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不再“口是心非”

2009-09-29

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9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品德课牙齿

马 莹

品德课作为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这一特定的情境中,自主地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推理、判断、选择道德行为,独立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即达到知行统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总是出现在课堂上“听听感动,说说激动”,课堂外“一动不动”的现象,孩子们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往往是“口是心非”,让品德教育导行实效很难落实,反思其原因主要呈现以下两点:

一、理不明,行不果

学生产生了认识上的障碍和情感上的障碍,即思想上未能正确接受,以致于不能产生积极的道德行为。如在上浙教版的《我帮你,你帮我》中,师问:“你能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去关爱、帮助别人呢?”

生答:“我关爱别人,帮助别人了,以后别人也会帮助我,关心我。”

师试探问:“哪些同学有和他一样的想法?”

哗啦,学生举手一大片。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次你遇到困难,而你的同桌没有帮助你,那么下次当你的同桌需要你的帮助时,你会怎么办?”

生答:“他不帮我,我也不帮他……”

从以上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为什么要帮助别人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产生了不正确的理解,由于受这种“你若帮我,我才帮你,你不帮我,我不帮你”自私的本位主义道德认识的影响,把原本做人要有爱心的基本道德要求变味成充满功利色彩的道德价值观,因此,要想使学生能真正去实现助人为乐便成了一句空话,美好的道德行为难以实现。

二、理虽明,不愿行

教师只重视品德课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实践。如上《我的家》中,教师让学生谈谈父母回家来,你会做些什么?

学生答:“我会帮父母拿拖鞋”

“我会倒茶给父母喝”

“我会帮父母洗菜”……

如果让我们过一段时间后再做一次家庭调查,又有几个孩子是按着他们说的那样去做的呢?这些孩子对于关心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轻父母的劳累等道理能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回到家连最起码的见到父母回家问声好也难以做到。虽然明了道理,却不愿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或实际行动缺乏持久性,这几乎成了每个品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最为棘手的难题。

反思以上现状,我们认为应该从学生内心情感的需要出发,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需要,在道德实践中去践行道德认识,在实践体验中强化道德认识,从而真正将道德认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上。

(一)触动内在情感,让孩子乐于做

“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开启人心扉的钥匙,青少年学生富于感情,许多行为往往是以情感为中心转移的。小学品德课,作为培育小学生良好道德情感、优良道德品质的主要阵地,必须耕耘情感之田,引领学生的情感,履行正确的道德行为。如《牙齿刷得白又白》中,老师拿来牙齿的模型,讲述了牙齿的构造,牙齿的作用,为什么要保护牙齿,如何刷牙,如何保护牙齿,表面看这位老师的教学活动安排紧凑而有条理,但是由于教师未能抓住“损害牙齿的危害大”这个触动学生情感的关键,因此,这些学生在课后仍会存在着睡前不刷牙,吃东西不漱口,爱吃糖等等坏习惯。但是我们如果改变设计将情感渲染作为教学的前提,那么就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同样这堂课,老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做做鸡蛋被醋软化的实验,看看龋齿的图片,牙病患者补牙的录像片段,查查自己的牙齿,谈谈牙疼的痛苦,让孩子们在亲身感受,亲眼目睹,亲自实验中去真切体会“损害牙齿的危害大”!将原先的“老师要我们保护牙齿”,变为“我要保护我的牙齿”,课后都能自觉地养成按时刷牙、漱口、认真刷牙等良好的护牙习惯。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情感机制的作用,要适当地运用情感的感染性功能、弥散性功能、激励性功能和动力性功能,注意深化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那么我们的品德教学对学生行为的影响会更加深远。

(二)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学会做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道德行为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机制,即学生有了道德知识并不一定就能做出符合道德行为的选择。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尊重儿童,要尊重和关注儿童的内心所存在的期待、愿望,关注儿童个体发展的需求,从儿童发展的心理规律和特征出发。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的《我爱学习》时,教师在课堂上搬来了一年级小朋友最熟悉和喜欢的西瓜虫进入教学现场,让孩子在观察中去学习、探索、认识,进而总结西瓜虫的特点,提出更多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真正体验到生活中的学习真有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防止教师的教育与学生实际行为相脱节的倾向,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道德行为的实践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促进知行的统一。

(三)创设情境让孩子看着做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感知而产生的,情感因素的作用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因此,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尽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道德情境,使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以达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请让我来帮助你》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同学呕吐的情境,让同学上台用实际行动来演示如何来帮助他,有的同学拿来畚箕和笤帚,有的同学拿来拖把,有的拿来餐巾纸,有的拿来开水,打扫的打扫,安慰的安慰,一切都十分有序。接着,老师将那些平时别人呕吐,他捂嘴巴的同学再来做一遍,一次模拟让学生懂得了该如何真正帮助他人。不久班级中真的发生了这类的情况,结果当老师赶到教室时,学生们已经将所有的事安排妥当。

因此,直观、生动的情境,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情境中人物,当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与其相吻合时,学生就会自然地将模拟情境中掌握的道德行为付诸实践。

(四)榜样熏陶让孩子学着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具体直观的模范人物和事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对儿童有巨大的吸引力、说服力和鼓动力。

1.以杰出英雄人物为楷模

小学生对历史人物、民族英雄、革命导师、著名科学家等杰出人物容易激起敬仰之情。如:今日事,今日毕的齐白石,助人为乐的雷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跨栏冠军刘翔,抗震小英雄林浩……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伟人的动人故事,深入分析伟人的内心,拉近伟人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引导他们从小树立健康向上的理想,用远大的理想来指导行动,从而使自己具有崇高的品德和行为。

2.以教师示范为导向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话是最正确的,老师的行为是最规范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通过他们的感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他们心灵的底片上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学生乐于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如要求学生爱清洁,讲卫生,老师自己看见垃圾要能及时捡起;要求学生讲究诚信,老师自己先要说到做到;要求学生保护环境,老师自己带头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他们明白做人的道理。

3.以身边的典型为榜样

由于小学生对自己年龄、兴趣爱好、生活及思想实际等比较接近的人和事容易引起共鸣,因此,教师应抓住良好的契机,在班级中,校园里寻找身边的榜样来启发、教育学生。这样的榜样更能使学生信服,更具有亲和力,学生乐于接受和效仿,会形成“他能做到,我也能做到;今天他是榜样,明天我也能成为榜样”的这种互相竞争,彼此鼓励的良好氛围,从而激发其上进。

总之,品德课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而要想达到这个美好的愿望,只有尊重他们的内心感受,促动他们的情感内需,尊重他们的生活体验,内化他们的道德认识,采取积极全面的评价,才能使孩子乐于做,学会做。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品德课牙齿
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时间逻辑及其教育遵循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知识改变命运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
远和近
怎么保护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