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新闻制作的民间化
2009-09-29张晓宏
张晓宏
中图分类号:TN94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1-0023-02
摘要:让采编人员手中的权力走出电视广播中心、走向民间,让即使是市井里的老百姓自个发现新闻、制作新闻、传播新闻、评价新闻,通过官方的电视媒体播放给更广大的收视者,实现新闻制作无阶级无身份差距的广场式的大狂欢,这是近几年来各大电视媒体新闻制作的一大趋势,各媒体在如何让大众参与到新闻的制作中上各自使出浑身解数,让电视新闻获得了从官本位到民本位的整体而华丽的转身。
关键词:电视新闻;互动;DV;民间化
当西方国家一直揪着所谓人权问题不放而作为质疑中国的一个制胜砝码的时候。有关维护人权的各种行动却在社会各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有效而且有力地进行着,其中当然包括电视新闻制作方式的自由化。向广大人民群众采集新闻信息,让他们举起自己手中的DV、摄像机拍摄心中的新闻,通过他们的手机、电话,甚至亲身到达演播现场参与电视新闻的演播过程,参与其中的讨论,取代同期声发出来自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声音:关于某个问题的解决、关于某个事件的看法。我将电视新闻制作近年来这种“放权”的方式命名为“民间化”。
这种“民间化”的形成是由多层因素共同合力的结果。
首先,这是新闻制作单位从众的选择。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以人为本,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都有权利与欲望来追求和拥有各种各样的话语权,大家都需要表达也需要所表达的东西通过更广阔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听到和看到。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大家也希望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也乐于倾听别人的表达,希望透过自己的眼睛和先进的电子技术看到更多不拘一格的新闻制作和对新闻事件本身的看法,而对于新闻事件当事人来讲,新闻传播和其他一切电子技术的发展给他们开辟了另一条解决问题的新路径,他们需要通过电视报道、观众的互动来获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式的帮助。电视新闻制作在透彻了解观众的这些需求之后,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的今天,“奉顾客为上帝”已经不再是一句空话,已经渗透到了产业化的广电部门。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由郭炜主持的,《新闻追追追》,每一期都是由主持人与几位社会身份不一的嘉宾共聚一堂“追问新闻”。这里的嘉宾有大学教授,也有市井“依伯”。主持人身在其中尽“挑拨”之能事,让各位嘉宾的观点和态度有了对比与交错,从而使谈话语言产生弹性与张力,如文艺评论家林焱所言“混声四重唱”。同时,后台制作还开设短信平台,积极鼓励电视机前的观众短信参与在场者关于新闻事件的讨论。这类“畅所欲言”的电视新闻节目题材涉及国计民生,可以让普通民众在观看节目里,把自己的立场、观点通过不同嘉宾的表达甚至是自己的参与而得到满足,在情感上得到抚慰。从而让电视新闻更趋人性化,更符合广大观众的喜好与追求。
还有一个例子,《南京零距离》同样开启了这样一道互动之门,新闻编制人员每期都提供一到两个问题或者现象给观众讨论,随时欢迎观众们的“call in”和短信。其中一期的一条互动新闻是关于一男子有意做变性手术,引发观众们的热烈讨论。这名男子最后在大家的一致建议下,放弃了做手术的决定。这里不仅让观众参与了新闻的全过程,而且让新闻当事人通过这个平台获得了帮助,实现了“坏消息”向“好消息”的转化。无论是观众的言论欲望,还是观众乐于助人的道德品性,电视新闻的这种新的制作趋势即以观众的意愿为风向标,在从众的路上做足了功课,制作出更为观众们喜闻乐见的电视新闻节目,从而改变以前一味由专业人士掌控新闻制作的全过程,专业人士怎么制作,观众们就怎么看,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也没有参与的机会。
其次,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当我们对新闻人依靠老百姓的眼睛来发现新闻进行“爆料”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数码摄像机的日益兴盛又为新闻制作单位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既然人们乐于而且习惯用这些家用电子产品拍下日常琐事,经过简单剪辑成为一段或有趣或又纪念价值或又传播价值的视频;那么,何不让老百姓自己暂时代替摄影记者在发现新闻的第一时间拍摄下新闻的有效画面。寻找新闻和制作新闻已经不仅仅是新闻人才能胜任的工作,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参与寻找和制作的过程,新闻制作单位的这一设想再实践的检验下证明了它的正确性。电视新闻在民间化的路上又很大地往前跨了一步。尤其是在民生新闻逐渐纳入老百姓的视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的眼球之后。泉州电视新闻中心四年前成立DV俱乐部,发展百姓DV摄像师。会员的主要工作是利用闲暇时间用DV拍摄身边发生的事物,并写好新闻稿,交由电视台专业人员编辑并播出,真正实现了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Dv通过接近真实地记录人生的一种状态,改变了以往影像制作权只掌握在少数电视人手中局面,也改变了电视人的新闻视角向来贵族化、居高临下的状况,“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看成是精神贵族,用贵族的视角俯瞰众生,这使我们的新闻充满了教导,充满了导师的影子。
在这种身影的笼罩下我们的平民是被矮化了的1”。现在摄像机掌握在民众手中,即使是水平不高的老百姓也可以参与拍摄(后期再由专业人士进行加工)。这类电视新闻选材的着眼点是本地域广大民众关注的,注重新闻题材适应本地域广大民众的心理需求,最真实地表达本地域广大民众生存现状的切身感受和情绪。手举摄像机的老百姓比暗访的专业人士更能贴近真实本身。在保持平民化、民间化的可贵之处的同时提升了新闻的真实的价值。于是,老百姓手中的Dv下所出现的都是广大市民所喜好的诸如《出租车“发火”灭火器“罢工”》《狗妈妈一胎产下十三崽》《奇!小鸡长出四只脚》等等这类妙趣横生的电视新闻。当硬性新闻在铺天盖地的新闻媒体手中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困境的情况下,电视台只好像软性新闻进军,而这类由老百姓自己拍摄自己的新闻却能够缓解观众的审美疲劳,至少在目前还具有相当的市场,赢取相当的收视率。
让新闻制作走出工作室,走向民间,走向大众,这在职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今天却能够反其道而行,在模糊职业界限的情况下制作出相对成功的电视新闻节目。这首先是由新闻的大众传播的自身特质所决定的,既然大家喜欢收看、需要收看,那么何不让大家不仅满足收看的欲望,而且由他们自己来摄制探讨自己喜欢的节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互动与DV都实现了这个结果。
然而这些制作方式并非只有优点而没有任何缺陷,电视新闻制作在走向民间的路上并非畅通无阻。诸如该给观众设置什么样的讨论话题才能最大限度最有成效的获取反响,老百姓手中什么样的叫新闻能符合播出的条件,作为掌控方来讲,电视新闻制作单位在掌握这个度上必须慎重,权利外放必然产生无法收拢的危险。