,后一位老师深刻领会信息技术课的内涵,将这门课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这节课不但能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也能联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如果计算机教师都能像这位教师这样,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扩大知识面、提高各方面素养、不断接受新知识、深化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尤为重要。同时,教师应加深对信息技术教育根本目的的认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不能仅以技能培训为目标,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师睿.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些思考[C].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2]钱淑华.任务驱动,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行为探讨[C].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2006.

[3]樊昕,孙培国,吴昭利.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C].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2006.

[4]马越.中学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的研究和探索[C].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2006.

(编辑:郭桂真)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
职业学校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从信息流的维度探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